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粟裕黄桥战役歼灭国军一个军 随后一枪未发交给日寇

作者:
在当时抗战进行了5年,战斗无比惨烈,却也只有2个军长,也就是郝梦龄,陈安保殉国。此次黄桥战役,新四军干掉了国军1个军长,造成两个中将死亡,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黄桥在韩德勤手中控制了3年之久,都没有被日军占领,新四军花费了很大的代价血战占领黄桥,却没有控制多久。2个多月后,日伪军出兵攻击黄桥,新四军未经过激战就放弃了该地。这样,日伪军在随后的5年后,都在黄桥开心的吃着黄桥烧饼了。

1940年5月的日军扫荡和韩部的反扫荡

1940年初,苏北春旱严重,兴化境内大河只有中央深处有水,小河小港则完全干涸,水网之地变成陆地,这使得以兴化为中心的韩德勤部失去了抵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天然屏障。日军趁机兵分两路进攻苏北国军。韩德勤采取避战策略,只留少量部队阻敌,主力于5月20日主动撤离兴化。因为日军孤军深入兵力不足,遂于5月26日在焚毁兴化县府和各机关后撤离。随后韩部尾随日军又回到兴化。

经过这几战,韩德勤损兵折将,地盘也损失不小,实力大为削弱。而且这些战斗中,二李和陈部大部分都在隔岸观火,坐视日军攻击韩部,并不给予支援。

这也让新四军摸清了他们的底牌。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新四军才决定北上渡过长江,去苏中苏北抢地盘。

其实新四军早有这个意图,早在1939年4月他们就击溃国军一个团,占领扬中,随后1000多人渡过长江占领江都的嘶马、大桥地区作为基地,打开北上的道路。

江都是苏中苏北实力派李明扬的地盘,但李的力量较弱,对付韩德勤尚且艰难,无力和新四军作对。双方很快达成默契,没有继续火拼。

自然,在当时来说,新四军属于第3战区管辖,如果没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命令就擅自调动,属于抗命和叛乱,在以前就可以包围消灭了。

可是此时顾祝同无力控制新四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新四军控制苏南和苏中的交通枢纽扬中,随后大举渡过长江。

到了1940年,新四军已经有大量部队渡过长江,深入苏中和苏北,准备抢夺韩德勤的地盘。

同时,皖东的新四军也继续东进,试图和江南的新四军从两个方向夹击韩部。更要命的是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八路军总部指令,1940年5月冀鲁豫根据地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新编第2旅及教导营干部共约1.2万人南下,分两个梯队先后来到安徽涡阳地区。

活跃于鲁西南地区的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1939年5月南下至徐州以南、灵璧以北地区,展开游击战。

而后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之一部南下邳县、睢宁、铜山一带。

这样一来,韩德勤的东部是大海,而南部,西部,北部都是中共军队,其中尤以南部和北部敌人力量最强。

韩部三面受敌,非常不利,几乎是难逃一劫了。

对于新四军和八路军对韩德勤的优势,毛泽东最为了解,也最为急迫的看到中共武装彻底控制苏中苏北。

1940年4月5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八路军新四军指出:整个苏北、皖东、淮北为我必争之地,凡扬子江以北、淮南路以东、淮河以北、开封以东、陇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统须在一年以内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说的是多么大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要说远远超过新四军八路军作战区域十倍有余,更几乎涵盖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其面积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省了。

而且,毛泽东还限定1年之内办到,显然是非常急迫了。

对于新四军是否北上,以及是否和国军交火,决裂,新四军内部还是不统一的。

之前东进就引起内部很多官兵不满,好在新四军宣传东进是为了打鬼子,也勉强可以解释的通,毕竟这一带鬼子众多。

可是,谁都知道,苏中苏北地区日伪军力量薄弱,又是国军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控制区,你北上去打谁?

