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滞胀风险升温!中共开始担心经济进一步下滑 势放水催谷

中国经济“类滞胀”风险升温!时近年尾,因内需恢复乏力,供需结构仍不平衡,区域和产业板块复苏分化明显。市场估计,大陆未来几个月内有需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来催谷经济。日资券商野村证券指,近期一系列政府会议和政策报告显示大陆开始担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并采取行动调整政策立场,以抵御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其中,人行在第三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管好货币总闸门”、“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等字句。在信贷政策部分强调金融对于中小微企业和“双碳”政策的支持。

中国经济“类滞胀”风险升温!时近年尾,因内需恢复乏力,供需结构仍不平衡,区域和产业板块复苏分化明显。市场估计,大陆未来几个月内有需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来催谷经济。

大陆研究机构亦未有否认经济增速放慢,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有份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表最新报告,今年第四季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料按年增3.9%,在前高后低的态势之下,全年经济增长将达8.1%。换言之, 大陆全年将实现6%以上增长目标。

该报告负责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经济逐季回落,难以用基数效应、疫情反复、天气变化等外生因素来解释,反而是大陆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快常态化、各种结构性政策的非预期性叠加等原因才是深层次核心原因所在。

惟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日前出席CMF时,就坦言担心大陆出现“类滞胀”,主因需求低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又居高不下,企业利润将受挤压,经济风险“释放过快”等因素所致。

至于如何快速解决大陆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刘氏认为,主要取决于煤电荒、汽车芯片荒能否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或缓和,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放松是否可以逆转当前趋势性的下滑趋势,从而使大陆经济复苏在供需两端得到释放。

日资券商野村证券指,近期一系列政府会议和政策报告显示大陆开始担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并采取行动调整政策立场,以抵御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其中,人行在第三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除“管好货币总闸门”、“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等字句。在信贷政策部分强调金融对于中小微企业和“双碳”政策的支持。

该券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认为,传统货币及财政宽松措施或不能提振总需求,主因房地产调控、新一波疫情与“清零”政策角力、人民币汇率强势、原材料价格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受限制等。该行料 大陆明年首季GDP疲弱,按年增幅或只得2.9%,届时 大陆政府才会解除部分房地产调控或限制。

美资券商高盛亦认同, 大陆房地产市场将拖累经济增长,就业市场亦具挑战,中央或有需要放宽部分省份的楼市调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已指出, 大陆经济增长下行风险正在加大。除了因为今年过快撤回疫情期间的支持经济政策之外,疫情反复爆发和再封锁措施下,也遏抑了消费动力,最近限电、地产投资放缓等金融问题也拖累经济。该机构直指, 大陆如要稳增长,今年明显紧缩的财政政策立场,应转向中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通知,有关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扶助力度。

●【小知识】“类滞胀”是甚么?

简单来说,经济没有增长、失业率上升,同时通胀升高,被定义为“滞胀”。至于 大陆有“类滞胀”的说法,意指通胀上升,经济增速虽放缓,但仍保持一定的正增长。“类滞胀”并不是强调恶性通胀,更多的是反映经济增长与通胀相向而行的现象。

滞胀的出现往往是总需求旺盛,但总供应却受到冲击而出现收缩,1973年代由石油危机所触发的供应受冲击便是典型例子。在美国1970年代滞胀初期,联储局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推升了总需求,进一步加剧了恶性通胀,却未能改变总供应。直至1980年美国总统列根上场,贯彻使用时任联储局主席沃尔克的紧缩货币政策,才能解决通胀问题。

至于当前,中国经济只是增长放缓,并未停滞,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升导致整体物价上升的情况亦未算严重,故被称为“类滞胀”风险。

对上一次中国出现“类滞胀”的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 大陆GDP增速从12.2%,下降至9.4%,但CPI却从1.5%,上升至6.1%,经济增长与通胀相向而行,是较典型的“类滞胀”时期。一般而言,在“类滞胀”下,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下行,行业表现呈分化。受“滞”影响较大的行业,如中上游周期类行业,盈利增速较明显放缓;受“胀”影响较大的行业,如必需品消费中的食品、盈利增长反而会加速。此外,股债总体表现欠佳,黄金、原油等表现会较好。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23/167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