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为何很少看到中国国宝马踏飞燕的正面照

有一件特别有名的文物,它的轮廓就像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十分符合我们中国的形象,所以就用它来作为我们中国旅游的标志,这个文物也有一个名字叫做“铜奔马”也被称作马踏飞燕。

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后汉书》

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丰富的地理环境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这中国的大好河山。

中国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悠久历史,也有着他们没有的风土地貌。所以旅游业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十分的发达,这样我们就需要有一个象征物来作为我们宣传时候的标志,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我们中国的。

有一件特别有名的文物,它的轮廓就像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十分符合我们中国的形象,所以就用它来作为我们中国旅游的标志,这个文物也有一个名字叫做“铜奔马”也被称作马踏飞燕。

什么是马踏飞燕

从春秋时期到秦国统一天下,各个帝王采取的都是防守的策略,所以才有了万里长城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他不再局限于防守,而是选择以进攻的方式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毕竟把战争的炮火落在敌人的土地上总比落在自己的土地上要好。

可是那时候中原马不够好,马蹄不够耐磨,只有游牧民族才有那种最好的马种,所以汉武帝就希望能够把这种善战的优良马匹引进到中原来。

为了能够尽快地引进,汉武帝斥巨资打造了一匹纯黄金的马送到大宛国去换这种优良马匹,但是大宛国的国王舍不得把自己的马给别人,所以就劫持了汉武帝的黄金马还杀害了随行的使团,好在汉武帝也不是个一掐一汪水的软柿子

他带领着军队攻打了大宛国,把他们围困在城里四十多天,大宛国为了求和只能割舍了自己三十多匹的好马,而马踏飞燕也是按照这些优良马匹为原型来设计创造的。

马踏飞燕是一个古代东汉时期的文物,除了铜奔马和马踏飞燕这两个名字还有人叫它马超龙雀。

其实我们对于它并不陌生,电视里经常报道有关这个青铜器的消息,就连课本里都会讲述它的历史。

但有一个令人不解的地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不管是有关于马踏飞燕的视频也好照片也好,都是侧面的,也就是整个的侧着身子飞奔的画面,并不会有它其他角度的照片出现。

马踏飞燕的尺寸不是很大,它的长度也就四十五厘米,高度三十多厘米,但是却十分的精美。

从外表就能看出这是一匹昂首嘶吼四肢修长的马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面,小龙雀在马蹄下吃惊的神情都能够被表现出来,足以展现这个作品的精妙和精湛。

马踏飞燕亮相于甘肃

在一九六九年的时候,全民都在挖防空洞,但是同样是体力劳动,人家怎么就能那么幸运挖到一座古墓。

挖到古墓也就算了,还是挖到的一个大型古墓,光是里边的陪葬品就有二百多件,这二百多件的陪葬品中就有将近四十件的铜马,在这些铜马中领头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马踏飞燕。

当时挖到宝物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所以公社的领导就派民兵把现场封锁了,同时甘肃省的考古专家就来到了这里,对这座墓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打开里边的棺木发现这是两具尸骨,很明显就是夫妻合葬的墓穴。

但接下来又发现了墓室还有两个盗洞,这就表明在被挖出来之前已经遭受过两次盗墓贼的光临,那年代是这些青铜古物不好出手,所以他们只盗走了一些金银财宝,也正是因为当时社会经济不景气,所以这些珍贵的青铜器才得以保留下来。

考古学专家在棺材的周围发现了四枚银质的将军印,这就说明这个墓主人生前被皇帝四次册封为将军,战功赫赫身份非常不一般。

根据墓中的种种线索推断,这位墓主人应该就是张江将军,当时张掖大量出产原材料铜,而两州的制铜工艺又很高。

张江为了感谢皇帝对他的恩情,所以命人制作了两套青铜马队,一套献给了皇帝一套留给了自己,在他去世后世人把这组青铜器当做陪葬放置在了墓中。

为什么报道不显示正面

在马踏飞燕出土后,大家都对马底下到底是什么产生了争议,第一种就是大家普遍赞同的燕子,有一些学者发表意见说马底下是燕子更能突出它向前飞奔的飘逸状态。

但同时也有一些专家认为铜马底下不是燕子而是龙雀,因为铜马底下的鸟尾巴的部分没有开衩,以此来证明不是燕子。

那龙雀又是什么呢?龙雀其实是古代传说中掌管风的神鸟,有人认为在铜马的底下放龙雀也正好能证明这匹骏马的速度有多快,快到能把风神踩在自己的脚下。

除了这两种,还有人说铜马底下是燕隼和乌鸦,但是这两种明显就有点不靠谱了。争论了许久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官方都是把它称作铜奔马,民间的叫法大多是马踏飞燕。

其实这匹在上边的骏马是奔驰的状态,并且奔驰的速度还非常的快,所以铜马的头部是斜着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的俊朗肃穆,而是有一种莫名的幽默感。

就好像是我们经常用的表情包一样。作为国宝又是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它诙谐的一面其实是不适合露出来的,所以一般视频报道或者课本上都是展示马踏飞燕的侧面。

网络逐渐发达之后,很多的网友都搜索到了这件文物的正面,看过的真是忍不住要哈哈大笑,因为这匹骏马的表情真是太搞笑了。

其实这样也改变了一般文物在我们心中一贯的形象。但是大家也别误会,并不是制作的工匠有什么审美方面的问题,而是他们是写实派的,制作的时候完全可以把骏马的表情做得昂首挺胸,但是这样就没有了栩栩如生的感觉。正是工匠们根据事实的创作才符合力学的原理,恰好地体现出了马踏飞燕的巧妙。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秀才历史新说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18/163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