很多新四军官兵认为,新四军也是国军,韩德勤是国军,大家共同的敌人是日寇,不应该中国人打中国人。

由此,新四军内部也曾出现严重问题,并且出现了第4支队队长高敬亭被杀的重大事件。

高敬亭率领第4支队在皖中转战1年多,随后又开入皖东,占据了很多地盘,也扩大了第4支队的实力。安徽省主席,第21集团军司令廖磊当时和中共关系还不错,却也对高部肆意妄为非常不满。

第4支队的活动,也超越了自己的区域,新四军和国军多次发生冲突。此处国军兵力不弱,而且主要是战斗力强悍的桂军,不容易对付,所以新四军开始比较低调。

新四军派张云逸同廖磊谈判,最终谈妥了第4支队的活动区域。

高敬亭在皖东大别山地区飞速发展,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但次年4月,国军敌后力量桂系进入皖东地区,大大充实了此处国军敌后力量。新四军为了保证自己在皖东的控制权,命令高敬亭立即让主力离开大别山的根据地,全力突入皖东更广阔的地区。

高作为一线指挥官,却认为如果此时大举进入皖东,无异于和国军全面开战,况且辛苦建立的大别山根据地也会丢失。

所以高敬亭一度按兵不动,项英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恼怒之下派张云逸和叶挺亲自率部赶到皖东。

知道这两人来者不善,惶恐之下,第4支队第7团团长杨克志,政治委员曹玉福率部投靠国军。

高敬亭此时倒是遵从了新四军命令,在6月4日率领第4支队全部开入皖东,没有像杨曹两人一样投奔国军。

没想到,几天后叶挺和张云逸就开始斗争高敬亭,当天高就被逮捕,6月24日高敬亭以违抗军令罪被枪决。

高作为新四军4个支队中的一个支队长,已经是最高层的军官,却也这样被杀,说明了很多问题。

在对于和国军的关系上,新四军不允许部下有任何犹豫,高敬亭不服从命令就是死路一条。而高的部下投敌,也代表高和国军关系较好,有动摇分子的嫌疑。

于是,这个率部在鄂豫皖苏区敌后苦苦坚持3年多,九死一生为红军保留下2000多官兵的高敬亭就这样死了。

高被处决后,徐海东继任他的支队长职务,徐海东是绝对听从中央命令的老红军将领,全家65口都被地主还乡团杀害。徐对国军恨之入骨,他的忠诚度毫无问题。

事实证明,杀高敬亭没有道理,反而让国军方面非常高兴。197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正式为高敬亭“平反”,恢复名誉。

不过,这件事和项英没关系,项英并不认为高有什么大错,部下叛变跟他没有关系,所以主张对高免职处分,绝对没有想过枪决,这是叶挺的主张。

高敬亭被枪毙的消息传到新四军指挥部,根据李一氓回忆,项英大感震惊和意外。

杀了高敬亭后,第4支队和它衍生出来的第5支队大举开入皖东,果然遭到此处国军的拦截。国军认为新四军擅自进入皖东属于叛乱,而且有明显继续侵犯苏北的意图,立即调集部队进行拦截。双方接连发生了定远,半塔战役,新四军虽然最终都获胜,却让自己在舆论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步。

而且从抗战全局考虑,新四军此举对于日寇其实是有帮助作用的,因为皖东国共内讧,日军压力就大为减轻。

于此同时,1938年9月30日,中共河南省委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游击支队(由彭雪枫指挥)东征,11月11日抵达西华县杜岗镇,与原中共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一部及肖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会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随后继续东进,初创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开辟了皖东北和江苏邳县、睢宁、铜山等地的工作。该部1940年2月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

这股部队到达这里,也是为了对付韩德勤而增强实力的。

果然,1940年8月,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与八路军第二纵队第344旅(欠第687团)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随后新四军第6支队中的第4总队与南下的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二纵队新2旅及687团,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

由此,八路军和新四军靠拢,力量就极大的增强了,其实这个时候韩德勤早已不是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对手了。

决战黄桥,一战解决韩德勤

起先韩德勤对新四军是警惕的,却没有太在意,因为当时新四军还没有靠近他的地盘。

随着新四军第1,2支队占领长江要道扬中,打开了往北的道路,韩德勤才感到了一定的威胁。不过,从扬中开赴到苏北的新四军,开始始终在江都一线徘徊,这里并不是韩德勤的地盘,而且新四军只有2000多人,威胁尚且不大。

