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毛泽东的打手周恩来和替罪羊康生

当毛通过整风取得党内独尊地位后,他必须出面收拾残局,消解普遍的不满和怨愤,扫除恐怖和压抑的气氛,为抗日胜利后与蒋介石的内战作最后的准备。在毛的人事布局中,除了王明完全出局之外,其他的中共高官还将为他所用。所以,毛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缓和矛盾、化解恩怨,他必须找出收拾整风残局的办法,于是把整风的全部罪过推到的康生的头上。

在中共的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刘少奇、康生等人的支持下,彻底清算了以王明为代表的留苏派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周因认错态度好而得以留在核心层内。到1944年后半年,毛认为"整风"的目的已经完满达到:他的对手一个个身败名裂,而他本人已经成为不容挑战的领袖。于是,他又开始为达到下一个目的而抛出替罪羊──康生。

康生在中共内的仕途,起家于以王明为代表的"留苏派",但康在党内的迅速攀升,是因为他背叛王明而甘做毛的主要打手。1937年11月,初到延安的王明,受到毛的亲自迎接,并一时赢得延安知识界的拥戴,那时的康生还在高呼"我们党的天才领袖王明同志万岁!"然而,当康生嗅到毛要与王明翻脸时,他就迅速背叛王明而投入毛的怀抱。

康生为了讨好毛,从1938年就变成批王明的急先锋,康生在表面上仍然与王明十分亲近,经常到王明住处去,以亲信的姿态与王明交谈各种问题,但随后便跑到毛泽东住处,报告王明的思想、言论和动向。同时,康生还把他过去和王明在上海临时中央时一起干的坏事,统统推到了王明身上。康生还在不同场合表现出对王明的"义愤",和张闻天、刘少奇、陈云等人一起发起拥毛倒王的运动。康生还力排众议地支持毛与江青结婚,由此获得毛的完全信任,他的仕途也随之腾达。1939年2月,毛任命康生担任中央社会部部长兼情报部部长、敌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康生成了中共情报和政治保卫工作的头目,自称中共的"捷尔仁茨基"。到了延安整风时期,康生几乎成为毛最信任的前台打手,一跃而成为领导延安整风运动的二号人物,身上又有了更高的职位──中央党校校长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那时的康生,可谓威风八面、霸气十足。闲暇时,康生喜欢身穿俄式皮夹克、脚登长皮靴、手牵狼狗散步,身后还跟着多名保镖;整风中,他变成了毛手中的狼狗,毛让咬谁就咬谁!

毛泽东把罪责推给康生

整风使恐惧和压抑笼罩着延安,导致了中共党内外普遍的不满,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刘伯承叶剑英、博古等受到整肃的党内大老,与毛的整风打手刘少奇、彭真等人、特别是康生之间,已经积下了很深的恩怨:"这两部分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他们互不信任,充满猜疑,在有些情况下则公开敌对。虽然在表面上,他们的观点一致。(弗拉基米洛夫(苏联)《延安日记》,东方出版社2004年内部发行版第169页)

当毛通过整风取得党内独尊地位后,他必须出面收拾残局,消解普遍的不满和怨愤,扫除恐怖和压抑的气氛,为抗日胜利后与蒋介石的内战作最后的准备。在毛的人事布局中,除了王明完全出局之外,其他的中共高官还将为他所用。所以,毛需要通过某种方式缓和矛盾、化解恩怨,他必须找出收拾整风残局的办法,于是把整风的全部罪过推到的康生的头上。

当时身在延安的苏联人弗拉基米洛夫对康生也极为反感,弗氏在日记中甚至用"刑官"的称谓代替"康生"之名。他说:"刑官的活动根本不是背着中共中央主席干的,他们对所有的问题观点一致,......""康生的亲信残暴得无恶不作,甚至下得了手去逮捕怀孕的妇女。"(均见《延安日记》)

与此同时,莫斯科的态度具有决定性作用。鉴于整风可能造成中共内部的分裂,斯大林决定出面干涉,毛泽东收到来自莫斯科季米特洛夫的绝密电报,时间是1943年12月22日。密电要求:1,坚持国共统一战线;2,停止对王明和周恩来的整肃;3,担忧中共的某些干部对苏联抱有不健康的情绪。4,特别提到对康生的疑虑。

毛接到季米特洛夫来电后,立刻开始三个层次的运作,1,向苏联表示忠诚,强调整风并非整肃"亲苏派";表白整风的光明正大,让任弼时、周恩来等人向苏联澄清关于毛整人的"传言"。2,通过利诱和恐吓王明施加更大的压力,逼迫王明不得不违心认错,以此来堵住莫斯科的批评。3,让康生作整风扩大化的替罪羊。

如此权谋的成功实施,需要几大步骤:1,毛本人出面批康生;2,动员毛的追随者、也是康生的同党起而批康;3,最重要的第三步,找到一个在整风中受整肃的党内元老出面,让他不计前嫌地通过批判康生来为毛泽东开脱。4,尽管已经有了替罪羊,毛还是要做出承担责任的高姿态,但是康生承担的是实实在在的责任,而毛承担的是抽象的虚幻的责任。

一旦毛决定抛出康作替罪羊,毛本人便开始公开指责康生,毛反反复复强调:在整风运动中,康生走的太远了,使正确的整风出现了偏差。以前支持康生的人和参与整人的其他人,也学着毛的样子,纷纷起来把罪责推到康生,在整风总结会上对康生群起而攻之。

