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毒奶官员升迁 奶粉杀手再次卷土重来

—三鹿过后12年 奶粉杀手再一次卷土重来

作者:

全民震怒!三鹿过后12年,奶粉杀手又卷土重来!

一夜之间,奶粉杀手的阴影再次笼罩!

12年前,一起三聚氰胺奶粉事件,4万多受害婴幼儿,给人们心里留下一根刺。

12年后,阴影还没完全消除,“大头娃娃”事件却又重演,再次敲响奶粉行业的警钟。

湖南郴州再现大头娃娃,举国震怒。

孩子们在长期服用一款名叫“倍氨敏”的特殊配方奶粉后,颅骨凸出成大头娃娃。

有的孩子身上会莫明出现红疹、咳嗽,各项指标都不达标。

甚至还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每天拍几好几次。

而这些孩子最后都被诊断为“佝偻病”,严重营养不良,甚至停止生长。

无论哪一项,都让人难以接受。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是:这些“致命奶粉”,不止一次出现过问题,却还“合理合法”的流动在市场上。

12年了,家长们躲过了毒奶粉,却没躲过假奶粉!

1

饮料当奶粉卖,买错是眼瞎?

在被毒奶粉支配的恐惧背后,有些商家学聪明了,他们不敢掺毒,却开始明目张胆的掺假了。

为什么说这些“致命奶粉”合理合法,因为它们的本身是一种饮料,却被包装成奶粉卖给消费者。

喝这些奶粉的孩子,本身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体质,医生的建议是家长给孩子喂氨基酸奶粉。

正宗氨基酸奶粉,其实也是奶粉的一种,只不过生产的时候有特殊处理,对于那些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幼儿来说,可以作为主食。

只不过这种氨基酸奶粉生产工艺更复杂,只有少数的大牌厂家才能生产。

而且这种奶粉的价格比普通奶粉还要贵上几倍。

敏感儿刚需+高价,这两个词叠加在一起,便成了一些商家眼中的肥羊。

这次事件中的家长,都是因为孩子有过敏问题,在当地的一家母婴用品店购买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奶粉。

倍氨敏400g就要近300元,价格甚至高于进口奶粉。

这种看上去像奶粉的产品,其实只是一种补充剂,可以吃,但绝对不能作为主食吃。

一般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这种东西叫“配方粉”,只有一字之差,效果却相去甚远,只能算是一种饮料。

但卖给家长时,他们的介绍是,这样的奶粉就是医生说的给过敏孩子吃的奶粉,并且推销中还说这是店里卖的最好的。

很多家长在店员的强烈推荐下,长期给孩子吃这种“固体饮料”。

有的孩子两年时间里,喝掉了89罐。

这些把固体饮料当奶粉喝的孩子,身体慢慢出现了一些症状,比如颅骨突出显得头特别大,身上有湿疹,免疫力不好经常感冒,发育迟缓等。

有些家长在中途发现不对劲时,找到店家,店家却回复:出现问题是因为给孩子吃的量不够大,加量就好啦。

而这种把饮料当奶粉卖的情况,早就屡见不鲜了。

去年,媒体就曝光了多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的事件。

去年5月,青岛某乳业公司在未取得特医食品生产资质的情况下,生产销售的名为“黄疸期小肽配方粉”、“多种食物蛋白过敏期氨基酸配方粉”等产品,但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这些产品实际均为固体饮料。

同时期,还有宁波某食品公司、广州某大型医药科技企业旗下的总经销公司都曾,用固体饮料冒充能缓解过敏的特医奶粉。

出现问题后,很多人会说:明明包装上写了蛋白固体饮料还买错,不就是瞎!

包装上确实用极小的字体写了固体饮料,但很多家长仍然很难区分。

因为他们不知道,无良商家们为了这个“小误会”,背后下了多大的功夫。

2

要想奶粉卖出手,

三观跟着销量走

让婴孩喝固体饮料,形同杀人。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并不影响他们牟足了劲卖,“三观跟着销量走”就是这个行业的真实写照。

尽管家长们已经小心翼翼,但还是逃不过他们的套路,要想让家长们把“固体饮料”买回家,总共分三步:

1.厂家鱼目混珠

在这次事件中,看似责任是店家误导,最终判决也是虚假宣传,但背后的厂家真的无辜吗?

