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专访“六·四坦克人”摄影师(1):“奇迹”降临 得以入境北京

八九“六·四”标志性照片《坦克人》和它的摄影师杰夫·魏德纳(Jeff Widener)先生。(摄影师提供图片,SOH合成)

30年前发生在中国北京的镇压学生事件中,有一张照片诞生后在一夜之间就传遍全世界,之后成为“史上最难忘的十大照片”之一,这就是《坦克人》。本台记者采访了《坦克人》照片的摄影师,杰夫·魏德纳(Jeff Widener)先生,听他讲述这张照片是怎么拍摄到的。

今年是八九“六·四”30周年,在30年前发生在中国北京的镇压学生事件中,有一张照片诞生后在一夜之间就传遍全世界,之后更是成为“史上最难忘的十大照片”之一,这张照片就是《坦克人》。本台记者采访了《坦克人》照片的摄影师,杰夫·魏德纳(Jeff Widener)先生,听他讲述这张照片是怎么拍摄到的。

照片中的“坦克人”后来据说名叫王维林,那一天他从杰夫的视线里消失后,就一直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他、纪念他,这张《坦克人》照片也永远地成为了代表当年青年学生们追求自由和民主的勇气的象征。可是,当时杰夫冒着生命危险抓拍下那个瞬间后,他甚至以为没有拍到呢。不过,杰夫在1990年凭借《坦克人》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的提名,这是新闻界的奥斯卡奖。

八九“六·四”标志性照片《坦克人》。(Photo/ Jeff Widener)

今天,杰夫给我们讲述当年他那些天的经历时,让我们感受到栩栩如生的血腥和动荡,我们就随着杰夫的讲述一起回顾一下30年前那段真实的历史吧。

八九“六·四”标志性照片《坦克人》的摄影师杰夫·魏德纳(Jeff Widener)先生。(照片由本人提供)

不得已办新护照和游客签证

1989年5月,杰夫32岁,他当时在泰国曼谷,担任美联社在那里的图片编辑。他记得,那时中共有一个支持学生的领导人去世了,他不会这个名字的发音,(不过大家都知道是胡耀邦——编者注),当时有个很大的葬礼,学生就起来要求改革。当时的总理李鹏不愿意满足这些改革,形势就很紧张,学生抗议就越滚越大。这时,美联社就派杰夫到中国去帮忙拍照片。

杰夫首先的问题是,怎么能去到中国?他先去了中共在泰国曼谷的大使馆去办媒体签证,一个副领事出来对他说:“魏德纳先生,我们认为你现在不方便去中国。”杰夫自己心里想,是你不方便让我去中国吧。

然后,杰夫继续想招儿,他就飞到了香港。那个时候,因为他已经去过中国,在他的护照上,已经有了访问中国的签证和戳。于是他就去到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对他们说:“对不起,我是个记者,我的护照丢了,能不能给我发本新护照?”领事馆的人反应是,象你这种丢护照的记者最近好多啊。杰夫明白大家都知道玩这一招儿,这样好把之前去过中国的签证给抹掉。

大概是在“六·四”前一周的时间,美国大使馆给了他一本新护照。他就用这个新护照办下了一个游客签证,然后试图进入中国。

“奇迹”降临得以顺利入境北京

在那次去中国北京的行程中,杰夫还身负了另一项重任。因为那之前一阵子,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到北京去访问了,导致美联社在北京办公室的胶卷、相纸、药水全都用光了,所以杰夫还需要带很多东西进去,他带的一个叫做图片传输仪的设备,体积跟一个箱子那么大,还有很多照相器材,以及冲彩色相片的药水,装到一起,好象一个超市的推车装得满满的一样。他觉得他看上去肯定不象个游客。

所以杰夫当时感到很紧张,既紧张又害怕。到了北京机场的时候,杰夫的行李和那些设备装满了两个手推车,他看见那些海关,就觉得轮到他的话,他们八成会把他抓起来。

结果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在快轮到杰夫的时候,离他有几个柜台的地方,突然有一个老太太带了一只活鸡,那只活鸡就开始飞起来,还在那儿叫,鸡毛乱飞,所有海关人员都冲到那边去,把那件事情搞定。这样就没人管杰夫了,于是他就推着他的一大堆行李,自己进了自动门,就进入了北京。

