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糗大了!全球最差航母 辽宁舰南海“裸奔”

全球最差现役航母,中共“辽宁舰”居首。

日前中共“辽宁号”航母编队南下西太平洋炫耀武力,遭到美军舰三路夹击逃离后,不明原因的在海南岛外海原地停留,引来越来越多美国军舰到场“围观”,“辽宁舰”俨然成了美军的“打卡点”。过程中,中共歼-15战机降落“辽宁舰”也被全程拍下,随着更多丑闻曝光,网民嘲讽辽宁舰海上“裸奔”。

4月初,中共“辽宁号”率多艘战舰突破第一岛链,从宫古海峡经太平洋航向南海演练。同一时间,美军“马斯廷号”驱逐舰则从长江口附近海域,一路并航监控“辽宁舰”南下。

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和搭载F-35C战机的两栖攻击舰“马金岛号”在南海会师军演,意在震慑中共。之后,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穿越台海,美军2艘驱逐舰在台湾海域一东一西及时应对,台海局势升温。

美国海军“罗斯福号”和“马金岛号”在南海演练后,快速驶向台海。“辽宁舰”则草草结束演练急速向北而去。有军事专家调侃,“辽宁舰”担心“罗斯福号”航母抄了其后路,如惊弓之鸟迅速逃离。

自4月12日,网上流传一张卫星照片显示,中共“辽宁号”航母编队,在海南岛东方外海,距离三亚港约290公里处原地停留,引起关注。

对此,台湾军事评论员亓乐义说,如是机械固障就糗大了!卫星照片中,“辽宁舰”南方距离100多公里处,似乎有一艘052D飞弹驱逐舰。那么有可能是052D编队在测试区域防空最大有效范围,但那也应该是在行进中执行,定点不动相当不正常。

台湾军事专家吴明杰评论说,“辽宁舰”下水已30多年,重要动力来源靠舰上约8具旧型蒸气锅炉烧重油,发航要启动至少10小时热机,长天数运行中其动力系统确实存在风险,有可能发生故障,但也不排除在此海域进行载舰机的歼-15的起降训练。

《明德》网称,虽然中共一直在台海、南海磨刀霍霍,但其海军被指规模虽大,实力却惨不忍睹。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美国军舰,也到场“围观”原地不动的“辽宁舰”。网友笑称,“辽宁舰”成了网红打卡点。

有名为“shiwenye3”的推特账号分享拍摄到的“辽宁舰”高清大图和一段视频。视频中完整摄录下中共歼-15战机降落辽宁号航母的全程。

关注军事话题的推特主“博博士”认为,辽宁号飞机起降被全程拍摄,说明共军根本没本事驱逐。

除了完整视频之外,网上广泛转载的两张照片显示,“辽宁舰”在海上停留时,不仅被美军全程监视,还有日本护卫舰一直平行跟随伴行。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辽宁舰前面有一艘日本某护卫舰(又称驱逐舰)。有日媒称,根据照片推测,可能是村雨级或高波级护卫舰。

“辽宁舰”在海上停留时,不还有日本护卫舰一直平行跟随伴行。(网络截图)

另一张照片显示,美国第七舰队伯克级飞弹驱逐舰“马斯廷号(USS Mustin)”舰长于4月4日在菲律宾海“翘脚”监看辽宁号。这张照片是美国海军网释出的。

美国海军驱逐舰“马斯廷号”与中共航母“辽宁号”近距离并行画面曝光。(图撷自美国海军官网)

网友感叹,中共第一艘航母编队就这样裸奔了:“不但被美军近距离围观,还被美驱逐舰和日本驱逐舰平行跟随,返程途中又出故障了,糗大了!”

有军事专家则贴文指,照片中“辽宁舰”没有中方护卫舰、舰载机等,也没办法阻止美舰逼近,代表舰队列阵基本功不堪一击。美军发布照片在嘲笑“辽宁舰”“你太差了”。也有大陆网民认为美军故意羞辱、调戏“辽宁舰”。

全球最差现役航母“辽宁舰”居首

“辽宁舰”是中共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其前身是前苏联乌克兰建造中的瓦良格号航母,始建于1985年底,1988年底下水。1992年苏联解体时,瓦良格号当时只完成了总工程量的68%,但被迫停工。

1999年,香港一名商人和中共军队前篮球明星徐增平购买了瓦良格号。他们当时宣称,计划把它建成澳门的海上赌场,但后来却送给了中共。2002年中共将其拖至大连造船厂进行改造,最终在2012年投入使用。

2016年圣诞节前夕,包括“辽宁舰”在内的中共第一支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进行了首次远海训练。

有外媒分析说,中共航母编队首次远航曝光了诸多短板。首先是守卫有余、进攻不足,其次为海空联合作战体制上不成熟,第三是“辽宁舰”与护航舰艇尚处于磨合期。

澳门资深军事研究员黄东当时也表示,“辽宁舰”至少存在三大致命缺陷:舰体自身寿命已过半;舰体存在极高的崩裂风险;舰载机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

2017年,“辽宁舰”绕行台湾东部海域炫耀武力时,让台军掌握了它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行动能力有限、载油载弹有限、钢板易崩裂、结构不合理、补给的时间短等6大弱点。

外界评估,由于辽宁号航母自身存在多处致命缺陷,离真正形成战斗力还很遥远。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018年9月评选出全球最差的现役航母,“辽宁舰”居首。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新唐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19/158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