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窦娥死前发了“三大誓言” 全部应验 唯独第三个让百姓唾骂 令人不解

窦娥可以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了,不光光是她的故事。

那首脍炙人口的窦娥冤可以说是中国的悲剧文上非常重要的一篇了。

你是否知道,窦娥的故事里面有的不光光是窦娥的冤假错案,还有着窦娥自己的惊世的三个誓言。

窦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窦天章是个读书人,由于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窦天章从蔡婆婆那里借了不少银两,很久都不能还上。

无奈之下,含泪把女儿窦娥送到蔡家当童养媳,其实他也舍不得,只是当时的处境没得选择。

蔡婆婆心肠也不错,不仅不让窦天章还账,另外还给他一些银子,支持他安心读书,争取以后能考取功名。

从小就很懂事的窦娥,深的蔡家人的欢心,不把她当外人。

正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灾难降临到蔡家,窦娥的丈夫和公公先后病死。

丈夫去世的早,她恪守妇道,尽心尽力的侍奉婆婆,两个人相依为命。

尽管窦娥抱怨过,也曾一个人躲在房间痛哭,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只能坚强地活着,照顾好日渐年迈的婆婆。

窦娥生的一副好姿色,有个名叫张驴儿的公子哥,早就对美丽善良的窦娥有非分之想。

想要威逼利诱她为妻子,但她并不为之所动容。张驴儿的出现,让窦娥的命运就此开始黑暗起来。

为了迫使窦娥嫁给他,张驴儿买了砒霜,他想杀死窦娥的婆婆,然后霸占窦娥。

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阴差阳错的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恼羞成怒,便诬陷窦娥和她婆婆杀了自己的父亲。

张驴儿和县太爷串通一气,逼迫窦娥承认自己的罪行,但是窦娥怎么可能会屈服,从未低头认罪。

可是贪官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判成死罪,窦娥经受了残酷拷打,拒不承认。

但是可恶的贪官居然要拷打婆婆,可她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婆婆受罪,只能无奈按照他们意图招供。

当窦娥含冤被押赴法场,行刑之前,贪官问窦娥还有何话讲?窦娥说:「请赐我三尺白绫挂在百尺高竿之上,如果我是冤的,一腔热血不会落地,而是溅在白绫之上;如果我是冤的,人头落地便会大雪纷飞;如果我是冤的,我死后将三年大旱。」

那贪官撇嘴摇头连:「愚昧!荒唐!」心想:「这六月酷暑怎会下雪?人只见血往下流,我倒要看看血怎么往上飞的?」于是命人拿来三尺白绫挂在高竿上。

天灾人祸惩治不仁不义之徒

有道是:「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刽子手于刀落之际,窦娥的一腔热血奇迹般地飞溅到悬在半空的白绫之上,竟然一滴也没洒在地上。窦娥人头落地之时,竟真的阴风起大雪飘。片刻前人还汗流浃背,顷刻间,一个个抱膀缩肩跑回家去,连说怪事、怪事。窦娥死后果真是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当地百姓人人皆知是老天在为窦娥鸣不平啊!

多年后,窦娥的父亲金榜得中,做了高官。回乡省亲时,重审窦娥一案,杀了张驴儿和贪官,为窦娥洗清了冤屈,乡亲们纷纷来看望窦父,说:「我们早知道窦娥是冤枉的,怎奈畏惧贪官的权势,而敢怒不敢言。可是我们又没加害窦娥,为什么要受这三年亢旱之苦呢?」

窦父说:「你们明知窦娥是冤的,却不敢说句公道话,是谓不义。更有人相信贪官,认为窦娥真的杀了人,而诬蔑忠良,是谓不仁。老天有眼,没有无妄之灾,天灾人祸就是在惩治不仁不义之徒哪!」

善恶选择决定人的福祸去留

这个故事启迪后人:人在世间一定要是非分明,坚持正义,抵制邪恶,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保护,在灾难来临之际,才能不被祸及。所以很多时候觉得一些事情的发生和自己无关,可是那些事情出现时,你听到、遇到时的反应,在思想中的取舍,却能分化出人心的趋向,也就是对善恶的选择。如果适逢重大事件,招来的天灾大劫,人的福祸去留可能就由此时的心念凭断。一念之差,天地之别呀!

什么是善良?有人说我平时也挺爱助人为乐的,他认为这就是善良的全部了。而在大是大非、在大善大恶面前,他就分辨不了,就无法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实际上,这也的确需要人积聚更多的善与勇气、正义与良知。

正邪是非如同神设置的考试

当基督徒遭遇磨难之时,一个政府用强大的国家机器,对手无寸铁的信仰群体实行血腥的镇压,把基督教定为邪教,甚至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对基督徒进行无辜的迫害。整个古罗马,正邪、是非、好坏颠倒。普世的价值观没有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如何选择,这的确很难,也正因为难才显出其可贵之处。对古罗马人来讲,这如同经历一场众神所设置的考试。

古人讲天人合一。人的本性原本与天体宇宙同性,人在岁月的长河中,在世俗的名利情中,逐渐迷失了自己而忘却,甚至远离了自己生命的本性。所以佛家教人修善,道家教人修真,其真正的目的是教人返本归真,从而返回自己先天善良本性,达到天人合一,与天体宇宙同性。

今天的人很幸运,因为有历史作借鉴。当你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善良的时候,在历史的今天,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考试合格,从而有机会走入新的未来。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史夫子说/epochtime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923/134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