感觉不由自主得就卷入到当年那个事件中去了

杰夫顺利地到了北京的美联社办公室,他了解了一下基本情况后就开始工作了。

开始时,杰夫认为他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早晨凌晨前他就赶到天安门广场去拍照片。那个时候他看到学生们在广场上树立起了一座个模仿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的“民主女神像”,对着广场另一边的毛泽东像,这边代表自由和民主,那边代表共产党、共产主义,双方对着。那种感觉让杰夫感到很不寻常,让他就象广场上的很多人一样,感觉到自己不由自主地就卷入到了当时的那个事件中。

八九“六·四”前的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竖起了一座“民主女神像“。(Photo/ Jeff Widener)

记者问杰夫,为什么要那么早去天安门广场?杰夫说,那个时候在北京的美联社办公室只有三个人,都是摄影师,另外有一个是新德里派来的,其实是一个华裔,他的名字叫刘汉青(Liu Heung Shing),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他们三个人有点竞争的味道,看谁做得好。

八九“六·四”前几天,美联社摄影师杰夫·魏德纳(Jeff Widener)先生(左)和同事刘汉青(Liu Heung Shing)在天安门广场上。(照片由魏德纳先生提供)

于是杰夫就大清早跑出去干活儿,刘汉青还在睡觉,等杰夫回来,活儿都干完了,开始传照片的时候,刘汉青还在吃早餐喝咖啡呢,杰夫就觉得赢了刘汉青一把,所以他就很勤奋,每天上午九点半到十点钟的时候,他的照片已经顺着他的机器发出去送到美联社的总部了。那个时候,他干完活儿了,再吃吃早餐,然后再出去溜达溜达,随便看到点什么拍什么。

30年前是用这种方法传照片的

记者问杰夫,在那个年代是用什么办法把照片传出去的?杰夫介绍说,那个时候他们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老法子,就是把8X10英寸的底片洗出来之后卷在一个鼓上,那个鼓转的时候,镭射光把照片扫描下来,然后再通过电话线的网络传出去。

另外一个法子是当时有个很先进的仪器,那个仪器能够把底片转到荧光屏上去,然后再通过电话线传出去,他们当时传彩色照片都是用这个办法。不过,一般传彩色照片要经过三道工序比较慢,需要四十五分钟才能弄完,所以有时候需要赶急活儿的话,他们就会先传黑白照片。

北京大街上到处都是人他们只要一样东西那就是“民主”

记者又问杰夫,他那个时候对中共政权有什么样的了解吗?杰夫坦率地说,其实他不太知道。他原来是在欧洲的新闻社做一些欧洲新闻工作的,那时他才加入美联社不久,就被派到亚洲去了。

杰夫回忆说,基本上他就没有什么时间去了解,刚把他派到曼谷的时候,他其实挺担心的,他以为美联社应该花三个月时间把他培训一下,这样他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可是呢,美联社马上就把他派出去了,两天之后,他在泰国北部就被太平洋游击队开枪打了,所以说他根本就没有准备。那个时候也没有互联网,自己也无法去做研究,基本上是从电报上发过来的几个字,你看一看,然后尽量理解理解,这就是新闻线索,然后就硬着头皮出去干活了。

另外,杰夫坦诚,他是个图片记者,不是文字记者,所以对很多时事他并不是太懂的。在他的眼睛里看到的就是图,拍了图片之后,把它们传出去,这就是他的工作。

所以杰夫刚到北京的时候,他觉得,哇噢,这是怎么回事啊?大街上到处都是人,走来走去的。但是杰夫感觉了那些人他们都只要一个东西,那就是“民主”。

八九“六·四”前,人民大会堂附近,一名女士被夹在了士兵和抗议者之间。(Photo/ Jeff Widener)

八九“六·四”前,一名女警察在唱爱国歌曲,以缓解抗议者和军队之间的紧张情绪。(Photo/ Jeff Widener)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602/129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