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那些手机、平板陪着长大的孩子 最后都怎么了?

傍晚,我在家附近的广场遛弯,今天过节,好多小朋友,非常热闹。

职业病犯了,我开始观察路人们。守护在孩子身边的,绝大部分还是老人,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年轻父母的身影,紧张地跟在小朋友后面,三步一叮咛,两步一嘱咐,看得见的紧张、焦虑。

有个稍大点的男孩子,打扮酷酷的,看起来骨骼惊奇,他的书包边放着一个图案酷酷的滑板,他独自坐在花坛边的椅子上拿着手机打游戏,打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父母或老人来到跟前。

我有些好奇,于是,走过去挨着他坐下来,和他聊天。

我本以为沉迷于手机的小朋友会比较高冷,没想到,这孩子非常开朗,不仅爱聊天,言语间还特别平和喜悦,他跟我介绍他的游戏通关技巧,我们越聊越投机。

他今年11岁,手上的这部手机是今年新买的,书包里还有一个平板电脑,都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从幼儿园开始就使用手机和平板,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陪他的时间不多,虽然每次陪他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很用心,但有时候他们实在太累了,连话都不想多说。

于是,很多时候,父母就把手机和平板丢给他,他们一家都是各忙各的,互不打扰。

他家客厅有一面特别长特别宽的木头书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还划了三八线,只要不超过三八线,只要不吵到他人,自己的空间自己处理,大人无权干涉。

所以,他早就习惯了放学回家把作业写完,然后玩游戏。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不是先问父母,而是上网查,自己对比,琢磨。即便他打游戏打到很晚,爸爸妈妈也不会过问他。日积月累下来,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时间管理,爸爸妈妈绝对尊重。

有次,他打到了凌晨1点,他爸爸起来上厕所,看他房间灯还亮着,进来和他一起打了一局。

他才刚11岁啊,这么多么放松而亲密的亲子关系啊,简直尊重孩子尊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很惊讶,问:“难道你爸爸妈妈不怕你把眼睛玩坏吗?”

他回答说:“我爸妈肯定担心过啊,我自己也担心,后来,我们一家正式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爸妈小时候从来没玩过游戏,近视了,他们有2个朋友,小时候天天躺在床上看电视,眼睛好好的。我自己也在网上查了资料,近视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遗传性和病理性是主要原因,玩游戏仅仅是个诱因,要学会自己调节。”

所以,他们一家一合计,如果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每天争吵,弄得家庭气氛糟糕,父子、母子反目成仇,还不如放下焦虑,相信孩子的自控能力,给孩子自我塑造的机会。

事实证明,放手后,他父母熬过了一段焦虑时光后,一切走入了良性循环。这个孩子自己每天规定好看几集动画片,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偶有放肆,爸爸妈妈也不会指责他。

我觉得不可思议,追问他:“那你学习成绩怎么样?万一玩游戏上瘾了,耽误学习呢?”

他有些鄙视我的提问,回答说:“我学习成绩算不上班上最好的,但是也不错。你问我学习成绩,我也想问你,学习成绩很重要吗?我学习好,能考个好大学,考上好大学以后呢?”

他给我举了个例子,他表哥从小乖的要命,不仅不玩游戏,连买双篮球鞋都要跟父母报备,他只知道学习,学习好的要命,他父母为他骄傲得不得了。毫无悬念,他考上了一流大学,结果呢,大一下学期沉迷游戏了,小时候没玩够的,大学里没人管了,可劲儿弥补自己,最后,差点拿不到毕业证。他父母因此和他吵了3年,现在亲子关系完全毁了,表哥性格都变了。

他说:“我父母的观念和很多父母的观念都不一样,他们不对我提要求,他们对自己提要求!你看我妈,工资已经很高了吧,能力已经很优秀了吧,还每天在学习,准备出国呐,至于我爸,我爸赚钱不少,目标是赚更多的钱,他觉得男人不能赚钱就是废物。

我爸妈就是觉得,他们做的好,我将来无论怎样,都不会过得太差,开心健康就好。他们管好他们自己,我管好我自己,他们可以为我兜底,不要求我必须成功什么的。”

我最后问他的一个问题是,既然你在家打游戏是自由的,那你为什么要在外面打游戏,夏天外面蚊子多啊。他笑了笑说,今天我爸妈结婚纪念日,我得给他们一点个人空间。

这个孩子实在让我太感慨了,我真的很难想象,竟然真的有这样的育儿方式。

一直以来,大家都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有的家庭里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不惜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谈手机色变。这样,真的好吗?家长害怕手机,害怕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在过去,爸爸忙农活,没时间陪孩子,孩子就在身边玩泥巴,妈妈也是很晚了还在做针线活,孩子就在一边,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或者玩毛线团子。这样的一幕幕,总是被形容为温馨,从来没有人指责大人没有全身心、高质量陪伴孩子。

现在,把农活、针线活换成了手机,怎么就行不通了呢?前者和后者真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在我看来,没有。那现在的家长怕手机、平板,到底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溺爱。

不干涉孩子玩手机,是否太溺爱?

