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东海一枭:驳资中筠的“五四”观

作者:

资中筠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使文化断裂,而是把中国最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新思想结合起来了。理由有三:一曰“五四运动”的反传统的方向是向前进的;二曰“五四”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传统文化修养非常深的一批知识精英;三曰:实际上他们选择的新文化并不是否定所有的传统文化、所有的传统美德。

三个理由都不成立,是“非常错误而且是荒谬的”。

一,反传统的方向是历史性的文化、道德大倒退。科学和民主当然是好东西,进步的东西,但反掉传统,它们在中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注定求之不得,关此,历史已经做出严厉证明。

资中筠错误之一,是把传统与科学和民主对立起来,把传统等同于“顽固的旧礼教和僵化的思想以及风俗习惯的束缚”。她不知道,某些制度、思想及风俗习惯的不良,正是清政府偏离中华道统、政治严重失德造成的。正确的做法是回归中华正道而不是打倒孔子反掉儒家。

资中筠说“三纲五常底下怎么可以讲民主和平等”,殊不知五常乃是仁义礼智信,反掉五常,别讲民主和平等,连基本人性都会丧失。至于三纲,完全可以进行现代性转化,况随着君主制的消失,其中“君为臣纲”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

二,“五四”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是半吊子小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后来的鲁迅等,无不缺乏经学修养,昧于儒佛道,昧于历史真相、文化真理和心性真谛。胡适西学不错,中学同样一知半解。

他们中或有人能写旧诗,或有人饱读古书,但说到“饱读经书”通经致用,那是半个也没有。以中华标准衡量,在“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大人)”序列中,他们连君子甚至士都算不上,因为君子是指具有一定经学修养而建立了基本人格者,士也要“有志于学”,特指儒家经典和六艺。这些人完全没“有资格来说什么是应该保留的,什么是应该扬弃的。”

三,不论是从效果上、事实上还是“道理”上来说,中华文化都断裂了,断裂得空前彻底。儒家是华文化主统,孔子是儒文化代表,打倒孔子反掉儒家,就否定了中华文化的根本,否定了传统道德的原则。主体不立,还奢谈什么“吸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以复兴我中华的精神。”

当然,相对文革而言,五四倒孔反儒还是比较“文质彬彬”的,而军阀和国党也不乏传统修养,故“五四”以后教育和文化事业并未完全学绝道丧。相对“解放后”的知识群体,资中筠的老师辈们的文化道德水准普遍高些。不过智慧也已经普遍低劣,丧失了辨别学说高低优劣、人物善恶正邪的能力。马家帮问鼎中原,就得到了众多知识人的信仰和追捧。

所谓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了一些新思想,却把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打断了,把正知正见和正常价值观打掉了,为歪理邪说泛滥和马主义成为主流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文革在政治上固然无双无对,在文化立场和态度上则与五四一脉相承。《易经》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可以说,文革的恶果,就植根于五四倒孔倒儒的反传统运动,是五四在政治上的逻辑结果。

资中筠提到“贵族精神里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很好。这种精神和责任感,西方传统中有,中国传统中更丰。儒家内圣学和“天爵”说,强调的正是道德良知的高贵和尊严,儒家外王学,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承担。

东海一枭2012-5-2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505/128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