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王维洛:掠夺性开发稀土资源与江西连年洪害

—从2019年江西洪水灾情最为严重谈起

作者:

赣州稀土资源陷入滥采滥挖、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图为稀土示意图。

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导致中国稀土资源面临枯竭,同时也导致中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资源支撑着赣州成为中国稀土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赣州稀土资源陷入滥采滥挖、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每开采一吨稀土,要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至3000立方米尾矿,造成起码1200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砍伐森林的危害。砍伐森林只是给山峦大地剃光头,而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则是索性把头皮也剥去了,剩下血淋淋的头颅。通过地表剥离,地表植被全数被破坏,一遇大雨,没有树木、树叶、根系和其他植被来吸纳拦蓄雨水,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形成洪水流,并且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或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致使河流中泥沙量增加,河床增高,河流的自然洪水通过能力减少,即使在同样的洪水流量条件下,洪水水位也要比以前更高。河流中泥沙量的增加,也使得水库中淤积量的增加,防洪库容的减小,防洪效益骤减。由于每开采一吨稀土,造成1200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江西省赣江等河流的河床不断升高。有资料证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鄱阳湖容积量减小,极易生成洪水灾害。同时也要看到,鄱阳湖湖底的抬高又会倒逼江西赣江诸河流的河床继续抬高、洪水位继续抬高,未来洪水风险变大。这就是近年来江西洪水灾害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2019年江西洪水灾情最为严重

2019年6月6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的通知》,指出目前江西省防汛形势非常紧迫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江西省防总要求各地各单位要严防死守,杜绝因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截至6月11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43次洪水预警,其中红色预警2次、橙色预警9次、黄色预警12次、蓝色预警20次,特别是赣江2019年第1号洪水已经形成。赣江上游赣州河段,赣江中游吉安城区河段,省会城市南昌城区河段,均出现超警戒水位1米至2.8米的洪水位。10日6时,鄱阳湖星子水位16.62米,较多年同期均值(15.78米)偏高0.84米,五河入湖流量24100秒立米,出湖流量7570秒立米。截至10日早上8时,鄱阳湖水域面积为3060平方公里,容积达115亿立方米。

根据《财新网》记者黄姝伦的报导,6月12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发布最新灾情通报,6月6日以来,南方持续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广东、广西、浙江、福建、重庆等南方八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453.2万人受灾,49人死亡,14人失踪。此轮强降雨导致多地河水暴涨,部分城区出现内涝,大量农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00.2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30.4千公顷,其中31.5千公顷绝收。灾情最严重的江西省,受影响群众超过2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50亿元。赣州、吉安、鹰潭等9市65个县,通报12人因灾死亡,死亡原因包括溺水、雷击、房屋倒塌、触电、滑坡掩埋。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赣江洪水造成村庄农田被淹,道路电力中断,防汛抗洪形势严峻。

6月12日,航拍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赣江段,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赣江水位上涨,已超过警戒线,赣江岸边的公园、水上设施进水,牧场被淹、牛群被洪水围困。

二、近年来江西洪水灾害不断

近年来,江西全省,特别是赣江等河流域乃至鄱阳湖流域,洪水灾害是连年不断。尽管中央政府与江西省政府乃至地方政府,不断扩大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投资,包括投资建设号称“江西小三峡”的峡江水利工程,但是收效甚微。下面将2010年以来的江西洪水的部分灾情简单摘录如下:

2018年

2018年7月5日至8日,江西省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雨过程,局部特大暴雨。据江西省民政厅报告:截至7月7日18时统计,7月5日以来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9个设区市39县(市、区)共91.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10.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5.6万人。

2017年

2017年6月下旬,江西省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和暴雨过程。据新华社记者吴钟昊南昌6月25日电,22日开始的强降雨仍在赣北多地持续。据江西省防总25日晚的最新统计,这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等7市47个县(市、区)175.5万人受灾,27万余人被紧急转移。

