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萧红《呼兰河传》范文遭中共当局删改过百处 学者批“去个性”网民斥“借刀杀人”

萧红作品《呼兰河传》收入中国语文教科书。

近日中国有“自媒体”(即私人传播平台)一篇题为〈萧红入编课本的不幸遭遇〉的文章发现,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收入近代已故作家萧红的教材文章,遭到多处删改,当局课本修改萧红原文,遭到中国国内学者和网民抨击指,中共以现代政治和社会环境强行改变作者行文和语境,有欠正当。(陈骏豪 报道)

自媒体文章指,2019年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下册教科书中,出自萧红名著《呼兰河传》中篇章〈火烧云〉,原文约550字,却遭到当局改动多处,删走200多字,馀下约350字删改达100多处;萧红另一篇收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源自《呼兰河传》的〈祖父的园子〉,也有120多处遭当局删改。中国官媒《红星新闻》比对前后版本后,发现自媒体所言属实,官媒《中国新闻网》亦有引述。

〈火烧云〉写在乡村观看火烧云的情景,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范围等。萧红原文首段“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其中的“晚饭一过”遭改成“晚饭过后”;“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改作“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第二段原文“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著了火”,修改后变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报道引述黑龙江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郭玉斌指,从语文学习角度论,“毕竟是名家名篇,非常具有典范性。编者这么一改,就把一些非常富有灵性、有特点、有地域特色、符合儿童心理的地方,统统都改没了。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语言、成人的规范用语来做这个事,不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郭玉斌认为,选入教材的文章,编者有一定的改动权。但改动权的大小,必须有一定的限定。

中共官媒《光明日报》周五(23日)刊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唐晓敏文章,其中指修改教材文章大致有几种做法,包括修改语言以适应社会政治变迁、对个别科学和知识错误作修改,以及为规范语言修改,也有为降低难度而修改。

唐晓敏指,以萧红文章的修改来看,似乎是让作品的文字更普通化,贴近大多数人所说的话。但如此修改,将语言表达上各有特色的文章,改成了“标准件”,学生阅读时接触的词语都是如今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大路货”,将作者文章“去个性化”,失却文章鲜明的个性,不利学生阅读与写作。

萧红文章遭改引起网民热议,有人在“知乎”网留言作品的改编权有界限,国家两字不应横越“文学审美观”的界限,更有人搬出萧红病危前交带丈夫端木蕻良“不要叫人随意删改作品”的遗愿。有网民批评,当局删改多处原文,是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删改者不应改动作者行文以免歪曲立意。

萧红是中国近代作家,生于1911年,31岁病逝香港,著有《生死场》、《牛车上》《马伯乐》和《呼兰河传》等多部名篇,其中《呼兰河传》1940年于香港《星岛日报》连载。文学批评家夏志清认为萧红是中国20世纪其中一位最优秀的作家,作品高度写实,对于在《中国现代小说史》忽略了萧红,批评自己“不可宽恕”。1941年萧红病逝香港,部分骨灰由丈夫端木蕻良安放在圣士提反女子学校后院山坡。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25/158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