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第三次土地拍卖结束 国企成拿地主力

12月27日,北京市今年第三次土地拍卖结束,民企仅一家参与。

12月27日,北京市今年第三次土地拍卖结束,12宗土地,流拍两宗,7宗以底价成交,参与拍卖的只有一家是民企,其余均为国企。

综合大陆《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消息,北京第三批次土拍供应的12宗住宅用地中,2宗流拍,7宗以底价成交,2宗以线上最高报价成交,1宗现场竞拍。10宗地总成交价达277.25亿人民币,较第二批次土拍成交金额下降约46%,几近腰斩。

《时代周报》27日的消息显示,参与第三批次土拍的企业共计16家,包括京投、葛洲坝、保利、电建、金地、招商、金茂、中建一局、龙湖等。与第二批次相比,北京第三批次土拍的拿地主力仍以国企为主,民企呈躺平之势,仅有龙湖一家民企参与。

不仅在北京,在第三轮集中供地中,国资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并成为一股重要的托底力量。《证券时报》28日引述申港证券的消息说,长春、长沙、沈阳、天津、北京国央企取地占比分别为100%、82%、75%、72%、75%。民营房企的参拍积极性稍高的城市,仅限于土地市场表现较好的武汉、杭州。

另外,除国资房企外,地方政府背景的城投公司也开始登台。在无锡成交的20宗土地中,政府平台取地17宗;在南京成交的31宗涉宅供地中,18宗为政府平台公司摘牌。深圳苏州、广州第三轮集中土拍中,城投公司的参与率也均超过50%。

《证券时报》表示在第二轮集中土拍中,国资房企和城投公司就有一定的参与度,这也可视为市场信心不足下的托市之举。

评论人士王剑在其12月27日的YouTube节目中对此表示,地方当局把土地卖给国企和城投公司其实是把土地从左手卖给了右手,都是一家人,而国企和城投可以从银行拿到低息贷款。

财新网27日引述北京链家研究院院长高原的分析说,三条红线监管要求和涉房金融收缩导致市场信心和预期下降,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实施集中供地以来,首批拿地企业的部分项目去化表现较差,开发商资金回笼困难。整体而言,在高成本、低利润、多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拿地趋于谨慎,拿地企业以央企、地方国企为主。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临近年底,企业的核心目标放在回款和业绩达成上,投资意愿并不强烈。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28日的分析说,今年的土地拍卖市场,三轮集中土拍经历了“火爆—冷淡—平稳”的热度变化,一个直观表现是,首轮集中土拍热度较高,不少房企注册马甲公司参与抢地;二轮土拍热度骤降,流拍、流标现象增多,溢价率降低,在第二轮集中土拍中,长沙、北京、沈阳、杭州、合肥、广州的流拍和中止交易占比均超过50%,杭州首次试点推出的竞品质地块因报名房企不足全部流拍,长春、福州、天津、重庆、成都的流拍和中止交易占比均超过30%;三轮集中土拍的流拍、流标现象减少,国资房企表现强势,成为重要的托市力量,房企的信心仍未恢复。

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会把资金归集起来,优先用于发工资、还债,根本没有精力参与土拍。”而“房企还是处在观望状态中,拿地意愿不强,而且大部分房企的资金也有限。”虽然第三轮集中土拍的数量较大、质量也较高,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房企还没感受到信贷、市场层面的改善。

对于未来土地走势,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未来的土地市场走势仍有赖于住宅市场的回暖和房企信心的恢复。预计在明年的集中供地规则中,将继续视市场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时代周报》预测,当前政策环境下,明年土拍的市场将延续第三次土拍的行情特点。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记者刘毅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228/168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