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为什么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知感恩”?专家叹:因为你少做到这7点!

爱孩子是我们每一个父母的本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得太多,儿女却觉得理所当然。

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网友吐槽自己10岁小侄子“狗嫌家贫,儿嫌母丑”,他成绩出类拔萃,总考第一,小侄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嫌弃自己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他的价值追求就是努力优秀,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家庭。

父母把孩子捧在手心,放在心尖上,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真的是有点悲哀。

此外,也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太穷,令他无法进入上层社会,过更好的生活,甚至有些孩子言语中还对父母有怨恨,真是令人寒心啊...难怪有人说“父母皆祸害”这样心惊肉跳的话。

时下许多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白眼狼,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心血,却培养出了一个个白眼狼般“受之无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觉得父母付出的所有都是应该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够多,孩子还会觉得是父母的错,还会心声怨恨。

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有用,他只是个优秀的“白眼狼”。

为什么父母付出得太多,却养不出会感恩的孩子?其实答案很简单: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往往只知道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只关心孩子成绩,却忘了教孩子感恩。

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有一天父母不在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心中的怨恨会吞噬了他。

心存感恩是一种可贵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前提。孩子是现代家庭的中心,父母要想让孩子成长为有用的人才,除了给孩子爱与呵护,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爱别人和尊重别人。

1、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和父母一起劳动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当今社会,大多孩子都被家长溺爱,这就造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哪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也自然不知道珍惜了,更谈不上感恩了。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工作的辛苦,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是白来的,也不少想要什么东西就能买什么东西的,要教孩子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付出,平常要多给机会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劳动,体验生活。

2、让孩子对生活中的小事件道谢,渐渐成为习惯

日常生活中,孩子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教会孩子从小教学会道谢,让感恩成为一种家庭习惯。孩子不一定是在收到礼物时才道谢,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爸妈的一句夸赞,孩子就应该回一句谢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道谢,让孩子随时把“谢谢”二字挂嘴边,总是好的,这样也就慢慢的养成了道谢的习惯了。

3、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

有些时候,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最佳,比如,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过生日,这都是让孩子学习感恩的好机会,以生日为基础,教孩子感恩,这样的日子意义更深刻,孩子也会深深地留在脑海中。

4、感恩身边的人

让孩子懂得回报他人,孩子在受到帮助后,应该对帮助他的人说感谢,这也是感恩的一种方式。所以父母在平时也要让自己的小孩学会怎样感谢别人,在自己受到帮助后,应该怎样感谢别人,这也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开朗大方,得到更多的喜爱与照顾。

5、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蛮不讲理、霸道的坏毛病,在家俨然就是皇帝或公主的气派。父母不停地给孩子爱,日子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思想也渐渐被固定,自然也就那一感谢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切忌不要对孩子过分宠爱。

6、培养孩子懂得亲情

家庭是各种情感的归宿处,也是孩子感受亲情感受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也是感情的依托。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情商,教育孩子懂得亲情。比如看到电视或者电影感人的情节,可以跟孩子讲解探讨,比如有些电视里父母为了孩子做出的伟大牺牲,这样孩子看了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灵触动,慢慢的也就能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

7、父母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样,要教会孩子感恩,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要孝顺,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感谢,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感恩的家庭教育,成为一个感恩、懂恩的人。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养之恩,是这世上最大的恩情。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奉献,世间的孩子,成人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明白父母的不易,感恩他们的付出。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对他人的给予要心存感激。教育孩子感恩就从父母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及时说声“谢谢”;懂得关爱、感恩家人和朋友,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了。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Sharetify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618/130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