稍后,皖东新四军向苏北突击,并且有1000多人的苏皖支队进入江苏中部的扬州,仪征,六和一带,这才让韩德勤感到直接威胁。

韩德勤的本意是立即出兵击退新四军,保住自己的地盘,但蒋介石出于全局考虑,并没有同意。

针对中共部队在山东、华中发展,以及与国军的大规模冲突,国府军委会军令部于1940年3月22日拟定了《关于肃清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以南异党军队的指导方案》,计划由李品仙、韩德勤部进入淮河南北,将违令进入该地区中共军队压迫到长江以南或伺机歼灭,以截断新四军与18集团军之南北联系。

蒋介石对八路军南下保持高度警惕,但不赞成在抗战时期就和中共产生大规模冲突,只倾向小规模各个击破,于是修改方案,密令韩德勤“密着选编纪律严明、政治知识充实之众为机动小部队,各配属以优秀政工人员,派员统一指挥,预为充分之准备,先肃清运河以东之伪军伪组织后,相机迅速进入洪泽湖南北附近地区,与李兼总司令部队协力将伪军压迫于大江以南,或一举剿灭之,务截断南北伪军之连系。并侧重政治工作……”

于是韩德勤只得对皖东新四军第八支队领导机关驻地半塔集发动攻击,目的是警告新四军,迫使苏皖支队离开江苏境内。

不过这一战也没有打赢,新四军很快出动主力支援,韩德勤随后退兵。

此战以后,中南局领袖刘少奇,中共领袖毛泽东,以及一线的陈毅基本得出一致意见,就是:如果新四军想要控制苏中苏北,就必须歼灭韩德勤部。

因为韩德勤的部队在当地驻扎已久,又有1万多的兵力,如果仅仅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或者通过小规模战斗小打小闹,是无法动摇他的。

由此,毛泽东做出了一系列的命令和部署,其根本宗旨就是打垮韩德勤,抢夺苏中苏北的地盘。

1940年4月5日,毛泽东于《发展华中根据地的部署》中认为:“华北日军占领区日益扩大,蒋介石企图划定华北为我两军(新四军、八路军)防区,我之斗争艰苦,不入华中(国军防区)不能生存。”

1940年4月15日,毛泽东、王稼祥电令刘少奇、项英:“八路军第115师彭明治、吴法宪支队约一万二千人,不日从鲁苏边出动,向北前进,估计约三个星期内外可与刘少奇方面配合夹击韩德勤。”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再次就新四军发展和敌后游击战争做出指示,史称第二个《五四指示》,内容有:“在江苏境内,应不顾顾祝同、冷欣、韩德勤等反共分子的批评、限制和压迫,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

新四军一线指挥官陈毅接到第二个五四指示后,于5月13日召开团、县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讨论,决心放手打开局面,猛烈发展。

1940年5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新四军兵力部署问题致电项英陈毅,其中内容有“速令叶飞在(长江)北岸扩大部队,建立政权,不要顾虑顾祝同、韩德勤、李明扬反对”。

1940年5月8日,刘少奇致电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各部队,提出江北反“顽”行动部署意见:“继续打击李品仙,打击桂系;叶飞部应在江苏高邮、兴化、泰县一带积极活动,打击敌人,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如韩德勤来攻,坚决消灭之。”

同日,陈毅向中共中央报告:解决苏北问题,应先向省韩(指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下手。新四军占据郭村、进逼泰州,分化李明扬。

既然毛泽东已经下令,其他都好办,新四军决定集中主力歼灭韩德勤部。

为了此战,新四军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他们先是一一拜访地方实力派两李一陈,试图让他们保持中立,随后调动所有主力北上,作战前部署。最后黄克诚的上万八路军也高速南下,准备南北夹击韩德勤。

