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看懂命运的必备知识——阴阳

作者:

第一节、阴阳

要看懂命运走势,我们就不得不先了解阴阳的概念。

什么是阴阳?

阴阳这个概念,最早产生的时候,描述的是一种动态的形象。是我们的祖先在对自然界的观察中,从不同的自然界现象中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某种规律,即,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消长的关系。并由此规律去推想,宇宙的本源,生命的产生;孔子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字,古字亦写作:从阜(fù)侌(yīn);侌yīn字从今从云。“今”意为“当面的、正当时”,“云”指“雾气”。“今”和“云”联合起来表示“正在环转团聚的雾气”。

阳字古作昜,(yáng)昜字族本字。本义为“播散、散开”。“昜字族”汉字有如下这些:场、杨、肠、饧、鍚、炀、畅、扬、糃、疡、鰑、汤、砀、暘、阳等。说明:关于“昜”字本义的举例说明。例如“扬”向上播散;“杨”的种子带毛,可以乘风播散;固体食物可以在热水中化开,这就是“汤”;“疡”就是疮的溃烂(在皮肤上大面积溃烂也是一种“播散”);“糃”就是把碾过的谷粒朝空中扬起,风就会把谷壳吹散,留下的就是米;“暘”就是日光的发散、四射等等。

侌和昜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侌”本义指“气”的聚合,聚合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质。“昜”本义指“气”的发散;所以,“侌”和“昜”本质上都是动态的概念,前者是不断的收拢气体,后者是不断的发散气体。没有运动,就没有“阴”、“阳”概念。(注:部分解释来源于百度百科)

古人是从物质世界的本质——“气体”和气体的“运动”这两个角度定义“阴阳”的。后来衍生到把运动中的万事万物高度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统一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比如:日月、寒暑等;后来才慢慢衍生到,表示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关联的现象及事物。比如:天地、男女、凹凸、律吕。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奇妙的螺旋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这种螺旋现象对于认识宇宙形态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大至旋涡星系,小至DNA分子,都是在这种螺旋线中产生。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基本结构都是曲线运动方式的圆环形状。从原子、分子到星球、星系直到星系团、超星系团无一例外,毋庸置疑,浩瀚的宇宙就是一个大旋涡。

从宇宙的产生与消亡来理解“阴阳”的内涵

先来看看星系图

图一

我们的祖先在通过对自然界阴阳运动关系的观察之中,领悟到阴阳二气运动及相互关系的精髓,并用简单的太极图来表明“阴阳”二气之间的运动及变化。我们来看下图:

图二

这阴阳鱼的太极图,其实就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涡旋的简化及提炼。太极图用白色代表阳性力量,黑色代表阴性力量。而实际上,阴阳二气不是这么明显地、决绝得分开的;因此先贤在白中画了黑色的鱼眼,黑中画了白色的鱼眼。白中是有黑的,黑中也是有白的;白中,黑色是核心,是阳性力量的源泉及根源;同理黑中,白色是核心,是阴性力量的源泉及根源。

只有回旋的阴性力量时,气旋会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集中到最小时,当阴性的力量到了一个顶端,就产生了阳性力量,爆发出强有力的阳性力量,新的一轮“生”就开始了。

图三

椭圆星系,是阴性力量即回旋的力量大于阳性力量即发散力量时,星系开始收缩,阳性力量在减弱,星系向外发散的力量在减弱,无法形成有力的向外拓展的回旋尾巴,所以形成了椭圆星系,这样的星系一般是特别衰老的星系。

为什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呢?

道,宇宙的基本规律。

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乃至宇宙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万物的产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zhao)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是不是能形成雨雾,雷电,雨露;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在土壤不断给生物提供养分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也是需要互相交合,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淮南子.天文训》道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上述这段话,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阴阳五行学说,其根本理论基础就是: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其基本的变化关系。五行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们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几个方面。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在易学中,阴阳就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八卦就是阴阳进行组合和再组合。用八卦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在《易经》里,我们知道所有的“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爻来构成的,易学里的“阴阳爻”不但继承了自然界“阴阳”的符号,同时还复制了自然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规律,并通过阴阳、五行、干支等文字符号以及“卦”的图形符号模拟了阴阳能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如果我们利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阴”来表示“0”,用“阳”来表示“1”,数的二进制就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两种能量。那么同样是二进制,同样是阴阳,既然二进制的“0”和“1”通过计算机里能够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纷繁的世界,自然界中的阴阳为什么不能形成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呢?当然能,因为自然界中现实存在的阴阳两种能量就是计算机世界中虚拟的二进制。所以说自然界中“阴阳”能量就像电脑中的“二进制”一样,真实地构成了我们纷繁复杂的“万有”世界。区别在于自然界的“阴阳”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两种“阴阳”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规律,并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计算机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们人类给定的条件来运行,不能体现现实世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特性,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中“阴”和“阳”的全部特征和规律。

阴阳、五行、干支等文字符号以及“卦”等图形符号,虽然它不能象计算机一样形象地、切实地给人们一种感性认识,但它能抽象地通过阴阳的变化规律和朴素的符号来告诉我们现实世界“万有”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以自然世界的“阴”“阳”作为基础切实地造就了复杂的现实世界,

理解阴阳的要点:

理解阴阳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空间及时间的想象力,因为阴阳不是单一存在的,也不是说某一个阴阳独立存在于某一个方位上,每一个阴阳当中,还有很多小的阴阳涵盖于其中。

比如:宇宙。我们遥想宇宙的初始,从静变动,在阴阳而气的相互作用下,宇宙诞生了,逐步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宇宙的面积在扩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整个大的宇宙环境中,又诞生了无数小的星云,无数小的星云当中,在阴阳二气的进一步相互作用、影响、运动下,诞生了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太阳诞生了,地球随之形成。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地球大气层的形成,对地球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气层的形成的特质,直接影响到地球上是否能产生生命,产生何种形式的生命。

一个星系的产生都是静到极致而产生的大动,动到极致就开始归于静。当动静平衡时,整个星系就处于平衡发展状态。目前,我们的地球就是还处在一个动静平衡的太阳系中,地球本身也处于动静平衡当中。

而新的物质的产生和毁灭往往伴随的是:动静、阴阳不平衡到了极致,事物就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1001/118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