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他用20万张底片 记录了80年代中国最有情味的瞬间

编者按

久保田博二,作为当时日本唯一的玛格南摄影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数次往返于中国,拍下了那些令人动容的日常,特别是1978—1985年,他完成对中国所有省份的拍摄和报道,在中国拍摄了二十多万张照片,项目拍摄完成后不久,保田博二推出了经典的摄影画册—《China》

“我喜欢美的事物,

在我看来,

摄影应该是一种对美的传递,

让照片拥有升华心灵的力量。”

——久保田博二

1979年孩子们在上海豫园练著名的“少林拳”

1981年山东青岛,在海边练太极拳的妇女

1979年,绍兴

1979年,上海。猪肉是人餐桌上的主要肉制品。

久保田博二1938年生于东京

大学毕业后移居美国

1983年他被马格南图片社吸收为正式成员

是该组织中唯一的日本摄影师

1968年,他进入跨越国界的主题创作阶段

并由此开始了对亚洲的拍摄计划

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

在他的镜头下,当时中国的人情风物

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1979年,江南,火车里的硬卧旅客。

1982年,广东中山,舞狮。

1979年,桂林。随着采用“责任制”,集体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言

中日虽然已经建交

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

想要进入中国拍摄

还是需要面临相当大的阻力

久保田博二经过数年的努力

才终于获得官方的许可,允许进入中国拍摄

1979年,桂林。在漓江上的鸬鹚捕鱼。

1980年,喀什。在这个小缝纫工厂,有一块昂贵的毛泽东像挂毯挂在墙上。

1980年,宁夏中卫。羊皮筏。做一个羊皮筏子要用掉多达十五只羊,费很多工夫。这些筏子大多数能够用五年。

7年时间,45次往返,1050天旅行

他走遍了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最冷的是在佳木斯的森林地带

零下50摄氏度

最热的是夏天的吐鲁番45摄氏度

桂林的山水

西藏的藏历新年

内蒙古的草原地带

这些还没被开发成为景点的地方都让久保田着迷

1982年,河南巩县。石像。永定陵巨大的陵墓,葬着北宋的皇帝。

1981年,吉林省吉林市。一艘船横渡浓雾中的松花江。乘客们紧紧握住船桨,划船渡过水流湍急的河。

1981年,黑龙江佳木斯。松花江冬泳。11月至4月,大约有10个这样的冬泳者在中午跳入河里。河水的温度大约零度,气温在零下25度至35度。

除了偏远省份地区

他也拍摄了大量的中国城市

有悠闲自在的市井生活

也有人头攒动、繁华耀眼的商业街头

因为语言不同的缘故

当时新华社还派了一位会说英文的记者

全程陪同翻译

1985年,福建泉州。

1982年,广东广州。很多人早起去茶馆喝茶,吃“点心”,聊天。

1985年,上海。主要商业街——南京路就像东京的银座、纽约的第五大道或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相比较其他同时代

更多摄影师对准的

富有典型的中国时代变革意义的场景

久保田博二更多是兴趣盎然地把镜头对准了

一个日常的、平静的中国

一个充满情味的中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在这个项目完成之后

各国的各种杂志争相刊登他的照片

那本摄影集《China》更是被翻译成7种语言.....

1983年,江西南昌,放鸭子。这个地区邻近鄱阳湖,养鸭的农民特别多。由于引入了独立生产经营责任制,鸭子的数目有限制,可以饲养大约400只。

1983年,江苏苏州。苏州也盛产丝织工艺品和美女。自古以来,人就说:“吃在广东,住在苏州。”

1982年,海南岛。三亚,渔港,搬鱼和卖鱼主要由女人来做。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的拍摄

久保田博二花费了大约50万美金

这在当时而言

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他为了筹集资金

也陆陆续续在不同的国家辗转、往来

有时拍摄的胶片没有了

他只能让妻子从日本寄过来

1983年,内蒙古乌兰华(音译)初中。

1981年,西藏拉萨。2月新年,成千上万的藏族牧民排着长队在拂晓前进入大昭寺圣殿。他们身穿厚羊皮大衣,耐心地等待几个小时,进入大殿。

1981年,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久保田博二虽然是一个日本人

但在整个的拍摄过程中

并没有遇到刁难的事情

他喜欢用温和的态度去亲近普通百姓

没有一般西方记者居高临下的歧视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他的摄影作品少了视角的冲击与猎奇

却多了对人本身的关注

透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美感

1982年,江西景德镇,制陶工人在检查工件。

1981年,江苏东山。这是为数不多的黄色油菜花盛开的地方,如同江南地区茂盛的油菜花。

1982年,云南大理,洱海

1982年,甘肃。甘肃兰州附近黄河边的一位骑驴少年。背景是从黄河汲取水的灌溉水车。

而从这些照片中

我们也能一窥上世纪中国的面貌

那时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每一张照片里

仿佛也都藏着一段留不住的岁月

和一个忘不掉的故事

1983年,福建泉州。牛奶小贩牵着奶牛进城,在居民家门口现挤牛奶。

1983年,湖南君山,采茶的人。银针茶一年只产20千克,并且大部分运送到北京

1985年,陕西西安。古城墙边的市场。

1979年,上海,在闷热的夏天里玩牌的市民。人们逃离局促狭小的居室,把弄堂当作自己的家。

1981年,吉林延吉。踩高跷。在北方,新年欢庆活动包括扭秧歌和踩高跷。

岁月如同奔腾的河流

悄悄将一切都带走

只把这些最珍贵的照片

留给多年以后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SOHU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219/155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