2016年

2016年6月18日至21日,江西省北部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平均降雨量景德镇市192毫米、九江市87毫米、上饶市60毫米,其中景德镇市浮梁县、昌江区平均降雨量258毫米,最大点雨量为上饶市鄱阳县梅塘水库站385毫米。饶河流域平均降雨量158毫米,支流昌江中下游平均降雨量244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昌江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部分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6月20日19时20分,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叠加上游滨田水库泄洪的人造洪水,超过了滨田河河堤的抗御能力而发生河堤决口,河堤决口六十余米宽。河堤后的1.03万亩农田被淹没,1.3万民众被迫紧急转移。

2015年

2015年江西省共发生7次强降雨过程,截至10月8日,全省平均降雨1623毫米,比常年1477毫米略偏多,为平水年。主要江河洪水多为中小量级,但赣江上游支流梅川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江西全省共有421万人受灾,因洪灾死亡19人,失踪3人,倒塌房屋919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75千公顷,粮食减产44万吨,经济作物损失8.2亿元。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总损失达64.21亿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5月至8月期间,鄱阳湖水位的剧烈变化。5月1日,星子站水位是11.55米,鄱阳湖对应面积为1288平方公里;到6月23日,星子站水位涨至了19.47米,鄱阳湖对应面积为3560平方公里——53天时间,鄱阳湖水位上涨近8米,同时可以看到,“最胖”和“最瘦”时,鄱阳湖面积差了2272平方公里。

2014年

2014年5月25日,江西省宜春市遭遇暴雨,袁河、锦河均超警戒水位,导致大面积农田受淹,一些村庄被洪水围困,转移群众1448人。宜春市袁州区竹亭镇因暴雨引发山洪,镇政府和竹亭村的10个村民小组、300多户村民被洪水围困。

7月4日江西省修水县西港镇遭遇近50年来最为罕见的一场洪灾,修水县港口镇镇中心出现洪涝,水最深处超过了三米。据当地媒体《九江晨报》报道,不完全统计,洪灾造成西港19座山塘损坏,冲毁渠道2945米、河堤1940米,农作物受灾面积9981亩,死亡畜禽4940头(只),倒房66户、226间,受灾人口12138人,需救济人口9179人,经济损失惨重。此次洪水发生前政府没有发出任何预警,九江网友“拿拿把洗捏”发帖称,西港附近有一座水电站,水库突然放闸,导致市区的百姓受灾严重。

2013年

自2013年6月25日起,江西遭遇入汛以来时间较长强降雨过程,南昌、鹰潭、上饶、宜春等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29日12时30分左右,铅山县葛仙山乡管源村一民房因山体滑坡倒塌,4人被埋,目前全部救出,1人轻伤,3人已送往医院救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9日,全省共9个设区市63个县(市、区)593个乡镇95.53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7.44千公顷,转移群众2.04万,倒塌房屋898间,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

2012年

2012年3月江西省发生历史罕见的早汛。受早汛影响,江西省主要江河水位普遍上涨3至6米,发生超警戒洪水。赣江洪水超过“江西小三峡”峡江水利工程二期围堰设计洪水标准,围堰渗漏严重、下游段接近漫顶。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一个月进入丰水期。罕见早汛共导致江西45个县(市、区)37.0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76亿元人民币。据江西防总官员介绍,江西省水库多达9783座,小型水库达9500多座,其中,小型病险水库6605座,正在除险加固的有666座。至4月底,降雨与洪水引发地质灾害146起,全省受灾人口98.6万人,倒塌房屋1550间,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6月10日16时,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黔山镇苑坑乡发生特大洪水,一个乡镇被洪水淹没。

2011年

2011年6月9日江西省进入雨季,强降雨已造成江西境内山洪暴发,局部发生严重洪灾。至6月14日下午,江西19个县市168个乡镇受灾;共造成81.25万亩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83.15万人,死亡4人,转移人口3.38万人,倒塌房屋3370间,直接经济总损失9.69亿元。

6月14日,江西婺源县许村镇小港村发生山体滑坡。

2010年

2010年进入雨季之后,江西省赣江、抚河、信江三大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有63座水库出险,其中2座出现漫顶险情,仅从6月17号至23日江西已有17条千亩以上圩堤决口,造成多座城镇进水、村庄被淹,大量群众遭洪水围困,倒塌房屋超过10万间,死亡13人,失踪10人,受灾人口达863万多人。其中包括抚河唱凯堤决口,威胁下游14万5千人口,洪水形势最为严重。

以上仅仅是2010年到2019年关于江西洪灾不完全的资料。为什么近年来江西省的洪水灾害如此严重、如此频繁?