忽悠消费者,从产品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些产品一般使用“GB/T29602固体饮料”标准,但宣传时暗示是特殊医学配方食品,这在原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数据库里特殊食品类别里根本查不到。

首先包装几乎和普通奶粉一样,然后打“配方粉”,而不说是“配方奶粉”。

商家用大字在外包装标注“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暗示这款食物是适合过敏宝宝食用的奶粉。

而重点信息“蛋白固体饮料”,却只有在外包装右下角小字标注。

明知道消费者的痛点在哪,食品达不到标准,却用包装和宣传去混淆视听。

2.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被宝妈们披上了“不安全的外衣”,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知名度。

像这次曝光的倍氨敏,根据天眼查显示,公司是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注册时间是2017年5月28日,到现在成立仅3年的时间。

图片源于天眼查

但这个仅成立3年的品牌,是如何让家长们信赖呢?

从包装上看,“倍氨敏”奶粉的品牌名称是唯乐可的子品牌种太阳。

为了品牌信赖度,他们干了4件事:

与节目《悦宝贝》合作冠名,上卫视宣传

以明星宝妈之名宣传,美其名曰辣妈召集人

通过slogan宣传:循证营养,天然更优

宣传中使用“原装进口”字样

因为宝妈们大多有“进口情节”,在官网上,他们使用了“原装进口,智慧之选”的宣传语,从而让宝妈们误以为它是进口“奶粉”。

电视节目提高知名度、明星代言增强信赖感、宣传进口满足需求。

一套组合拳下来,普通家长根本防不胜防。

3.医生、店员倾情推荐

有媒体报导,此类产品主要流向母婴和医务渠道,在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就进入医院附近商店销售。

医生推荐新生儿的“第一口奶”背后的金钱交易,早在多年前就被曝光过,虽然国家进行了整改,不让推荐,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人会为了利益冒险。

医生给新生儿及家长推荐奶粉,每卖出一桶即可获得数百元的提成。

医生、医院、药店在利益的诱惑下,并非所有人都能坚守底线。

即使没有医生推荐,在店员们也会倾情推荐。

像此次爱婴坊的员工,从最开始坚称奶粉是配方奶粉,到后来承认长期吃这种东西营养不够,到最后道歉说是口误。

口误了两年?

店长最后一句大实话说明了其中的原因:“我们都是靠奶粉吃饭的,肯定跟着销售走。”

跟着销售走,而不是跟着事实走?

在层层的套路下,每一步都是家长们的绝望和无助!

3

12年修补的信任,

这次要多久才能重建?

斗争了12年,还是没放过孩子们!

12年前,国产奶粉在国民心中失去公信力,销量一蹶不振,受牵连的是整个行业。

在这些年里,国内的企业都在竭尽全力地挽回消费者的信任,在稍有回暖的时候,却总有人泼冷水。

此次被曝光的这款倍氨敏品牌固体饮料早已劣迹斑斑。

之前被爆出婴幼儿食用后营养不良,确诊佝偻病的案例,并且在2019年就停产了,如今却还有人中招。

再次被查出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

判为虚假宣传,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

但事后很多家长向记者表示,患儿体检是家属自费,后续治疗费用也没有着落。

这种“自罚三杯”式的处罚方式,显然不能服众,但即使家长们再联名上书,又能怎样呢。

毕竟,12年前的毒奶粉事件,要不是当事人之一的结石宝宝父亲郭利发的维权微博,很多人不会想到,那场斗争居然至今还未结束。

而现在的雅士利早已上市,荣誉无数,也很少有人再知郭利。

当年的“结石宝宝”和“大头宝宝”们有的变成了智障儿,有的因抵抗力低下而带来了各种疾病,留下了终生的伤害,严重的则因此丢掉了性命,。

12年后,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叫人心寒。

而涉事店家和厂家竟然摆出了反复无常的多个面孔,即使是道歉,说的也是:“把特殊粉说成奶粉了,跟你道歉,我非常抱歉!”

而不是因为他们对无辜的孩子们造成了伤害,而道歉。

假奶粉较之前的毒奶粉程度稍轻,总有写无良商家打着法律的擦边球,为了挣钱不顾底线的商家接踵而至,惩处一起,还会有另一起。

或许在这些商家眼里,只要把商品推销出去,事后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

有限的利益背后,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致命的,毕竟那些有良知的企业不管多么努力,也在同一个棋盘上,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个行业用了12年的时间,把崩塌的群众公信力,一点点地建立起来,却总有一些黑心商家,钻空子,打擦边球。

这种情况下,言语的教化是没用的,只能用严刑峻法的惩治和高压,来斩断他们的火中取栗之手。

在微末的利益下,总有人有恃无恐,但等到“狼”真的来了,再喊救命就晚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516/145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