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彭捷:「蟑螂」标签曾现卢安达大屠杀前

作者:
25年前的境况与现今香港是否有几分相似?诚然,香港并没有出现大屠杀,书生也不想危言耸听;但当大量具影响力的蓝丝媒体每天都乐此不疲称呼示威者、黄丝、年青人为「曱甴」,更扬言「曱甴暴徒就係要打死」、「必须要为香港清理曱甴」;8月4日,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公开信中亦形容示威者「与蟑螂无异」,在示威现场亦多次听到有警员直呼示威者为「曱甴」;这些例子都表明香港响起极危险的警号。

科学研究:「非人化标籤」或可致人失去同理心引发极端暴力

书生今次想跟大家说,像「曱甴」、「黄尸」这类「非人化标籤」表面看来只是口头上的恶意嘴炮,不会造成实质伤害;但在历史和当代脑神经科学中都能找到佐证,这类标籤造成的后果远比大家想像中严重,它或可致人失去同理心,也是广泛仇恨和暴力攻击出现前的先兆。今场运动裡,蓝丝、警察及撑警人士广泛使用这类标籤来称呼示威者、年青人和黄丝,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运动期间出现多宗殴打噼斩黑人衣事件,以及警察趋向极端横蛮的暴力。

1994年4月卢安达大屠杀,胡图族人杀死了近一百万图西族人。在大屠杀前,图西族人和现在香港的黄丝及示威者一样被附上相同的标籤:「曱甴」。大屠杀期间,一间由党政军要支持的广播电台 RTLM几乎每天都呼吁人们和民兵组织「进行清理工作」,寻找和杀死被称为「曱甴」的图西族人。国际法庭后来审讯该电台的成员,判决指他们散佈仇恨,煽动屠杀,重判35年或无期徒刑[1]。

25年前的境况与现今香港是否有几分相似?诚然,香港并没有出现大屠杀,书生也不想危言耸听;但当大量具影响力的蓝丝媒体每天都乐此不疲称呼示威者、黄丝、年青人为「曱甴」,更扬言「曱甴暴徒就係要打死」、「必须要为香港清理曱甴」;8月4日,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公开信中亦形容示威者「与蟑螂无异」,在示威现场亦多次听到有警员直呼示威者为「曱甴」;这些例子都表明香港响起极危险的警号。

在学术界,「非人化(dehumanized)」课题早已受到关注,它的研究更跨越人文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对此感兴趣,皆因「非人化标籤」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社会都有高度相似性[2]。昆虫、黑猩猩、老鼠、猪、细菌、蟑螂、狗、垃圾,这些标籤都在许多社会发生极端暴力前出现,被用作标示社会上受到厌恶、排斥和仇恨的群体。纳粹德军便曾形容犹太人为曱甴和老鼠。

现代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皆表明,人们普遍倾向将其他社群的人理解为「非人类」或「不像人类」[3]。这种「非人化」态度并不一定有意识所为。哲学家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曾断言纳粹分子不把犹太人当成是人以及所犯下的「非人性」历史罪行,有很大程度是不加思索,将自身行为自动交给权威或当时的法律秩序决定。汉娜·鄂兰对于「不加思索」和「自动」的想法吸引了心理学家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非人化态度很可能是来自于大脑无意识的运作。

心理学家 Susan Fiske& Lasana Harris(2006;2007)使用 FMRI进行实验[4],尝试确认这点。他们让受试者观看不同人类及物体的照片,结果发现受试者观看人时,内侧前额叶皮层呈现活的;但当观看其他物件时,该脑部区域就没有活跃。有趣的是,当受试者观看露宿者、成瘾者这种高度边缘化的社会成员,该脑部区域同样没有活跃,反而关于「厌恶」的区域被激活。这说明人们观看社群外的人时,会倾向将其非人化,亦会产生厌恶感。

类似的实验近年都得出相似的结果。脑神经学指出,当我们痛苦时,某个神经区域会有反应;而当我们目睹他人受苦时,同样的神经区域会被激活。目睹他人痛苦和自己受苦都有相同的神经反应,这或许就是构成我们能够「同理」他人的基础。然而,心理学家 Gail B. Murrow(2015)指有研究显示,当我们把他人视为「外群」或「非人化」时,即使我们目赌他们受苦,同一神经区域并不会被激活,这代表我们对他们的痛苦缺乏同理心[5]。

Gail B. Murrow指出,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非人化」容易趋生极端暴力或侵犯人权事件,因为我们无法同理那些被我们视为外群或「非人」的人;而基于语言心理学(Psycholinguistics),当这种非人化的心理通过象徵或言语等隐喻关联,例如称呼对方是「曱甴」,脑部便会对目标社群产生无意识的运作,继而产生上述的神经反应[6],亦即是真的不把对方当人对待,对对方施予极端暴力也不感受到痛苦或同情。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现今社交媒体上广泛的仇恨言论和「曱甴」的标籤。哲学家 Susan Hurley(2004)回顾了众多科学文献,指出媒体暴力(包括语言暴力)与随后发生的攻击行为有稳定的相关性[7]。哈佛大学研究危险言语项目的主任 Susan Benesch(2013)曾发表文章,指出以下五个元素中出现两项,冒犯语言就可能变成实质的危险[8]:

(1)演讲者具有魅力,对听众有很大影响力

(2)听众本身有演讲者可以引发的不满和恐惧

(3)言论内容本身被明确理解为号召暴力

(4)言论在某个社会或历史背景(例如长期歧视、竞争)容易构成暴力

(5)言论获得高度有效的传播,例如它是是相关受众唯一或主要的新闻来源

很显然,以蓝丝建制既有的世界观和社交网络,他们很容易受到「曱甴论」鼓动,甚至不自知。老实说,这几个月不断有黄丝、年青人被打被斩,部分袭撃者本身是普通市民,与受袭者根本毫不认识;袭撃者在攻击前往往也没有起冲突,为什么两者会有那么大仇口?这种仇恨基于什么?也许本文能提供一个可能答桉。

诚然,部分黄丝也有称呼警察为「狗」。这种非人化态度同样会扩大人们对警察的仇恨甚至暴力。然而,这些言论之中甚少夹杂像蓝丝一样明显的暴力鼓吹(踩死曱甴,佢地抵死),其次是警察作为唯一合法拥有致命武器且使用武力的公权力机关,当他们有意无意受到「曱甴论」影响,更在现场向示威者叫嚣「曱甴」,可以想像他们对示威者使用的暴力定必不手软,毫不同情示威者的痛苦。

最后,我们当然不希望仇恨及危险言论在社会上蔓延。我们要竭止暴力及仇恨,必须找出问题根源;而这根源,其实就是林郑政府。

#走啦曱甴#仇恨言论

#科普#人文#黑警

【注脚】

[1] https://bbc.in/2lLpbei

[2] Gail B. Murrow& Richard Murrow(2015). A hypothetical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dehuman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abuses

[3] Cottrell& Neuberg(2005). Different emotional reactions to different groups; Naomi Struch& Shalom H. Schwartz(1989). Intergroup Aggression: Its Predictors and Distinctness from In-Group Bias

[4] Lasana T. Harris& Susan T. Fiske(2006). FMRI Scan&(2007). Social groups that elicit disgust are differentially processed in mPFC

[5]同[2]

[6]诚然,上述的研究仍未能确切建立因果关係,但两者确实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7] Susan Hurley(2014). Imitation, Media Violence, and Freedom of Speech

[8] Susan Benesch(2013). Dangerous Speech: A Proposal to Prevent Group Violence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立场新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917/134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