生活 > 移民留学 > 正文

回不去了?海外华人回国后发现自己成了“社会底层”

在国内,从事一些“不那么挣钱”的职业,就会被当做“社会底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近日,《移民家园》发表的一篇文章火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在国外生活多年,最终却选择回国发展的华人。他在回国后遇到了种种冲击和不适应。国内很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国外是如此地不同。他在文章中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发很多海外华人的共鸣。

作者表示,在欧洲生活多年,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3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只是数字,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而婚姻亦只是选项,并非人生的“标配”,一切都不应偏离那个终极的召唤: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一切都是围绕“我”发生的,“我”可以自由地思考、决策、行动。

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国,这种“边界”消失了,身边出跳出无数嗡嗡作响的声音试图占领你的头脑、争夺对你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1、“看看身边还有像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2、“你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经历,但又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在国内你要实际点,你在外面这几年已经错过很多上车的机会了。”

3、“你已经30岁了,快被95后淘汰了。”

4、“你怎么还在做媒体这么没钱途的事情啊……”

这些声音往往来自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社交圈。

作者在国内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是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虽不至于说价值观动摇,却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复地对照、拉扯与冲突中,耗费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但在国外,完全不存在“跟外界对抗”、“守住自我”这些防守环节,一切都是打开式的,不管你做37岁的单身青年还是文学女博士,没人有兴趣评判。

回国后却发现自己变成“社会底层”

在国内如果你能够挣得十分,就不应该只要五分,不要问代价是什么,不要计较开不开心;只要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就像个怪物,会活得很惨。

作者说,自己在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外国不同阶层的人在一起随意地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着我们看来很“平庸”的工作。可他们都幽默聪明,活得开阔自由。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对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都从中发现了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感——无论是利他、快乐、自由还是个人成长。

当国外30岁上下的年轻人还在恋爱、换工作、旅行和探索自我时,国内的同龄人却终日活在焦虑和忧惧中,担心房子供不下去、换不了新车、孩子上不了名牌小学、职位有天被更年轻的世代或机器人取代。

而换成国内,从事一些“不那么挣钱”的职业,就会被当做“社会底层”。

这篇文章一出,就击中很多还未回国、或者已经回国的华人的心。有人表示,这篇文章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就是自己不愿意回国的原因。

叹息回不去了

相信任何一个人出国的时候都不会想着,自己是一辈子就呆在国外了,刚开始想的总是国外有多好,终于能出去了,终于可以达到自己的梦想了。

从刚开始觉得国外什么人都没有,像个大农村,死气沉沉的,到忽然觉得,原来安静也是那么的舒服。

以前在中国觉得特别热闹,到现在觉得回国有点不习惯,“人挤人挤死人”呀。然而确实,对很久没有回国的人来讲,中国就是另一个星球一样,所以回国洋相也出了不少。

第一次回国很激动,觉得有一万个事要讲,有一万个想念的朋友想碰,有一万个地方想去。

可是回国以后发现,要讲的事原来没有那么多了,讲了觉得他们可能不理解,想念的朋友也已经不是当初的朋友了,自己死党也已经变成别人的死党了,想去的地方突然也找不到了,因为,可能已经拆了……

如果家里有一个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可能就更无法适应了。平时他们在国外,因为语言无障碍,什么都能办,到了中国变成了什么都办不成,好像智商一下子降低了似的,恨不得连别人给他们找钱都能收来假的。

好像那个世界离我越来越远,想回去,却没有那个勇气;不回去,为什么心里还有一些牵挂和不甘。与国内的世界隔阂越来越严重,与国内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国内新闻越来越懒得看……

但看着父母慢慢老去,心里总会升起几丝内疚感。罢了,那就先这样,先继续现在的生活,再看看吧。

但这一看,或许就到了终老……

责任编辑: 李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718/114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