溺爱是什么?溺爱是不管孩子的需求,大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强行要孩子接受自己的爱。而爱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看到孩子的情绪、物质的需求,满足孩子正当的需求,加以引导。

例如,我曾经看过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非常贪吃零食,他的妈妈很讨厌他“好吃”“贪吃”,无论怎么跟他讲道理,零食吃多了对肠胃不好等等,都没用。最后,在一位儿童养育专家的建议下,她放弃了焦虑和控制,有一次,孩子要吃巧克力,她一下子给孩子买了一大箱。

孩子受宠若惊,反复问妈妈:“这都是给我的吗?这都是我的吗?”最后,这个孩子贪吃零食的毛病被神奇地“治”好了,孩子并不是贪吃,而是贪爱——被宠爱,被尊重,被信赖。

我想,玩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吧。被电子产品陪着长大的孩子,就一定很差吗?

有的家长是这样的——完全把孩子塞给电子产品,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非打即骂,孩子和他互动,他很不耐烦,从来没有心平气和、彼此平等、放松而有爱的对话。

这样的孩子,难道不该庆幸,幸好还有手机平板陪着他,让他的童年还有一丝快乐和寄托吗?

而还有的家长——是给了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后,看到孩子渴望电子产品的需求,满足孩子。

例如我文章前半段讲的那个11岁的男孩,你能说,他父母不爱他?不负责任?

不,你不能!他父母不仅爱他,而且爱得很深,他们把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失败叠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在高压下放弃自我,按照大人眼中的优秀标准长大,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但并不快乐的、“装在套子里”(契诃夫小说)的成年人。

真正爱孩子的方式是,做父母的严格要求他们自己,努力成为优秀的父母,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保护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成长,至于孩子是否能成为优秀的人,顺其自然。

将来,孩子如果恰好优秀、独立,那么好父母良好的性格、见过的世面、积累的财富,能为孩子锦上添花,将来,孩子如果平凡至极,父母也能为他兜底。

我经常在我的文章里讲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情感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一块,甚至,它比大人之间的情情爱爱重要多了,因为它涉及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传承。

很遗憾的是,焦虑的家长太多,会爱的家长太少,对自己要求高的家长太少,对孩子要求要求高的家长太多!

很少有家长反省过自己:我天天要求孩子学习好、分数高,孩子考不好,我就打就骂就看不起他,可是,孩子怎么就没要求过我当主管做经理,必须月入3万,必须开豪车住豪宅?

真正的爱,是彼此陪伴、了解、尊重,彼此见证生命的流逝与温暖,是耐心地呵护、等待,而不是谩骂、责打、冷漠和鄙视,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手机、平板,并不是家庭教育失败的元凶,无爱的家庭才是!

今天上午我还刷到一个视频,18岁中国大学生,湖北工业大学产品设计系大二学生陈昱,成为全球首位Pentawards NXT-GEN AWAR获奖者,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的成长。

陈昱获奖留影

他说,他父亲和爷爷对他非常严肃、刻板,而奶奶却给了足够的温柔和耐心。

他从小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很普通,很平凡,没有什么闪光点,但是奶奶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爱他、信任他,对他没有任何要求。他对设计、人生的很多敏锐而细腻的触角,据说来源于奶奶给他的那种温暖感觉。

他一直想让自己成为奶奶的骄傲,这次的作品就是为了致敬奶奶,虽然奶奶去世了,没来得及看到他获奖,但是奶奶给他的无限包容的爱永远留在他的生命力,成为了他的设计风格。

有些网友评论说,奶奶的爱是值得的。然而,爱,张爱玲说过,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即便陈昱这一生都平凡无奇,奶奶的爱也会传承下去——总有一个幸运儿,在爱与自由里开花结果。

那些被手机、平板陪伴长大的孩子,看似冰冷的电子产品背后也许是无限的爱和温情,而那些不许看手机、平板的孩子背后,也许是空洞、乏味、紧张、焦虑、无所适从的无爱时光。

爱,是分水岭,爱,是美好的秘密,爱,是人生所有难题的钥匙。

爱就是,有一次,孩子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可以吃一个冰淇淋吗?”而你买了10个,每种口味都买齐,第一个冰淇淋是回应孩子的请求,剩下9个是对他的表白:宝宝,我爱你,你想吃多少个都行!

10个冰淇淋会让你破产吗?不会。10个冰淇淋,会让孩子变成坏孩子吗?不会。10个冰淇淋,会让这个世界大乱吗?不会。10个冰淇淋,只会让你的孩子幸福得冒泡泡,一辈子都记得幸福的模样=10。

没有爱,手机、平板是引诱孩子走向自我毁灭的凶器,有爱,天下万物皆是教育的帮手。

所以,别再质疑那些手机、平板陪伴长大的孩子,最后都怎么了?问问外面自己,我好好爱过我的孩子吗?我倾听过他们内心的声音吗?我是一个能让孩子拿的出手的家长吗?

最后,祝所有的小朋友节日快乐,童年短暂,一生足惜!

愿你们的童年,有阳光、草地、嬉戏,也有想看手机、平板就能看手机、平板的自由,愿你们在宽阔而尊重的氛围下畅快呼吸,长成一个放松而自在的人,更愿你们在不完美的童年里,强悍地守护自我,待羽翼丰满,便挣脱枷锁,自由翱翔……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温晚安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812/148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