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的真正意思原来是这样

作者:

文章导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为了孝顺父母就不要出远门?新时期对这句孔子名言的新解,看看这句国学经典名句背后的真正意图。

“父母在不远游”新解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一生曾经屡次远游。他不但远游,而且长游。其中两次周游列国,前后累计达十四年之久。这样的人,嘴里说出“不远游”的话,格外耐人寻味。

不过,加上“父母在”三个字,孔子便可以“大言不惭”了。因为,父亲叔梁纥于孔子三岁上死去,母亲颜征在于孔子十七岁上去世。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今河南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仪,向苌弘请教音乐,算是他的第一次远游。这一年,孔子已经三十四岁了。次年避难到了齐国,在齐国待了两年。五十五岁那年离开鲁国,到了卫国,一年后回到鲁国。第三年再一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列国周游。可见,孔子远游,都是他父母不在人世之后的事。

据此,我们不妨作如下解读:如果孔子五六十岁的时候,父母还活着,他就可能不会去周游列国,老老实实待在鲁国,或者做官,或者授徒。他之所以几度远游,父母不在人世,是重要条件和原因。彷佛,这是晚年结束周游回到鲁国的孔子,在对一位父母健在的朋友或弟子,不无心酸地说:“要是我的父母多活些年头,我才不会走那么远,那么久呢。”这位友人或弟子,正准备离开父母去远方漫游。孔子说这一番话,是为了规劝其放弃远游的念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求生存,图发展,称霸天下,争相延聘人才。因此,出现了一个高端、巨大的国际人才市场。加上诸侯国之间的穿行往来,十分自由,并没有今天这样严厉的国境管理制度。有志之士,随时可以离开本国,到别的国家去寻求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机会。换言之,远游乃是当时士人的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孔子劝他人谨慎出游,除了孝道的原因之外,可能还有他自己的辛酸经历——十余年的列国周游,颠沛流离,一无所获,回到鲁国故乡时,仍是“空空的行囊”。

孔子所说的“不远游”,当然并非绝对的不能远游的意思,而是“不轻易远游”“不动辄远游”的意思。不然,就跟“有朋自远方来”自相矛盾了。告诫他人不要远游,同时却又指望他人自远方来投奔自己,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利己主义。

“游必有方”中“方”字的意思,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游历的方向(线路),有人说是常(固定地方),有人说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有人说是安顿、照应父母的办法。《礼记·玉藻》的“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朱熹称“游必有方”是“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云西”,都是方向、线路的意思;郑玄注谓“方犹常也”,皇侃引《礼记·曲礼》云“为人子之礼……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是固定地方的意思;牛泽群认为孔子这是在批评避世隐者——隐者遁迹山林、离群索居,是无法尊亲、复礼、施仁的——则是把它理解为安身立命的方法;南怀瑾认为方指方法,他说:“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

哪一种说法,较为合理呢?我倾向于第一种即方向(线路)。“方”是针对“游”而言的,说它是自己安身立命、安顿照应父母的方法,未免太迂回曲折、深文周纳了;“游”字有游历、移动的意思,固定地方,两者搭配,语法上不太讲得通。

为什么父母在世,远游就应该有一定的方向、线路呢?这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方便父母思念自己时知道该朝哪一个方向翘首盼归,减轻忧愁;二是万一有事,也可以托人捎信,及时赶回家。

公元前485年,孔子周游列国待在卫国时,夫人亓官氏去世,孔子未能及时返回鲁国奔丧——他是次年才返回鲁国的。或许,孔子说这一番话,也有为此表示遗憾、忏悔的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父母,内心却有追念妻子的心意,这也合乎情理。

当今人世,通讯发达,交通便捷,天涯若比邻;不像古代社会,生离近乎死别,远游即是音信杳然。因此,父母在也不妨远游。但是,天涯游子倘能于心中时常默念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话,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对远方的父母,也是一种慰藉。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80后励志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913/117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