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陈思敏:数据之外 中国经济放缓压力有多大?

作者:
自中共高层提出中国经济“内循环”为主,现在开始向公务员和教师“开刀”,凸显“内循环”成效未臻,“内卷”已先行。而当中国最稳定的这两大职业群体开始内卷了,那些更广大的升斗小民的日子艰难也就可想而知,而中共宣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变成空话一句。

今年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速回升至两位数18.3%,除了低基数效应外,主要仰赖投资等,但这背后也有残酷现实,即沿海许多出口加工型的企业都纷纷倒闭或歇业

中国2021年第二季GDP增速等多个经济数据,即将于7月15日出炉。在此之前,中共有关当局似已用若干行动说明了下半年中国经济放缓的压力实在不小。

如“时隔一年多再提降准,且超预期提全面降准”。在中共百年庆祝大会闭幕后不久,国常会7日提出降准,2天后央行就迅速宣布,自本月15日起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相当于向市场投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而央行官员表示今次降准的三个目的: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援实体经济,则被官媒解读为继续乐观看待经济表现。

但从公开报导可知,在这次降准消息落地以前市场上声音,包括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根据一季度“亮丽”数据预测当局货币政策,几乎一面倒认为会是定向降准,结果出来是全面降准,还一下子“放水”万亿元,表面是刺激市场、刺激融资消费,但侧面却透露了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融资难、市场低迷的残酷现实。这既可说明决策高层其实对下半年经济下行的担忧已经很严重,也说明上半年经济乐观不无假像。

再如“从下到上都在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7月12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在中央官员这次喊话之前,公开报导显示,近月来,全国各地纷纷多举并措“稳外贸、稳外资”。

众所周知,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回升至两位数18.3%,除了低基数效应外,主要仰赖投资、进出口同比增速跳高,其中,出口拉动尤其功不可没。但这背后也有残酷现实,即沿海许多出口加工型的企业都纷纷倒闭或歇业,包括经济第一大省、第一外贸大省的广东地区。

原因是出口企业“三座大山”──汇率升值、原材料涨价、海运费用飙升的三重压力,挤压外贸利润。不少外贸企业现状一言蔽之是“虽然订单不算少,结汇的人民币越来越少,10万元损失7.2万元人民币,运费涨了近5倍,有单不敢接,不敢放大产能”。据《中国经济周刊》今年5月一篇调查报导,由于“越接订单越亏”,对于这些中小企业来说,更严重的问题已非融资难融资贵,而是有一种自救是“躺平”。

另外,“公务员和教师被砍奖金福利待遇”消息甚嚣尘上。最近,多地公务员及教师陆续传出取消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奖金,已经发放的要退回。据网上曝光的内部文件与微博讨论显示,这似乎是全国范围的部署。其释放的“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信号极为明显,并且间接证明国库财政难关、经济确实出现了某些重大问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自中共高层提出中国经济“内循环”为主,现在开始向公务员和教师“开刀”,凸显“内循环”成效未臻,“内卷”已先行。而当中国最稳定的这两大职业群体开始内卷了,那些更广大的升斗小民的日子艰难也就可想而知,而中共宣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变成空话一句。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714/161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