对于二李,早在1939年开始,陈毅就亲自去拜访过他们。11月,新四军又主动帮助二李运送了13万子弹,陈毅第二次拜访两人。

即使这样,也不够,还要通过武力威慑。

1940年5月新四军在江都部队遭受日伪军扫荡。新四军不敢应战,放弃江都逃到泰州西北的郭村。

这下,就属于上门欺负了,郭村是二李的地盘。

但此时二李还是克制的,新四军占领郭村以后宣称是借驻几天,二李也就同意。没想到新四军驻扎在郭村超过1个月也不离开,完全是刘备借荆州的意思,二李认为新四军摆明了抢地盘,开始恼羞成怒了。

二李随后出动部队驱赶,新四军毫不客气,调动主力歼灭了李部2000多人,俘虏700多人,随后表示要求合作。

李明扬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军人,他自然明白新四军的意思。李向蒋介石汇报情况,要求蒋给予支援,解决新四军问题。

蒋却认为新四军和八路军问题必须通盘考虑,当时他还在协调,所以劝告李明扬暂时忍耐。

自1940年开始,华北八路军大规模打击国军敌后力量。

1940年3月,八路军115师集中13个团主力发动磁武涉林战役,将河北境内国军敌后正规军第97军朱怀冰部几乎全歼。朱部伤亡殆尽,由此河北省境内的国军其他力量无法和八路军正面抗衡。

八路军一战歼灭国军一个军,这也是天大的事情,国民政府方面极为震怒。

1940年5月,蒋介石为了避免继续内讧,考虑了新的方案。本来八路军只能在山西省作战,新四军只能在苏南,皖南一部地区作战。

此时蒋介石决定作出退让,允许八路军和新四军“应全部开入旧黄河河道以北(指自山西介休、平遥、太谷、长治,河北邯郸、馆陶,到山东齐河以北)之冀察两省和晋东南及冀鲁交界区域”。

取消冀察战区,把河北,察哈尔及其山东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并入第二战区。

虽然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仍然是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主管河北,察哈尔,山东黄河以北和山西北部,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中共对这些区域的控制权。

自然,在行政上蒋介石有所保留,河北和察哈尔省的主席必须由国民政府任命,但朱德可以保荐三到五人做省府委员,允许中共人士直接参加政府管理。

其实,这些所谓的主席如果没有兵权,自然不可能站得稳,实际行政权力仍然是中共的。

这样一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地盘就已经扩展到两个完整的省,还有山西,山东一部地区,实际上已经超过其他一个战区的面积,算是足够大了。

自然,蒋介石还有些附带的要求,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必须全部开到华北朱德管理的区域,新四军不再独立作战,归属八路军管辖,所有开拔务必在1个月内完成。

黄桥战役新四军用尽全部主力和所有武器,图为战前新四军的迫击炮部队。

此后,中共不得在原住地设立留守处,办事处及其他一切类似机关(都是在地方上拉自己队伍的机构),不得变更名义留置部队或者武器弹药于原地,更不得借抗日民众力量为掩护,秘密武装,留在原地活动,以免惹起地方纠纷。

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外,一律不允许再有18集团军及新四军名义之部队。

还有,八路军新四军到华北自己区域以后,非有国民政府命令,不得擅自越出地境线外。

显然,以上的命令,就是让你八路军踏踏实实的在河北,察哈尔,山西北部和山东北部呆着,不要再在全国各地拉部队,搞根据地,抢地盘,自己大部队也不能随便再向其他地区扩张。

对于中共的部队上,国民政府也做了很大的让步,允许它拥有3个军,6个师,5个补充团,这样八路军正规军规模就有20万,相比抗战之前4万人,增加了5倍。

而新四军则保持2个整理师,人数为1万6000多人。

要知道,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有一定力量,终究不过几十万人而已,而且都是游击队武装。

而蒋介石拥有400万正规军,其实根本是不怕他们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是想通过外交手段做出让步,遏制中共和国军必然要进行的大规模火拼。

一旦出现火拼,无论谁胜谁负,都会让日伪渔翁得利,更会损坏中华民国在列强中的地位,让抗战陷入困境。

其实就蒋介石而言,此次他已经做出了最大让步,如果新四军八路军还有一点抗日的诚意,一定会同意。

如果真正这样划分,那么国军和共军各在自己的区域内,不可能发生正面直接的冲突,内讧问题也就解决了。

遗憾的是,毛泽东此时的目标是将整个华北和华中都作为自己的地盘,又怎么可能同意蒋介石的最大让步。更何况当时中共力量已经在华北渗透入河北,山东,绥远,山西,察哈尔五省,又怎么可能随意的放弃,将部队调到2个省又2个半省呢?

