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预言兑现:这算不算股灾降临……

作者:

又被人骂了……

原因在于前几日,笔者写了一篇文章《沪指周线八连阳,新一轮股灾正在酝酿》。有人骂我听信了我的话,错过了此轮暴涨。

庆幸的是,我只耽误了他几个小时,他应该还赶得及赚个盆满钵满!——嗯,3月8日,上证指数一江春水向“下”流。

我并不想做预言派,这充满神秘主义色彩,无形中要么变神仙,要么成妖孽。无论成神成妖,代表别人的希望会寄托在你身上,而事实上,没有人能扛得起别人的希望。我只想讲讲逻辑,仅此而已。

投资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别人的意见入你的耳,却要过自己的脑。

01

可叹的是,我近一年来逻辑推论走向却每每与现实相反,一个与现实相反的结果无形中就会变成预言。例如,2018年初,我自2017年经济数据推论出2018年房价无支撑,与当时房市走势想反。

例如,在2018年的汇率贬值阶段时,我从资本跨境流动角度分析,利差走窄需要汇率补偿,认为汇率要升值,办法包括重新推出逆周期因子。与当时的汇率走势相反。而当2019年汇率步入升值通道了,我又开始认为汇率升值趋势不可持续,受外储存量制约——又是一个相反的走势。

例如,早在2018年,我认为为了抑制资金外流,可能会启动股市、债市,增加资本收益,吸引外资流进,抑制流出。股权质押风险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符,我认为2440点位,看得见的手会救市。最终2019年股市启动,一个水牛市

3月4日,笔者发文认为股市不可持续,大涨必会招致股灾。原因是水牛市会压低实体基本面,而金融资产收益必然来源于实体基本面,这是背离——又与股市走势相反。

3月8日,股市大跌!

就是这么奇怪,一个个逻辑推论看起来总像是在预言,有的已经兑现,有的还待兑现。然而一环扣一环,走了第一步,后面已经注定。这不是预言,也不是投资建议,我只根据现在发生的事,推导一个未来的结果。

你觉得我逻辑在理,就做个参考。我从基本面逻辑出发提醒未来风险,但你还是想进行投机,也可以作为参考。

投资本就是基本面和投机性的组合,基本面问题不代表不能投机。

利用基本面判断其风险边界,利用投机性(例如股票技术派)来博取风险边界内的收益,多数国外成功的股票投资者都采用基本面和技术派相结合。但你想要在风险边界外博取收益的时候,那大几率就是博傻阶段的那个最大的BOSS了。

你觉得我在胡扯,无视就可以了,因为你的人生,并不归我负责,我也没能力负责。

02

外资又跑了。

3月6日,两市成交破万亿,股市上了3100,北向资金又跑了,3月7日,股市赚钱效应吸引散户踩踏式买入之时,外资净流出近35亿。外资很谨慎。

谨慎的不止外资,还有股东,随着股市回暖,大股东减持计划披露越发频繁,3月5日晚,京东方A抛出两则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第二、第三大股东拟合计减持约6.94亿股。

为什么谨慎?

因为行情与基本面脱离,而投资信仰还未建立。

信仰是什么?预期——预期实现甚至超额实现——更高预期——实现——多次循环后——变成信仰。

股市显然还没有完成信仰之路,仍在预期与实现之间来回试探,谨慎才是常态。但未必包括散户,散户的信仰来的特别快。

中国房市就是信仰,一个二十年间不断证真所造就的信仰,即算看空消息不断袭来,仍难以打破信仰,这是一个用了二十年时间建立的信仰迷信。

信仰的打破需要一个反向过程;预期跌——超跌——预期跌幅加大——超跌——正向信仰毁灭,反向信仰建立。

例如日本。

03

金融从业者多数具有两种视角,颇为神奇。一方面,从事金融业,譬如炒股,就是为了赚钱,想赚钱的狂热欲望驱动人去炒股,这很分明的是一个情绪化的视角。

另一方面,想从市场中赚钱又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将自己视角拔高,从一个完全理性的、有逻辑的上帝视角出发来看待市场,现今技术已经证明,计算机炒股比人厉害,它没有情绪化因素。

