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分析:政治局会议通稿隐含贸易战结果

—何为经济下行的“体制性因素”? 陆媒欲言又止

4月19日中共政治局举行的会议承认,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同时,该会议首次提出经济下行有“体制性”因素的说法。对此,陆媒虽然进行了解读,但没有解释为何中共在此时提出此说法。

有分析认为,每逢大事,舆论先行是中共的惯例。此前有消息说美中或在五月底签署贸易协议,之后中共可能迫于压力,表面上宣布“改革”。使用“体制性”因素的说法,可能是为了忽悠大陆民众,掩盖其在贸易战失败的结果。

陆媒解读政治局会议通稿

4月19日,中共政治局举行会议,主要研究经济问题。会议通稿中的一个看点是,政治局首次承认经济下行存在“体制性”因素。

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下行压力“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这一判断此前常见于政府经济官员、学者的公开发言,但出现在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尚属首次。

部分陆媒对此进行了解读。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对澎湃新闻表示,体制性因素可以理解为经济制度性原因,主要是没有界定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

如是金融研究院执行总裁朱振鑫在财新网的文章称,这次破天荒地提“体制性”因素,其中内涵就很丰富了,总的来说就是很多制度过时了,必须靠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彻头彻尾的体制性改革。

不过,财新网欲言又止,并没有解释为何政治局直到现在才正式提出“体制性”因素的说法。

与此同时,在海外传得沸沸扬扬的是,美中最早或在五月底签署贸易协议。中共将在协议的压力下,被迫进行大幅经济改革。

分析:为何政治局现在抛出“体制性”因素的说法?

近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的话报导,美中双方谈判代表希望,5月底或6月初举行双方领导人签署仪式,最快在5月27日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那天签署。在此之前,双方还要举行两轮谈判。

川普多次对外表明,只会签署有利美国的“好协议”,并强调将长期维持对华关税,以确保北京兑现承诺。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说,从近期的报导中可以看出,美中双方达成贸易战暂时停火的协议的时机临近。一旦协议签署,中共将被迫在表面上按照协议内容进行“经济改革”。一般认为,这次中共在贸易战中会大幅让步。

李林一分析,经济下行的“体制性”因素一直存在。为什么中共高层早不说,晚不说,偏要在中美快签署协议前,抛出这个说法呢?那是因为,每逢大事,舆论先行是中共的惯例。如果不事先在舆论上做铺垫,中共担心民众会认为当局签署的是卖国条约,这样对中共的政权会有威胁。

李林一说,这也就是为何现在中共正式抛出“体制性”因素说法的原因,目的可能是为了忽悠大陆民众,掩盖其在贸易战失败的结果。

美中贸易战中共让步的传闻不断

自川普去年发起贸易战,美国要求北京在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等方面做出改变,对经济要做出“结构性改革”,如取消对国企的补贴等等,并施以关税惩罚。

为尽快达成协议,中共频频传出让步的动作。

《华尔街日报》3月20日的报导说,作为美中贸易协议的一部分,华盛顿要求北京采购价值1.2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双方讨论过的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能源产品、化学品、半导体和飞机等。

3月,知情人士向路透社及《华尔街日报》等媒体透露,中方对强迫技术转让的谈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提案,以及愿意对美方坚持的云计算市场开放问题,提出让步提案。

4月1日,中共国家麻醉品管理委员会宣布,将所有芬太尼类药物列为管制品,从5月1日起,所有相关物品将纳入毒品管制范围。川普曾在去年的阿根廷会议上对习近平当面提出,希望中共能管制芬太尼类药物。

4月3日开始,中美双方展开第九轮高层级贸易会谈。此次谈判中方首次承认美方在知识产权窃取和强迫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指责。

4月10日,美国财长姆钦表示,双方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就执行机制问题达成了一致,要建立“执行办公室”来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

分析:中共暂与美国签协议想熬过经济低迷期

在美、中贸易战的压力之下,今年中共两会还快速通过《外商投资法》,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避提“中国制造2025”等,都被认为与美、中贸易战有关。

当时有海外媒体对此法提出三大质疑:第一,中共匆忙通过法律是否为安抚川普、平息贸易战?第二,这部法律是否本身足以解除外国企业的担忧?第三,中共国内是否有“依法治国”的基础,能让法律正常运作?

李林一表示,虽然中国经济最近数据稍有回升,但经济基本面仍然很脆弱。目前,中共只想先让美国降低或者取消关税,以维持政权稳定。但中共这个政党,从来都没有信用。一旦熬过这段经济低迷期,后面还会不会遵守协议,那是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的。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大纪元记者古清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25/1279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