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北京对香港台湾高压 却把人心推向了美国

本月上旬中美关系发生两件看似矛盾的事,不过细看整个趋势却朝对抗升高发展。这种被形容没"新冷战"的大国关系,也逼着小国选边─包括台湾,还有香港地区。

10月初的中美"NBA大战"把美国民间、重量级国会议员到总统川普都卷入,上演一场"美国价值"对抗"中国民族主义"的隔海叫骂。

另一方面,川普又宣布,美中贸易已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中国会大量买美国农产品,而美国原定对中国2500亿美元商品提高关税至30%则暂缓。川普高调宣布贸易战"非常接近尾声",还要农民买卡车、增加生产;北京方面的态度倒是平稳多了,官方并未正式评论,只由官媒新华社发新闻称双方谈判有"实质性进展"。

为了选举,川普需要农业州支持,所以要求中国增加采购。不过,中美贸易战真的"非常接近尾声"了吗?显然中国没那么乐观,美国民间也一样,甚至有华尔街人士预期双方协议撑不到年底。

香港人权法效力强

其实中美贸易冲突这1年多来,从两国在各面向交锋可发现,双方高张力对抗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常态。这种对抗关系不会因为贸易问题局部获得解决而解除。最近两个例子可做为证明,一个是香港问题,另一个是美国对中国外交官的限制:

10月1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虽然还需要参议院通过才能送交总统签署颁行,但一般预料法案通过不会有问题。《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台湾关系法》一样是用国内法去处理国际问题,就中国观点就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政。而《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比起也同时在国会审理中的《台北法案》效力更强,更具"干涉内政"效力。例如,前者规定,若香港违反人权,美国可以进行具体经济制裁;后者只是表明美国行政部门"应"协助台湾扩展国际空间。

其实8月底香港情势严峻,北京出动武警入港镇压传言满天飞,当时川普警告北京,要以人道方式处理香港问题。川普的表态让北京投鼠忌器而降低对港杀气,接着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也顺势操作舆论,撤回送中条例,让一度濒临爆发的紧张情势趋缓。

从香港的例子可看出,美国对中国态度强硬,摆明就是要插手,不怕老共骂老美"干涉内政"。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国务院16日颁布新规定,限制中国外交官在美国的行动。中国在美外交官(包括驻联合国人员),对美国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研究机构进行官式拜会或官式会谈,都要先通报国务院。

华府新规定让北京火大,中国驻美大使馆立刻回应称,这种限制违反了《维也纳公约》。他们宣称,中方对美国驻华外交官没有类似要求。但美国国务院却称,新规定是反制中共对美国驻华外交官的行动限制,美国外交官要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机构接触都得获得中国政府批准。

其实美国这个新规定,是因为对中国依恃锐实力深入校园、研究机构与全美各地方深深不满,例如孔子学院已引发学界抵制。这个规定摆明了就是要绑住中国手脚。

帮台稳住南太邦交

美国国会审查《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民众举着美国国旗上街聚会,要求美国通过法案;林郑说美国国会干涉香港内政,但香港人心却是向着美国。北京连续断台湾在南太平洋两邦交国后,美国启动台美太平洋对话机制,要帮台湾稳住在太平洋地区的邦交。

在中美高张力对抗下,北京压迫港台的结果,是把港台人心更推向华府。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020/135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