一边情绪驱动参与,一边又要撇除情绪假装不管己事,特别的有意思。一个情绪化的你和一个逻辑性的你的争吵无处不在,当你眼前有一块美味的蛋糕时可能也要面临两个人格的争吵。

“如此美味怎么可以不吃”与“吃了可是会增肥、还会招致三高”。

只不过,金融从业者更加明显,因为职业需要。但散户多数没有逻辑化视角,因为炒股只是业余。散户多数只有情绪化视角,而且信息面也窄得多,对政策市的迷信完美的体现了散户的情绪化视角。

“只要政策推动,上车就是必赚”,这种想法在散户中很有市场。却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政策是万能的,要市场干嘛?

多数时候,政策市正是机构用来猎杀的工具,救市行为只会发生在逻辑性认为不可持续时,机构则会借机煽动散户的情绪,自己却偷偷下车。

有个新名词,叫杠杆置换。

04

经济学是西方发展起来的,读任何一本西方重复印刷多版的著作,你都会发现里面的思想闪光点。但西方的经济学多建立在自由市场体系上的研究,而事实也已证明自由市场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往往会产生最具效率的经济结构。

自由市场体系中,社会无效率属于异常现象;而非自由市场体系,却几乎都会导致社会无效率。自私自利的非管制经济却会给出最有效率的结果,让人赧颜。

经济学研究中承认人的本性,引导人性通过自由交换而非通过垄断抢掠,从而使个人行为更符合社会群体效率,引导经济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压制人性,寄望于每个人都大公无私从而实现效率,则比想象中更加困难。

人性趋利避害,当以自身财富投资一高风险产业时,其必会瞻前顾后,因为投下去的资本绝大多数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失去流动性。假使不成功,已投下的固定资产变现极为困难,即算能变现,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但假如创业者可以将其投下的固定资本权益大部分卖给别人,却又不妨碍其使用,那风险就小的多,如还可以将投下的固定资本权益卖出超越本身价值的价格,那创业动机就会爆炸性激发。这就是科创板的目的。

投资中有一个三角模型,三者不可兼顾。

投资过程中的三角模型(作者博客)

创业者可以通过科创板让渡部分收益,将风险转嫁投资者,将固定资产转变为股权从而使其具有流动性,对创业风险的顾虑将大大减少,从而激励高新技术方向的创业行为。

05

一国总产出(GDP)与资本存量、劳动力和技术进步三者紧密相关,除非存在技术进步,否则,当资本劳动比升高使得资本收益趋于边际收益时,居民生活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技术天花板之下,资本从稀缺到饱和阶段是居民生活水平实质提高的阶段。资本饱和后,资本追求收益的天性还会压迫劳动者,与人性一样,资本也是自私自利的,因为资本背后本就是人。其会通过炒作消费品价格来使得居民生活水平实质性下降。

有效率的国内政策会延缓过程的到来或减轻负面效果,但不可能逆转进程。长期看,一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跟技术进步的结果有关。

科技进步是社会群体效率的最大保障,科创板通过减轻创业者风险,激励个体从事科创,从而使个人行为符合群体效率目标,也为资本找到出路,避免其扰乱经济秩序。

但科创板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其仍存在特有国情下的顾虑。

资本是逐利的,利才是驱使资本入场的关键,收益部分可以分解为基本面和投机面,在中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风格下,如何保证科创板在基本面下行趋势下不会走偏,变成投机性炒作市场。

市场资金进入股市,必然要以降低消费能力为代价的,因为这部分钱本也可以用于消费。如用于真实的技术进步尚可认为是符合群体效率目标,算是以今天的艰苦博取明天的美好。但如资金进入主题炒作,则只是徒然的降低消费,扼杀经济,只能算以今天的艰苦博取明天的更艰苦。

责任编辑: 秦瑞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309/125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