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对比 > 正文

可心:从反送中事件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谈起

作者:
近年来,从对网络前所未有地加强严控、清除“反共”或者批评中共的声音,到打压民间维权力量;从抓捕支持深圳工人运动的高校学生,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使其接受中共的洗脑;从公安部长宣称要防范“颜色革命”,到中共召开省部级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从习近平称2019年或有“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到在讲话提出防范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建等重大风险;从习近平年前首次慰问警察,到提高警察待遇,加强维稳力量……种种现象都表明中共政权已经岌岌可危。

王千源在青岛的家门外走廊墙上被人用红色染料涂写了“杀全家,杀卖国贼”等字样。

近期,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现一些中国留学生集会,反对香港人的反送中示威活动。集会上,他们辱骂威胁支持香港者;高唱中共洗脑歌曲,摆出纳粹手势;还有中国留学生把插着五星红旗的多辆豪车开上路,称以此表达“爱国之心”、“撑港警”、“反港独”。对这些留学生的行为,中共官媒点名表扬,称他们是“爱国爱港的正能量”。

这次事件,让笔者想起了多年前发生的曾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件有关留学生的事情:来自中国青岛的留学生王千源,在美国杜克大学西藏人权益的集会没有站在中国学生会一边,她立刻被一些同胞骂为“叛徒”、“汉奸”。《法新社》的照片显示王千源在青岛的家门外走廊墙上被人用红色染料涂写了“杀全家,杀卖国贼”等字样。

众所周知,美国各大学的中国学生会一向是中共的“代理人”,杜克大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CSSA主席已经承认他们接受了中领馆的资助。王千源只是没有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就饱受“卖国”的羞辱。这让人不禁想问:爱国就是爱党吗?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听到外国人说中国如何不好。我们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自然而然地对国土有一份依恋。有人称之为“爱国之情”。但是这就是“爱国”了吗?其实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爱国”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概念,而不再有实质的内容。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如何去“爱国”,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爱国是百姓对国家命运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决不是拥护中共的一切决定。中共为了维护它的独裁政权,对群众的宣传中经常灌输“爱党爱国”的口号,这是中共惯用的欺骗伎俩,将共产党和中国绑在一起。显而易见的,中共不等于中国,爱党之人不一定爱国,爱国之人也不一定爱党。中共在宣传中故意混淆党、国的概念和界限,使得许多中国人条件反射的把“党”和“国”混为一谈。

当今西方国家一旦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批评中共的独裁专制时,中共就一概扣上“反华势力”的帽子,借机模糊了“反共”和“反华”的分别,也就是混淆“爱党”和“爱国”的概念。中共刻意强调中国留学生所为的“爱国”性质。在官方宣传中又特别突出“爱国”。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中共夺权仅七十年,怎么能说它是中国呢?

自中共统治以来,社会状况已经恶化到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失业工人大量增加、农民难以承受苛捐杂税、官员腐败明目张胆、政府滥用权力肆无忌惮、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官方媒体愚弄百姓粉饰太平、残酷迫害法轮功修炼者,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危机四伏。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独裁者最后的避难所。在共产主义破产之后,中共挂上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大旗。比如西方国家批评中共时,它称其为反华;国内民众反对中共时,它称其为反政府;海外华人谴责中共时,它称其为不爱国。

仅在20世纪发生在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规模屠杀就造成了总计8500万到1亿人之间的非自然死亡。自苏联、东欧解体后,世界上仅存的几个共产主义国家只有中国、北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这些国家都与贫穷、集权、迫害连在一起。而抛弃了共产主义的东欧,很快走向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准普遍提高。

近年来,从对网络前所未有地加强严控、清除“反共”或者批评中共的声音,到打压民间维权力量;从抓捕支持深圳工人运动的高校学生,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使其接受中共的洗脑;从公安部长宣称要防范“颜色革命”,到中共召开省部级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从习近平称2019年或有“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到在讲话提出防范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建等重大风险;从习近平年前首次慰问警察,到提高警察待遇,加强维稳力量……种种现象都表明中共政权已经岌岌可危。近期的香港反送中运动很可能成为中共各种危机的引爆点。

共产主义带给人类的是战乱、暴虐、贫穷落后和独裁专制,“反共”已经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共被淘汰是天意。正如《九评》所言:“没有了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新中国;没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才会有希望;没有了中国共产党,正义善良的中国人民一定会重塑历史的辉煌。”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902/133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