三、1998年长江洪水后的经验总结

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之后,中国的一些科学家痛定思痛,扪心自问:为什么长江洪水几乎连年不断?他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江上游原始森林被砍伐。

陈昌本在《水患中国》一书中记载道:“林业科学研究专家告诉我们,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被是涵养水源的聚宝盆。森林里的林冠和根系可以吸纳降水量的30%,林下的落叶与植被可拦蓄降水量的30%,森林区比无森林区可削减洪峰流量70%至90%。这样,再大的降水经过森林的吸纳拦蓄,也不易变成山洪了。据测试,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森林采伐区比森林保护区的洪水量大2至3倍,而流淌时间,森林采伐区比森林保护区短2至3倍。就是说,无林区的降水量容易形成突发式山洪。相反,对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的实测说明,在枯水期,森林植被良好区域的产水量,为无林流域的2.2至2.6倍,就是说,森林式涵养水源的最理想的水库。”

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保护森林植被,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是减少和防止洪水灾害的最有效措施。

四、掠夺性开发稀土资源造成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掠夺性开发稀土资源、掠夺性开发稀有金属资源、掠夺性开发有色金属资源、掠夺性开发其他矿产资源,造成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了严重的洪水灾害频繁出现。在中国许多媒体中,经常把稀土资源与稀有金属资源混为一谈,比如金灿荣提出在中美贸易战中,禁止向美国出口稀土,一些媒体将范围扩大到钨、锂等稀有金属。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在目前中国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包头、四川的凉山与江西省的赣州,并凭借资源优势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中国一些专家对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的稀土资源的评价是:江西拥有罕见的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具有分布广、易开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优点,且品种齐全,特别是重稀土的储量很大,其中钇族稀土探明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矿床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地区。

江西赣州地区稀土资源的开发要大大晚于内蒙古包头。根据江西省赣州市矿管局局长李国清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在‘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错误思想影响下,赣州资源稀土陷入滥采滥挖、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几乎县县开采,最高峰时有采矿证的矿山就达1035个。”他指出:“由于技术和思想观念落后,许多开采行为‘吃一半扔一半’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一片青山几个月后就满目疮痍,黄土一片。”“业内专家指出,即使改进开采工艺,也无法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矿区地表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十分困难。”(参见:21世纪经济报道《9.38万吨稀土生产指标耗尽五矿倡议全行业停产》,2011年8月2日)

中国对稀土资源的掠夺性的开发,也包括对有色金属资源与其他矿产资源的掠夺性的开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是不顾一切后果。

杨枝煌在《全球稀土产业现状及国内稀土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稀土开发代价高昂。“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需要经过许多化学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炼,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这种传统的开采稀土方法即池浸法及堆浸法,把偌大的山体和森林变成一片光秃。据研究分析,池浸工艺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稀土矿的乱采滥挖及其产生的“三废”,造成了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大量耕地荒芜;由于稀土矿伴生大量放射性元素“钍”,稀土矿开采的环境问题也严重于一般矿床的开采;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我国一些地区中重稀土一般埋藏在花岗岩风化壳之下,每采一吨稀土,土层剥离量大约在1000吨左右。”

张迎迎于2012年4月24日在《中外对话》上发表的《稀土开采,环境代价谁买单?》一文中特别提到了赣州稀土开采的方法:“在赣州,稀土开采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艺被称为‘搬山运动’——先砍树后锄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所到之处山体植被都会遭受难以修复的破坏。”

