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研究报告:中国70%职业会受AI冲击

大陆媒体报道,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发布一份《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得出结论是,中国将有70%职业受到人工智能(AI)冲击,“机械换人”运动已在制造业兴起。

报告引用麦肯锡研究,基于工作模块的逻辑,从约2,000种工作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出发进行考察。每项工作内容的完成,都需要五大类别(感知、社交和情感、认知、自然语言处理和物理性身体机能)18种工作能力中的一种或数种。

分析认为,目前全球可完全自动化的工作还相对较少(不到5%),但是在所有2,000多种职业中,70%工种将会受到AI崛起下,自动化取代人类的冲击。

其中,最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工作内容是在高度稳定与可预测环境下的体力劳动,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此类工作内容最常见于制造、餐旅与零售贸易业,也包括部分中等技能职业。其他类别的影响明显较低,如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决策、规划、创造性工作以及人员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而从经济产业格局来看,第一和第二产业中有大量重复性强、程式化程度高、与体力有关的工作,这些工作很容易被AI取代或者部分替代;第三产业受到AI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但是,千万别忽略,AI也在创造新工种。AI对工作岗位的正向作用可以分为扩大需求和创造职位两种。

首先,有AI技术的专业人才有福了。AI产业发展直接带来了对专业数码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超过900万人。晶片设计师、数据分析师、逻辑架构师、机器人制造等职位都处于人才紧缺状态。

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增长,人们对一般性工作岗位和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

收入水平和消费的上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基础设施和能源投入的增加等趋势创造对劳动力的需求,弥补机械对工人的替代。

虽然目前制造、金融类产业的一些低技能职业首当其冲受到AI技术的替代作用影响,但是服务业的劳动力规模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其次,AI的发展极大地刺激新兴创新市场活力,催生出很多就业的新模式、新业态。这些新业态短期内创造了许多新的职位并带来大量的就业。

例如快递配送、外卖配送、电商客服、专车司机、网络主播、数据标注员等等。考虑更长的时间尺度,AI甚至可能产生机械人管理员、机械人道德评估师等科幻性职位。

AI日渐普及,一些全新工作机会已成现实,比如数据标注工作员。这是一种高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作员需要每天盯著电脑屏幕8至10小时。报告称,中国全职的数据标注人员达到10万人,兼职人群的规模则接近100万。兼职标注数据的培训班学员,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全职标注员的月工资约4000到5000元。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831/116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