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尴尬!习近平如今反求澳洲了;中美脱钩汇丰退出美国;中共房价双向调控乱套

扼腕!潘石屹跑完了;中共通胀超想像;又一地产龙头爆雷恐引发系列社会问题;陆房企到期债务1.3万亿

汇丰银行正在从美国市场撤退,押注中国市场,不过分析指出,中共“打土豪分田地”最终也将指向美国和欧盟公司在中国的收益。

习近平“房住不炒“的指令发威了,全国各地都在维稳楼市!一线大城市推出”限涨令“的同时,三四线城市也推出了”限跌令“,房价“双向调控”已然乱套了。

房价是否稳住还是未知数,但房地产商的苦日子确实来了。继恒大之后,河南龙头房地产企业建业集团自曝损失逾50亿元,向政府求援无果。大陆房企今年到期债务近1.3万亿,已有12家房企违约。

此外,受中共阻碍,潘石屹抛售SOHO中国的计划落空。

为申请加入地区自由贸易协定CPTPP,日前中共向澳大利亚议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大谈中澳经济合作潜力巨大,但澳大利亚似乎并不买账。

为稳定物价,最近中国释放了大量储备原油,加大力度遏制原材料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

中美脱钩,汇丰退出美国,纽约客户排队取财物

路透社早前的报导,汇丰将出售或关闭在美国的约150家商业银行分行,退出大多数针对个人和小型企业客户的零售银行业务,在美国只保留少量的实体业务,为其少部分富有的客户提供服务。

公民金融集团旗下的Citizens Bank已同意收购汇丰银行在美国东岸的银行业务,包括80家分行;而国泰万通金控旗下的国泰银行(Cathay Bank)已同意收购其西岸业务,包括10家分行。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汇丰银行将保留20几家分支机构,将它们转变为“理财中心”,继续服务高净值的国际客户。

图:近日,纽约唐人街汇丰银行(HSBC)门外,收到通知的汇丰客户排长龙将保险箱内的东西搬出来。

中美脱钩已经箭在弦上,这件事或表明,脚踩两只船的汇丰银行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财经杂志《哈佛商业评论》去年6月27日刊文“需要开始准备美中脱钩”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美关系出现了更多对抗性的变化。一方的收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那你只能撤出美国和中国其中一个领域。

在中国大陆,汇丰银行对中共的卑躬屈膝并没有立即收到好处。中共官媒一直指责汇丰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逮捕一案中起了协助作用。

路透社去年9月的报导,中国平安当月斥资约3.05亿港元买入1,080万股汇丰控股,取代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成为汇丰最大单一股东。

据多家香港媒体的报导和新闻照片,今年9月起汇丰旗下分行搞新意改形象,分行放弃西装改穿俗称“中国红”(中共血旗颜色)的鲜红色polo恤制服。

彭博社》文章说,汇丰仍然是欧洲最大的银行,但上半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税前利润来自亚洲,未来的重点在哪里很明显。

标注为投资人、导师、未来学家的推特账号@glenhartman11上周五推文说,也许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增长的西方公司(苹果、特斯拉高通、耐克、通用汽车、汇丰银行等)可能会看到他们的股价下跌。最终中共会发现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将指向美国/欧盟公司在中国的收益。

立场尴尬,中国为加入CPTPP游说澳大利亚议会

今年以来,中共政府为了争取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已经先后与CPTPP的一些成员国进行了技术谈判。为了游说澳大利亚议会,中共驻澳大使在9月10日向澳议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以说明中方加入CPTPP将对中澳贸易产生的影响。

据路透社报导,在这份报告中,中方重弹所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老调,声称中方愿与CPTPP的其他成员国一道,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报告竭力鼓吹中澳两国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但对于中澳当前政治经济关系持续恶化的现状,以及中共政府正对澳大利亚实施的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贸易制裁却避而不谈。

北京尴尬的是,在中国驻澳大使馆提交报告的同一时间,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却在发表公开谈话时强调,澳大利亚必须实现经济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贸易的依赖。他同时向澳大利亚的企业发出警告说,必须为澳中新的紧张关系做好准备。

台湾经济研究院两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华升稍早前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曾指出,中国想加入CPTPP,主要考虑的是外交战略意义,中共不想看到美日主导亚太经贸秩序或规则。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所所长刘孟俊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CPTPP订出很多高门槛,中国要加入,包括国有企业、补贴政策等等都必须先改革。

刘孟俊特别指出,过去中共政府为了加入WTO也曾经作出过要进行制度改革的诸多承诺,但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国际社会已经吃过亏了。现在中共为了要加入CPTPP,在国内推动许多自由贸易试验区,又表态要加大改革的幅度,但对于其作出的许诺能否兑现,国际社会还须谨慎对待。

受中共阻碍,潘石屹出售SOHO中国计划未能如愿

中国地产开发商SOHO中国,原本计划被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收购,这笔交易额高达30亿美元,但上月遭中国监管当局依反垄断法立案审查后,10日宣布终止交易。

图为潘石屹、张欣夫妇。

澎湃新闻报导,SOHO中国10日公告,公司和要约收购方黑石集团在6月16日签署的收购协议截至目前没有任何的先决条件达成。鉴于目前满足先决条件的进展不足,各方一致认为无法在最终截止日当天或之前满足先决条件,各方也一致同意不会推迟最终截止日。