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超过砍伐森林。砍伐森林是剃光头,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是先砍树后锄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就是索性把头皮也剥去了,剩下只是血淋淋的头颅。通过先砍树后锄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地表植被全数被破坏。一遇大雨,没有树木、树叶、根系和其他植被来吸纳拦蓄雨水,地表径流迅速形成洪水流,并且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或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致使河流中泥沙量增加,河床增高,河流的自然洪水通过能力减少,使得在同样的洪水流量下,洪水水位却比以前增高。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果难以想像。河流中泥沙量的增加,也使得水库中淤积泥沙的增加,防洪库容的减小,防洪效益骤减。

2012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发布会,并介绍情况。苏波在会上向记者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大量的矿渣、大量的泥石流、大量的滑坡、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老百姓的饮水,仅在这样一个县里,就有十几平方公里,有几万吨的矿渣,有4.5万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另一张照片上,大量的稀土开采使山头都变得光秃秃的,因为山上的植被要全部剥离,在下面发现稀土,用小车推出来,这个山形成的泥石流会造成长期的污染和破坏。这两张照片应该是苏波亲自拍摄的,而且正好反映了江西赣州地区稀土资源开采的真实情况,因为苏波在2012年3月曾经第一次率队实地考察了赣州中重稀土的开采现场,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令他感到非常震惊。

涂婷、王月、安达、李娟、杨延梅、唐军、席北斗在2017年第6期的《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上发表《赣南稀土矿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危害及处理技术与展望》的论文中提及矿业无序开发,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赣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钨、稀土等矿产资源基地,特别是重稀土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州出现了大量无序开发稀土的现象,大小矿点遍布赣南山区,对自然植被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2005年5月20日发表《我国稀土的资源优势正在减弱》一文,文章指出:“稀土学会考察团在调查南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发现,由于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多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几,加之多数矿山采用的是落后的池浸法工艺,因此提取稀土时用的土地量非常多。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尾矿2000到3000吨,年产1000吨稀土原料的矿山,尾矿超过20万到30万吨,占地约20多亩。遇到雨水冲刷山谷,覆盖下游河床与田地,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洪涝灾害增加,且污染水源,生态遭到破坏。赣南地区约1500万亩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4000多万立方米尾沙废土未得到处理,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赣江水系河床升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赣江支系的章江和贡江分别从东南和西南方向流至赣州中心城区,在这里汇合后称赣江,然后赣江由南向北,流经吉安、南昌等地,最后注入鄱阳湖。江西省也因此简称为赣。由于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造成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赣江等水系河床升高,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而鄱阳湖湖底的抬高,又会倒逼江西赣江诸河流的河床继续抬高、洪水位抬高,未来洪水风险更加加大。

五、结束语

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比砍伐原始森林更为严重。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就会产生尾矿2000到3000吨。这些松散破碎的尾矿大多数没有的到处理。就是经过处理的尾矿,无非就是在山沟口建一道大坝,大坝与两边的山体组成一个空间,用来存放尾矿。或者用水泥或者石块砌成一个空间,用来存放尾矿。这些尾矿库在遭遇强降雨时,容易发生溃坝的灾难,造成人员死伤都超过一般洪水。所以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的通知》,都要求各地各单位要严防死守,杜绝因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曾在2013年4月8日做过《日本发现天量稀土意味着什么?》的报道,报道中引用美国一家公司作过的测算:“美国生产一公斤稀土大概需要2.8美元的环境成本,而在中国则需要5.6美元的环境成本,是美国的两倍,这个成本甚至高过稀土价格。”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在稀土资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中国的环境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的环境成本甚至高过稀土价格。

2012年4月14日华夏时报微博发表《380亿巨额治理费用企业付不起稀土开采成本曝光》文章指出,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仅赣州一地,如果要对开采稀土等矿产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初步预计资金投入将高达380亿元以上。”而江西省工信委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整个江西省稀土主营收入329亿元,利润也只不过为64亿元,仅以此看来,380亿的巨额“环保欠款”已是去年江西省整个稀土行业利润的6倍之多。

但是目前中国并不需要支付生产稀土的全额生态环境成本。掠夺性地开发稀土资源所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如连年不断的洪水灾害,让老区人民、让江西人民来去承受,让全国纳税人去承担,让中国人的子孙后代去偿还。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议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622/130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