7月16日,经蒋介石批准后,国民党谈判代表正式拟就《中央提示案》,并于21日送达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手中。果然,中共方面立即认为这一区域过于狭窄,拒绝并讨价还价,要求扩大区域。

当时双方正在激烈谈判,所以蒋介石命令李明扬暂时按兵不动,固守待援。

见蒋介石不帮忙,老军阀李明扬只好自保。他只有1万多人的武装,结果一战被新四军打掉了3000人,伤了元气。

怕是这样再打几次,李部就要完蛋。

李见新四军势大,对付不了,只得同意合作。

二李答应允许新四军借道东进,并表示在新四军以后与韩德勤的摩擦中保持中立,同时新四军答应东进后将每月税收达5万元的吴家桥地区让给二李,送了一份厚礼。

从此,二李不再是韩德勤一方的,而是保持中立。

1940年6月,陈毅率领指挥部渡江北上,做战前最后准备。到了7月,新四军江南主力全部渡江北上,又与新四军挺进支队、苏皖支队会师。当时江北的新四军已经有3个纵队共9个团,7000多人。

集结完毕以后,毛泽东下达了正式作战命令。

1940年7月12日,毛泽东下令:华中目前斗争策略,以全力对付韩德勤及苏北其他顽军切实发展苏北。

1940年7月25日,粟裕指挥新四军一举占领了韩德勤控制的黄桥。本来黄桥的韩德勤部和新四军之前还有二李的部队,没想到此次二李居然放新四军通过自己的境内,导致韩部黄桥守军猝不及防,全线崩溃。新四军一举击溃韩德勤部保安第4旅2个团,又把陈泰运的税警总团2个团击溃。

黄桥虽小,却是一个交通要道,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是靖江,如皋,泰兴,泰县四地的交通枢纽。谁占领黄桥,谁就可以有效控制这四个县城,所以,韩德勤绝对不可能放弃黄桥不管。

果然,新四军陆续占领了韩德勤的黄桥、营溪、蒋剁、古溪等地盘,又继续乘胜攻取靖江东北之孤山、季家市、西来镇等据点,建立起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就这样新四军还不满足,继续推进占领泰兴、泰县、靖江、如皋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这块地盘就相当不小了,当时中央任命陈毅为这一区域总负责人,陈毅开玩笑说他是小国之君。其实这个地方人口众多,物产也比较丰富,真正的是一个小国了。

这样一来,新四军已经毫不客气的一刀砍在了韩德勤的头上。

如果说之前进攻郭村,韩德勤还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黄桥却是韩德勤地盘的核心区域之一,怎么也不能放弃。只是韩德勤不知道新四军的虚实,所以开始并没有敢于造次,先是在1940年9月4日派小股兵力试探性的进入营溪,但几天后就被新四军反攻夺回。

韩德勤认为新四军力量不弱,最好不要用军事手段对付,大家能够相持最好,所以暂时按兵不动。

没想到,新四军却不客气。

9月16日,新四军主动进攻,猛攻韩德勤的又一个核心地盘姜堰,次日即攻陷该城,韩德勤部2000人又被歼灭。

此时,全国舆论对新四军已经非常不好了。

当时包括中立人士,一致指责新四军破坏抗战,具体为:

1.新四军违抗军令,越出划定的皖南、苏南作战区域,向苏北、皖中等地流窜,且擅自增编第五、第六支队等部队;

2.新四军违抗政令,在敌后各地另行组织地方政府、划定政区、规定税率;

