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科教 > 正文

韦伯成功“睁眼”!主镜展开飞向L2拉格朗日点

就在昨晚,一代“鸽王”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终于睁开了“宇宙之眼”:

完成了最后的展开动作,主镜已经拼接完整!

用NASA的话说就是,这台人类发射到太空中的最大、最复杂的望远镜已经“fully deployed”。

而随着最后一块“主镜翼”的展开,这也就意味着:

50多项主要部署工作,已完成

178个pin,已释放

20多年来的工作,已实现

至此,这项耗资100亿美元、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太空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其最艰难的一步。

拼接成功的一瞬间,NASA科学家们也是欢呼雀跃...

这件事在国内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韦伯在完全展开之后,“可以称之为太空望远镜了”。

也有网友形象地将此比喻为“100亿美金开工大吉”。

韦伯“黄金主镜”完成最后展开动作

据NASA官方介绍,这块主镜由18片六边形镜片组成,每块约重20公斤。

其口径约6.5米(哈勃约2.4米),面积可达25.4平方米。

镜片是由高纯度的金属铍制成,这样就可以做到表面几乎做到绝对光滑。

为了能够提高它对红外线的反射和保护镜片的能力,科学家们还在它的表面镀上了一层金。

(可以称得上是“黄金主镜”了。)

但这块“黄金主镜”,它可不是整块完整展开地发射上去的。

为了适应当时的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Ariane5),NASA是把主镜的左右两翼进行了“折迭”,需要在升空之后再展开。

就在前两天,“黄金主镜”的左翼已经完成了部署和展开工作。

而刚刚主镜的右翼,也以同样的原理完成了展开。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韦伯现在就可以“上岗拍片”了?

不不不。

据NASA介绍,接下来韦伯太空望远镜将继续飞往周期约6个月的拉格朗日L2点晕轮(Halo)工作轨道。

然后,需要进行为期约5个月的镜面调校、仪器调试等多项测试工作。

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它才能拍摄第一张画面。

韦伯望远镜的工作任务

主镜的全部“展翅”打开,也意味着韦伯望远镜执行任务的核心终于就位了。

而这个主镜,正是韦伯望远镜作为“宇宙之眼”的“眼球”。

在官方的描述里,韦伯望远镜发射的核心目标就是“探索宇宙的起源”:

而这一目标主要靠的就是主镜的特殊结构和材料。

首先,就像我们上文说的一样,这个主镜的镜面够大,尺寸是前辈哈勃望远镜的6倍多,是人类目前最大的太空望远镜。

更大的镜面会使望远镜的灵敏度更高,能够发现天空中更微弱的物体。

其次,主镜上有一层厚度仅头发丝直径的1/200的黄金涂层,能反射红外线。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遥远星系天体发出的光在抵达我们的望远镜时,会被膨胀的宇宙“拉长”,进而从可见光/紫外线转化为红外线。

而韦伯望远镜又是主要观测红外线波长的设备,因此也就能“回溯”到更早的时间。

没错,韦伯望远镜最远可以观察到136亿光年之外的星系。

由于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因此,韦伯望远镜观察到的走了136亿年的光,其实就是遥远星系在136亿年前的样子。

而这个时间已经接近宇宙大爆炸早期,能观察到不少初生宇宙的“遗迹”。

“宇宙之眼”

如此遥远的观察距离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架天文望远镜,也让不少网友调侃道:

好了,韦伯望远镜完全部署好了,这下我们也真成“偷窥狂”了,外星人会生气的。

那么韦伯望远镜真的能寻找到外星文明吗?

至少官方并没有谈及类似的“任务目标”,只是提到,希望韦伯望远镜可以尽可能远地去观察那些所谓的“外星大气环境”。

也就是说,“宇宙之眼”的主要任务还是看。

随着这些尖端天文设备的正式部署,原本偏居一隅的地球正逐渐向更广阔的宇宙伸出触角。

或许影视作品里的“第三类接触”,已经离我们并不遥远了。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量子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15/169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