彭真也是整风运动中的主要打手之一,直接听命于康生。但当毛开始批康之后,"彭真和下级工作人员公开抛弃他们的上司。"

让周恩来充当批康生的先锋

众所周知,毛泽东和周恩来同为中共元老,遵义会议前,周在党内的地位一直高于毛。而且,在延安整风前的党史上,周、毛两人先后在军事、肃反、土地政策、抗日统一战线等问题上......有过不小的分歧,直到经过了延安整风,两人地位才彻底变为毛为君而周为臣。

在整风中,周成为毛的重要整肃对象之一,周不得不作检讨。自此以后,周便完全匍匐在毛的脚下,充当毛的得力奴仆。在张国焘、王明等中共前要人的回忆中,在毛的私人医生李志绥的回忆中,在高文谦对晚年周恩来的研究和高华对延安整风的研究中......尽管他们对周本人的评价有所分歧,但在如下这点上则是惊人地一致:在霸主毛泽东面前,周可谓最肯于放下身段、抛开自尊的典型,也是最善于作自我检讨的典型。

据高华先生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一书记载:1942年后,在经过整风洗礼的延安,毛泽东在党内的权力和声望已经达到"如日中天","拥毛派"刘少奇等人想借捧毛而更上一层楼。也就是说,延安整风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清算政治对手──王明、博古代表的教条主义和周恩来、彭德怀代表的经验主义;另一方面是由刘少奇领衔发动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造神运动。高华先生认为:在中共历史上,在此以前从来没有过颂扬领袖的传统,对领袖进行大规模颂扬始于四十年代的延安,毛的同僚们率先对自己的同事毛泽东进行热烈赞美,并迅速把毛捧为凌驾于中央集体之上的"尊神"。(见《红太阳》P608)

当时,捧毛颂毛的行列几乎囊括当时的中共高层,周恩来当然不会例外。而且,周捧毛的意义远比其他人重要。高华分析说:"作为党的几个历史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对毛表示心悦诚服,对其他老干部将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红太阳》P614)

在毛被捧为党内独尊后,由刘少奇鼓吹的"毛泽东思想"也就成为全党的"圣经"。毛在日常事务中与党内其他同僚拉开了距离。美国记者白修德于1944年10月访问过延安,他亲眼见到过这样的场面:"毛泽东发表演讲,一班高级领导人聚精会神手执笔记本奋笔疾书,其状况似一群恭敬的小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教诲,而周恩来则坐在毛面前的"第一排,有意高高地举持小笔记本,稍微有点晃动,引人注目地在记录那篇伟大的讲话,以便主席和所有其他的人都能看到他对伟大导师的尊重。""(《红太阳》P614)

毛泽东不愧为玩弄阴谋政治的老手,他为平息众怒和收拾残局,选择已经完全臣服的周恩来收拾整风残局,让周充当整肃康生的前台打手,再次显示出毛泽东权术的老辣阴毒:首先,周在党内的老资格和在整风中被整肃的遭遇,对于整风中那些倍受冤屈的老干部极具劝诱力,可以利用周的威望收买众多被整肃者的人心。其次,毛很了解周的人格弱点,已经完全屈从了的周恩来,自然最愿意找机会在毛面前表演忠诚,毛就恰逢其时地给周提供向毛献媚的机会。所以,在纠正整风偏差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在其他与会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周恩来突然站起来发言,高调对康生发难并公开指责整个整风运动。

弗氏的日记对此有具体的记载:"周到目前为止一直在积极执行整风的安排,还作过丢脸的讲话,保证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而现在却突然要求起谴责整风的形式和方法来了!周得到中共中央主席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是毛用周作自己的传声筒,向党员干部呼吁:"你们受了冤枉!你们是无辜的!..."周恩来的讲话矛头指向大家都痛恨的康生。......周恩来在讲话中赞扬了毛的英明,接着就说康生严重违背了毛泽东制定的关于整风运动的规定。"显然周恩来想把康生和毛泽东分开,把康生列入反对中共中央主席的人中间。...他竭力不去伤害毛泽东,明确指出应对镇压负责的人,为毛洗刷,以此来讨毛的欢心。"(《延安日记》P279-281)

就这样,完全在毛的掌控下,通过对整风的纠偏和批判康生,毛的目的果然完满达到了。"当大多数人把愤怒集中在康生头上时,毛泽东作出高姿态,在全党的大会上主动向台下的臣子们脱帽致歉,赢得愚忠者们的感恩和掌声。康生也因毛的态度而故意低调了一段时间。虽然他仍然是书记处书记,但他却几乎推掉所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即便不得不参加中央会议,他也很少讲话。

抛出康生来收拾整风残局,安排周恩来作为批判康生的打手,而一手发动并全盘操控整风运动的毛泽东本人,以四处道歉来收买人心。然而,这些被毛的脱帽鞠躬所感动的老革命们,在体验过跟随毛登上天安门的喜悦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更残酷的"延安整风"的不断重演,从捧毛最卖力的刘少奇、林彪到对毛忠心耿耿的陈伯达罗瑞卿,一个个全都死无葬身之地。而这时,毛泽东也在奴才们的万岁声中进入了"无法无天"的化境,无论斗死整死多少人,也无论那些被整肃的人多么"劳苦功高",毛再不会、也不用脱帽鞠躬道歉了。

责任编辑: 白梅  来源:SOH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107/136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