3.新四军在作战中游而不击;新四军在敌后以报纸、杂志与集会等形式,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诋毁政府;

4.新四军在敌后收缴民枪、袭击国军、驱逐或杀害政府委派之干部;

5.新四军战地工作团长朱克靖经常出入泰县城,联络、策动鲁苏战区苏北第2游击区总指挥李明扬拥兵自重,对抗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及其所率之李守维89军、翁达的独立第6旅;

6.新四军从苏南、皖东、豫东与鲁南八路军向苏北进军的企图,已日渐明显等等。

7.新四军主动攻击苏北的国军主力韩德勤部。

虽然舆论一边倒,但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舆论在机关枪面前顶个屁用。

到了这个地步,韩德勤如果置之不理,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赶出苏中苏北。

只是,韩德勤自然也知道苏北的主动权现在已经控制在新四军手中,他的力量是薄弱的。

可是,事已至此,如果不打,等到新四军一点点的蚕食掉他的地盘,到时候怕是投降都没有资格。

鉴于此,韩德勤准备乘着新四军立足苏北不久,集中主力和其决战,将其赶出自己的地盘。

对于自己的劣势,韩德勤非常明白,他电告蒋介石: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决率基本部队为主义为国家奋斗到底。

于此同时,他向全国公布:中共军队借抗战的美名,曲解主义,阻碍抗战,劫夺民财,实行赤化。此辈心中实无祖国,人兽之分,亦几希矣。

所以9月30日韩德勤调遣全部主力,从泰州,海安出发,大举进攻黄桥,试图驱赶新四军离开他的地盘。

此举,正中新四军下怀。

当时新四军已经集中7000多主力在这一线,由于姜堰对于作战不利,新四军还主动放弃该城南撤。

此次韩德勤虽然有3万人,但李明扬、李长江、陈太运等近1万多人均和新四军达成默契,不会给予必要的支持。

而韩德勤并不知道这一点,由于认为己方力量占有绝对优势,所以他将自己89军仅有的1万多人分散使用,分三路包抄新四军。

这样一来,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粟裕亲临黄桥前线指挥战役,陈毅在黄桥以西约20公里的严徐庄“总领全局”。

粟裕这个人是中共四大名将之一,排名仅仅在林彪彭德怀之后。粟裕几乎是一个人打赢了淮海战役,期间他的华野是绝对的主力,刘伯承的中野只是打酱油的。

韩德勤分散兵力的错误,正好是粟裕发挥威力的最好时刻。

所以,粟裕立即集中7000多主力,首先猛攻最前面的翁达独立第六旅。

这个旅装备不错,有一些崭新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平时军容很好,被称为梅兰芳旅。外表光鲜,毕竟这是打仗,不是拍戏,该旅仅有3000多人,实力单薄。

本来理论上独立第六旅是很安全的,因为他的左右应该有二李,陈运泰的部队掩护,就算他们打不赢,至少也能预警,独立第六旅会有机会应对。

此次二李和陈运泰根本就坐视不理,放新四军从自己阵地前经过,导致独立第六旅仓促之中遭遇伏击。

在新四军一倍兵力猛攻下,翁达旅长勉强指挥部队退守到三个小村庄中死守。

这三个村庄无险可守,独立第六旅苦苦坚持3个小时全军崩溃。

黄埔四期生翁达中将,在兵败后,开枪自杀身亡。

在歼灭独立旅的同时,89军33师已经攻占了黄桥一部,稍后又被新四军围攻。

33师战斗力本来就一般,却也非常顽强。在新四军优势兵力围攻下苦战数小时,期间33师还组织敢死队持大刀反攻,但最终还是崩溃,33师师长孙启人被俘。

歼灭了独立第六旅和33师以后,89军已经伤亡大半,远远不是新四军的对手了。

果然,新四军在次日集中兵力,重击89军余部,将其大部歼灭。

混战中,89军军长李守维中弹坠河身亡,这个李守维也是中将军衔。

黄桥战役,韩德勤部国军惨败,但还是比较顽强的。陈毅回忆:89军和此前的独立第六旅极为顽强,死不缴枪,挖枪眼攀登屋顶,顽固抵抗拼刺刀七八次,黄桥之战实属空前恶战。

不过顽强也没什么用,最终的胜利者是新四军。

黄桥战役也就这样结束了,作为右翼的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等近1万多人由于和新四军已经有默契,在89军被痛击的时候,虽然近在咫尺也绝对不救。

