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李克强已经素手无策?一罕见要求释放重大信号

其中另一个不寻常的地方为,李克强要求地方“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时政评论员李林一表示,李克强罕见呼吁地方省份对未来经济工作提建议、表达看法,发出了一个重大信号。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与部分省份高层举行经济形势座谈会,国务院几乎所有与经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到场参加。会议罕见高规格。图为资料照。

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与部分省份高层举行经济形势座谈会,国务院几乎所有与经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到场参加。会议罕见高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中共各种救经济的手段都不奏效。分析认为,李克强对经济下行已无计可施。

李克强经济形势座谈会发出重大信号

10月18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三季GDP增长为6%,低于预期的6.1%,创下27年新低,也低于上季的6.2%。

麦格理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第三季GDP增速放缓至6%不令市场感到意外,估计第四季增速将减慢至6%以下。

就在今年第三季GDP公布前的10月14日,李克强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部分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这个会议出现了多个特殊之处。

这次座谈会上,地方层面发言的包括陕西书记和省长,江苏、河南、湖北、广东的省长。据《陕西日报》披露,国务院层面,则有发改委主任、工信部部长、人社部部长、城建部部长、交通运输部部长、商务部部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国家市监总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银保监会主席也有参与,足见这次座谈会规格之高,及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

其中另一个不寻常的地方为,李克强要求地方“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时政评论员李林一表示,李克强罕见呼吁地方省份对未来经济工作提建议、表达看法,发出了一个重大信号。

李林一说,这显示经济问题之严重,使李无计可施,要带着几乎所有国务院经济相关的部长们一起下地方,要地方提解决办法,中央对此配合。从近年来看,此举非常罕见。谁都知道,中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党,目前的分工趋向于中央下指令,地方干活。这种地方反过来给中央建议经济政策的做法,只能说明李克强对提振经济已经束手无策。

李克强公开其“四重烦恼”考验四中全会

此次会议上,李克强的讲话也公开了其面临的“四重烦恼”,即“实体经济困难突出”,“国内需求疲弱”,“一些食品因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升”,“一些地方发展动力不足。”

而李克强所言的问题,都可以从近期中共官方数据中得到佐证。

中共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年减3.2%、进口年减8.5%。进出口大降的数据证实了李克强所说的“内需疲软”。

截至发稿,9月份官方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报告尚未出炉。而今年1~8月份这项数据同比下降1.7%。相较于2018年1~8月份的增长16.2%,一年间降幅近18个百分点,可说是断崖式下滑。

浙江统计局近日在网上发布一则“1至8月浙江工业利润增速高于全国”的消息。虽然这个消息很快被官方删除,但已经在网上广为散播,也让外界得以一窥中国实体经济的放缓程度。

消息称,该省首8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年增2.8%,增速比全国平均的-1.7%高4.5个百分点,消息还透露出,全国10个东部省市中,比浙江好的只有海南和福建。连经济大省广东也是负数,而北京是-14.4,上海更跌到-19.6。

这些都印证了李克强所说的“实体经济困难突出”、“一些地方发展动力不足”。

李所说的“一些食品因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升”则主要体现在猪肉价格上。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即通胀率较去年同期上涨3%,创近6年高,其中猪肉价格大升69.3%,影响CPI上升约1.65%。

中共四中全会将在本月28至31日在北京举行,在美中贸易战未有最终结果、香港反修例运动持续、大陆经济下滑背景下,外界预测,上述问题将成为中共执政以来最大的压力,对这次会议成效造成考验。

在经济方面,路透社引述多个大陆专家的话,四中全会或聚焦在“稳就业”、经济改革不停步、保证已实行的改革措施落地三方面。

分析:中共“降准放水”流不进实体经济

从以上中共官方公布最新的各种数据显示,为了救经济,中共采用的各种措施收效甚微。

9月份,央行宣布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又对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加定向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9月16日全面降准释放8000亿元,10月15日和11月15日定向降准共释放1000亿元。

香港《经济日报》分析,有大陆银行界人士就指,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水,其实有很多水分,一是银行不可能把钱放给风险大的小企业,只是把大的金额分拆或压缩,以符合小额贷款比例要求,大部分仍然流向房地产和政府平台。

文章说,就算大陆货币政策再宽松,仍然缺乏管道让这些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这就是当前大陆经济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李克强的烦恼所在。

中共试图拉消费 学者:房价和消费是“跷跷板游戏”

更令中共高层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消费。

最近经济数据显示,中共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已疲软。在贸易战前景不明、投资收益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共已制定系列政策,试图刺激中国人消费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8月27日,中共国务院发布了20条政策促进消费增长,包括拓展出口产品内销渠道,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扩大农村消费,拓宽假日消费空间、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等。

但《纽约时报》10月10日引述中国央行的一项调查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支出或进行投资。

旅美中国经济学家程晓农博士的撰文称,为了买房子,民众不仅掏空了钱包,还背了一身债,杠杆率飙升,已经达到极限,压得消费起不来。

文章认为,目前,中共当局的经济政策实质上是在玩“跷跷板游戏”,即试图让房价不大涨、消费不大跌;换言之,让“跷跷板”保持在水平状态。一方面,当局继续抑制房价上涨,希望高房价不要进一步压低购房者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为刺激消费,出台了多种政策。

但正如官媒所言,“这些政策刺激消费的效果远不及预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简单来说,中国居民借钱太多,没钱消费了。”

加紧开放金融 中共引外资入局

中共另一应对经济持续下行的措施,是加紧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但西方媒体呼吁西方投资人对此保持警惕。

10月16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清理取消未纳入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

同时,中共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同时,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在境内投资设立外资保险公司,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外资保险公司。

10月16日,央行消息说,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

10月11日,证监会发言人发布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取消的具体时间。

9月10日,外汇管理局取消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

7月20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

对于中共加快开放其金融市场的举措,外界解读为是中共加速让外资接盘。

近期,《华尔街日报》刊文《中国正在开放的新市场是投资者不应进入的》,该文描述中国正在动荡的债券市场,并以5月份中国包商银行被政府接管为例说明政府对市场的巨大影响,提醒西方投资者应当对大陆资本市场警惕。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大纪元记者古清儿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028/136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