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一个人是否靠谱,拒绝他一次就知道了

01

拒绝或者被拒绝,是人生路上必修课。

这个世上,并不是谁都会依着你,哪怕是你的父母,也不会一直对你百依百顺,当你长大成人之后,父母也会拒绝帮助你,还逼着你独立成长。

当然,你还要学会拒绝别人。一个不懂拒绝的人,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软柿子”,别人会变本加厉伤害你。

人与人交往,需要互相帮助,但是也要拒绝无理的要求。身边的人是否靠谱,拒绝他一次就知道了。

02

一个人是否靠谱,看他被拒绝之后的态度。

有的人,被拒绝之后,马上就会“黑脸”,不管平时和你交往多密切,一转眼就变成了“陌生人”。

有一次,我和同事老李去某单位办事。在回单位的路上,老李看中了一款手机,但是他没有带够钱。他开口向我借两千块钱,我拒绝了。

平时,老李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常常向同事们借钱。好几个同事,借钱给老李之后,隔很长一段时间,都讨不回来。老李的妻子,也常常到单位来闹,说老李从来不管家。

我认为,拒绝老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并不是非得买手机不可,他只是为了过“阔绰”的生活。

就在我拒绝老李之后,他一转身就离开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对我“爱理不理”的态度。

不靠谱的人,被拒绝之后,很容易翻脸,态度也会很恶劣。他的言语里,也会有“酸溜溜”的感觉,令人很不适。

靠谱的人,被拒绝之后,懂得反思自己,也会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能不能帮助别人,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拒绝之后,还可以理解别人,能够像原来一样,好好交往,这样的人,值得交往。

03

一个人是否靠谱,看他被拒绝之后的行动。

有一次,一个微信朋友转发了一条消息给我,然后让我打开消息,按照指引,购买东西,我马上拒绝了他。我想,这样的消息,满世界都是,要是我相信了,岂不是要被骗?

结果,这个朋友,一转眼就把我删除了。人啊,太现实了,如果别人无法给他带来好处,那么就不要做朋友了。

不靠谱的人,在被拒绝之后,往往会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比方说,删除所有的联系方式;在某个群里,说一些非常难听的话,认为别人拒绝了他,就是看不起他,就是没安好心,就是非常冷漠;从此他拒绝参加所有和你有关的聚会,表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他故意在你的好友面前,说你的坏话,挑拨你和朋友的关系。

当一个人被拒绝之后,还能够继续和你交往,不会因此产生误解和隔阂,那么他就是靠谱的人。

别人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真的不必指望所有的人,都来帮助你。当你被人拒绝的时候,应该保持镇定,别“火冒三丈”。

04

一个人是否靠谱,看他被拒绝之后的“人品”。

有的人,在被拒绝之后,就会和你“结仇”,暗中做一些伤害你的事情。

在前年冬天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吃晚饭。朋友大华问我,能不能把车借给他开一段时间。

大华在一家公司当业务员,大冷天的,要到处去拜访客户。他没有买车,每天出门都是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也怪可怜的。可是,我每天都要上班,把车借给他,我自己出行,也变成了难题。

再说了,借车给别人,真的令人“担忧”,万一违反了交通规则或者剐蹭了,事后就说不清了。

有人说:“老婆和车恕不外借。”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拒绝大华之后,他并没有和我翻脸,只是叹息了一声:“哎,我还是要加油,自己买车。”

时隔两个月,大华买了一辆新车,请来好友一起庆祝。大华的“言行”,值得敬佩。他并没有和我计较,而是鼓起勇气改变自己。

当然,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被拒绝之后,就和你记仇了,你应该及时远离他,因为他的人品真的有问题。

人品很差的人,在别人帮忙的时候,就笑嘻嘻的,一旦别人拒绝帮忙,他就认为别人看不起他,是恶毒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05

每个人都要学会拒绝,也要经得起“被拒绝”。

一般来说,不靠谱的人被拒绝之后,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言辞比较激烈,明显带着火气;很久都不联系对方,感情慢慢变淡;如果再一次见面,他的态度也是很不友好的,说着酸溜溜的话。

还有,“拒绝”分两种:恶意的拒绝,真诚的拒绝。恶意的拒绝,就是平时非常要好的朋友,通过拒绝你,实现“断交”的目的,他一直都想从别人身上捞好处,极力保护自己的利益;真诚的拒绝,主要是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帮助到你,他希望通过拒绝你,逼着你成长。

当你看清了“拒绝”的真相,你就会发现,被人拒绝,也不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而是一件需要“互相理解”的事情。

拒绝,不能等同于伤害。

作家丁远峙说:“被别人拒绝并不可耻,它反而显出你的潇洒,大度。”

当一个人遭受了无数次拒绝,依旧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依旧努力为了理想奋斗,那么他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一个人,想要成大事,不仅要经得起拒绝,还要经得住各种打击,承受了所有的委屈,才能逆境重生。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28/158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