SOHO中国是潘石屹夫妇创办的地产商,以开发高档商办为主。自2014年开始,SOHO中国陆续出售中国资产,也并未在境内购入新资产,至今累计套现超过人民币350亿元。

河南建业自曝损失逾50亿元,称恐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向官方求援

河南地产龙头“建业集团”日前因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向官方紧急求援,这是继恒大深陷困境之后,另一个地方龙头房企出现问题,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只是中国房企以及系统性危机的冰山一角;整个行业市场空间的迅速萎缩,以及对上下游的冲击,可能才刚刚开始。

建业集团这次向河南省高层发出的紧急求援报告,是在上月中旬汛情和疫情,共造成的损失超50亿元人民币(7.76亿美元)。

此外,建业方面称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分别是涉及现有员工2.8万人,300多个在建项目,涉及产业工人120万人。并能带来金融风险。

建业方面希望官方协助其催收欠款,减免或缓缴各种税费等。

据周四(9日)曝光的文件显示,河南省长王凯对此做出批示,要求河南常务副省长周霁、河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费东斌尽快提出意见。

但据河南知情人称,建业的危机,灾情和疫情有一定的原因,但这根本不能算主要的因素。联系包括恒大在内的龙头房企的现状就知道,地产业的疯狂扩张,畸高的税费和售价,才是榨干市场的主因。

一位从业近20年的地产界高管王女士也向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证实,类似于建业、恒大这样的地产大佬的危机,其实只是现在全国性的房企危机的一个缩影。目前,各地房企密集出现财困,加上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占有的份额太高,所以麻烦才让人担忧。

王女士说,“现在太多了,暴雷的太多了,像恒大不就出了问题嘛。雄飞、蓝光、碧桂园、融创甚么的,也是说不清楚。现在全中国已经够30亿的人住,你说,得多夸张嘛,中国才多少人嘛,还在大量的开发。今年房地产很恼火,我在这个行业那么长时间,到现在,工作也找不到,所以很痛苦的。我觉得可能近十年吧,不管是教育这方面,还是房地产开发,不管是实体经济,网路经济,反正就是觉得很乱。"

多地祭出“限跌令”,中共房价“双向调控”乱套

中共近年不断推出各种措施限制房价上涨。但随着经济下行,房市急速降温,多地政府又紧急推出“限跌令”,以防房市崩溃。美媒指,当局“双向调控”都为维稳,但其政策已然乱套。

进入下半年,中国房市急速降温。贝壳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国新房市场月报》显示,8月份有66个城市的新房市场成交量与7月相比大幅下滑,新房成交套数和面积分别下降16%和17%。

官方调控重压下,部分房企资金流紧张,争相降价抛售以回笼资金,有楼盘直接半价出售,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还有开发商以买房送车位、赠送全套家具或精装修等方式变相降价。

8月9日,湖南岳阳最先推出“限跌令”。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后,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

湖南株州、广东惠州、江苏江阴等地,也都传出“限跌令”逆向调控,并将降价行为定性为“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等予以打压。

虽然当局不断遏制房价上涨,但房市显然没有“听党话、跟党走”,房价近10年来维持“涨多跌少”的走势。近期来看,在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一线城市,官方仍在遏制房价上涨。但三四线城市近来却接连传出“限跌令”。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称“双向调控乱了套”,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危险。

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以“饮鸩止渴”来形容中共官方的应对。他表示,现在这种“限涨令”和“限跌令”,都是中共政府不尊重市场机制的胡乱作为。

中共为遏制房市限制房地产企业融资,同时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在双向夹击下,中国房企日子越来越难过。

中国首次公开宣布动用战略油储,分析忧通胀超想像

东方日报10日援引外媒报道称,过去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历来很少公开谈论其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备管理部门也没有具体说明将释出多少石油。

由于中国近期首次公开宣布动用战备石油,使市场认为中国政府对通胀极度焦虑,以致一直发布多项原材料的战略库存,以稳军心,估计中国未来每次拍卖的原油数量最多为1,000万至1,500万桶。

事实上,为稳定物价,中国除了释出储备原油外,在过去的2个月,国家粮食和战略储备管理局至少释出了3次原物料的国家储备,包括铜、锌和铝在内多种金属,加大力度遏制商品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

大陆房企今年到期债务近1.3万亿,12家房企违约

大陆房地产研究平台贝壳研究院日前表示,今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达12,822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2019~2023年之间的偿债高峰。

房企债务达到高峰,但融资额却在下降。《中国消费者报》9月10日报导,据贝壳研究院统计,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规模累计增速持续下滑。1~7月,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金额累计约6428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13%,累计增速达2018年以来最低点。

导致融资下滑的最大原因是中共当局去年8月份给房企划出了三道红线,以此限制房企的融资额度,如果房企三道红线都踩,则不允许房企增加有息债务,这样一来房企借新还旧的老路就走不通了。

借不到钱,中共当局又不允许房企降价销售,房企资金链断裂,债券违约现象与过去两年相比明显增加。报导显示,仅6个月,已违约的房企就有12家。

已经有数百家房企不堪重负宣布破产。《时代周报》9月7日消息,截至9月5日,大陆共有274家房企发布破产文书,平均每天就约有一家房企破产。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911/164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