由此一来,89军自然伤亡惨重,损失了12个团,保安第十六旅全部,保安第三旅、保安第五旅各一个团,共计一万一千余人。

新四军乘胜追击,占领了海安、东台等地并重占姜堰,韩德勤率领残部狼狈退往兴化。

黄桥一战,新四军打的很漂亮,几乎把韩德勤的主力全部歼灭。虽然新四军自己也伤亡2000人,其中战死的有900多人,伤亡占参战总数的四分之一,却还是很值得的。

韩部由此元气大伤,仅剩1万多残兵败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战斗力极弱的地方保安部队,根本无法再和新四军抗衡。

随后没有多久,韩德勤就被新四军彻底解决,苏中苏北也就成为新四军的地盘。

粟裕回忆:黄桥决战胜利,新四军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我方的军事实力已超过国民党军,仅弱于日伪军,在苏北战场居第二位,并且控制了黄桥以北经海安到盐城数百里范围内的几乎全部城镇,随即又打开了(南)通如(皋)海(门)启(东)的局面。

只是,军事的胜利却并不意味着所有领域的胜利。

黄桥战役在当时的中国,无异于是惊天巨炮。诚然,当时华北八路军也对国军敌后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先后歼灭朱怀冰,石友三,张荫梧,孙殿英部近10万之众。但这些部队中除了朱怀冰以外,都属于非中央嫡系的武装力量,而且华北局势复杂,还可以给他们扣上勾结日寇的帽子。

而此次黄桥战役,89军作为中央军嫡系部队,居然一战被新四军全歼,还阵亡了军长李守维,还有翁达中将,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在当时抗战进行了5年,战斗无比惨烈,却也只有2个军长,也就是郝梦龄,陈安保殉国。此次黄桥战役,新四军干掉了国军1个军长,造成两个中将死亡,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蒋介石对此自然是极为震怒,本来双方正在商讨停止内讧的细节,没想到新四军却一举歼灭苏北国军主力,独霸苏北,这就是公然的挑衅和反叛了。

10月19日,国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及副总长白崇禧联名致电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及新四军军长叶挺(即“皓电”),语气极为强烈的指责八路军新四军:

1,不守战区范围自由出动;

2,不遵编制,各部自由扩充;

3,不服从中央命令,破坏行政系统;

4,不打日人,专事吞并友军。

随后,他们下命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各部队,“限于电到一个月内,全部开到中央提示案第三问题所规定之本地境内(即旧黄河河道以北之冀察两省和晋东北及冀鲁交界地区)”。为配合这一最后通牒式的命令,国府停发了18集团军和新四军的军饷。

其实此战中,还有很多花絮。

日伪在苏中力量不强,主要占领一些大城市拱卫苏南而已,黄桥一向在韩德勤控制下。

黄桥战役打响以后,泰兴县城的日寇听到整天的枪声,误以为国军出兵进攻他们,慌忙集结部队出城迎战。哪知道却看到同为中国人的国军和新四军在黄桥一线拼死厮杀,战斗无比激烈。

日军于是按兵不动,等到黄桥战役结束后,才回到泰兴,并没有乘虚进攻。

期间,一些日军官兵还高兴的朝天开枪,跳舞,大笑。一个小队长还说:中国人快自相残杀吧,杀的越多越好,这样我们的东亚圣战很快就要结束了。

黄桥在韩德勤手中控制了3年之久,都没有被日军占领,新四军花费了很大的代价血战占领黄桥,却没有控制多久。

2个多月后,日伪军出兵攻击黄桥,新四军未经过激战就放弃了该地。这样,日伪军在随后的5年后,都在黄桥开心的吃着黄桥烧饼了。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902/116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