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郝平:中共GDP保八维稳 造假难掩经济衰败

作者:
2021年12月,中共御用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提到,中国经济由于债务,产业链移转,和减碳要求,面临衰退,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将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香港《信报》专栏作家高天佑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准备过苦日子!”中共在2021年8月祭起共同富裕大旗,只画大饼不做蛋糕,经济学家张维迎称,共同富裕的结果就是共同贫穷。

图为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共政治局七常委参加经济工作会议,罕见承认“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视频截图)

中共统计局2022年1月17日公布去年宏观经济数据称,四季度GDP为324,2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速4.0%,全年GDP为1,143,670亿元,增速8.1%。

中共官媒鼓吹2021年经济增长速度

中共人民网发布评论称:“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人民网1月18日援引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的话称,“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展望2022年全年走势,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网1月18日撰文,发布国家统计局10位司长对2021年经济“年报”做出报喜不报忧的解读。

中共去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18.3%、7.9%、4.9%、4.0%。增速下滑趋势非常明显,下行压力非常之大。中共在2021年3月称全年增速保6。鉴于前三个季度中共经济下滑趋势和疫情等各种交织的经济成长负面因素,法新社报导,分析师们估计中国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5%。

1月14日,路透社综合42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及地产、基建投资放缓的拖累,预计中国202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破4”至3.6%,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然而,在1月17日,中共统计局初步测算2021年4季度增速4%,全年8.1%,出炉的“成绩单”不仅超出外界预估,连中共自己也“没想到”。

中共经济数据的制度性造假

中共经济统计数据造假,历来被外界诟病,甚至其造假的程度也引发体制内高阶人士的反感。

去年年末,据彭博社报导,前财政部长楼继伟2021年12月11日在一次经济工作线上活动时表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目前的数据中根本看不到。楼继伟抨击,通过中共官方单方面的数据统计方式,很难评估经济负面问题。

楼继伟举例,疫情之下,许多民企注销,处于非活跃状态,也被算作政府宣称的企业实体增量中,再比如新增就业人口,初始会被计入就业增量,但这些就业人口之后是否又丢了工作,就没有人跟进了。

2021年10月14日,电荒期间,李克强到广东顺德巡视一家火电厂时表示,电价上涨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因为中国反映通胀状况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以食品价格占主体比例而定的,电费上浮不会影响通胀。正如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指出,中国的CPI有点像“黑匣子”,撬开这个匣子,才能进一步揭示通胀趋势。

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研究员、旅美经济学家程晓农博士2021年4月28日在大纪元发表的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奥秘”的文章中表示,“中共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基本上永远是‘增长’的。其原因在于,那不是经济现实的准确反映,而是政治需要。”“统计局用经济增长率为这个政治指标背书。”

“如果经济现实状况背离了高层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向和范围,统计局就必须设法在统计技术上玩出‘花’样,加以补救,直到产生出符合高层政治宣传需要的经济增长数据。”

中共2021年GDP经济数据之所以超出外界和自己的预判,主要拜赐于中共政权20大前时局动荡和政治维稳的结果。

GDP数据维稳,政治站队远大于经济成长

中共2021年一、二季度的高增速18.3%、7.9%,是虚位增长数据,因同比的2020年一二季度基数过低导致。也就是说,2020的基数越低,越能凸显2021年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于2021年12月17日宣布,经最终核实,2020年GDP现价总量为1,013,567亿元人民币,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2,4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将2020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从2.3%下调至2.2%。

降低了的2020年基准数字,为2021年经济增长“成绩单”打开了便利上升通道。

中共修改2020年GDP的一周前,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一连喊出25个稳字,中共也同时明确经济存在三重压力,鉴于2022年的中共政治局换届年,中共为了政治稳定,习近平为了保20大连任,为己加分的政治意义将远超经济意义,权力保卫战的指挥棒,让统计局的官员们必须“靠前发力”,降低2020年GDP基数,让2021年GDP“健康成长”。

此外,中共的疫情清零、全面封控政策不仅饱受外界诟病,还对中共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疫情导致产业链条断裂,供给短缺、消费低迷,也使投资增速明显减缓。《华尔街日报》曾报导出高阶官员欲建议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遭到习近平的批评。官员们为了保乌纱帽,用修饰经济数据解围清零政策负面效应,包装强权制度优越性,是一种大概率可能性选择。

2021年,中共三驾马车,外贸“一枝独秀”。2021年中国进出口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增21.2%,实现贸易顺差4.37万亿元。出口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已经到了天花板,随着2022年疫情缓解,各国复工,订单回流,中共“疫情出口红利”将会遭到严重制约。

路透社指出,2022年,中国人因收入下降,内需不足将成经济增长“拦路虎”。

尽管中国2022年经济部署提出基建投资项目靠前发力,但中共的疫情封闭政策却是经济发展的死结。2022年,投资和需求料难有新的起色,而高新技术引导的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并非一蹴而就。

保持出口景气与持续吸引外资,将仍然是中共经济的救命稻草,为此,中共将2021年的经济数据表现做得好看一点,软性欺骗,将有利于保持第三架马车的动力,以期顺利度过换届年。

民退国衰,经济下行仍未触底

中共改开放前30年,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高位运行,2010年出现下滑拐点,2012年进入“7时代”,持续了四年。2016进一步减速,进入“6时代”,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5.1%,进入“5通道”,各类经济机构预测2022年,中共经济仍将在5%~5.3%的低位徘徊。

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经济高位运行,给中国经济留下了不断加杠杆、货币膨胀、债务攀升的虚高局面。

2021年,不断下滑的中共经济更遭遇了政策性左转冲击,房企的三道红线与恒大、花样年等地产巨头债务违约,让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中共经济的神话随之破灭。房产税的试点开征,更是给房产的供求两端投下低迷的阴影。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仅为4.4%,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中共对互联网头部企业、网游、教培业与文艺产业的打压,不仅使万亿美元的市值蒸发,还让数千万人失业。此外,运动式能耗双控,导致煤荒电荒和能源短缺,让中国的中小型企业雪上加霜。

政策性黑天鹅叠加疫情灰犀牛,横扫中国经济,在供给端,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在消费端,年轻人开始失业、躺平,公务员大幅减薪,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2020年、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率仅有3.9%,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7%,创2020年8月以来最低。

中共地方政府负债率惊人,中国《证券时报》旗下的新媒体“数据宝”2021年10月前发布的《城市负债率排行榜》指出,一线、新一线、二线、省会等86座城市,从去年的财政债务率来看,除了深圳不到20%以外,其它城市的债务率都超过了100%的警戒线。其中,贵阳的债务率超过900%、哈尔滨超过750%、昆明西安超过650%。

但中共的各级政府是没有破产这一说的,负债率高企后,进行债务重整,中共想办法分解债务,通过资产债务的重组、合并、收购、转移,最终的债务会由财政买单,即全体纳税人买单。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2016~2021的五年增幅高达22.2%,远超美国的0.9%、日本的7.2%、德国的4%等其它主要经济体的增幅。2021年,贷款购房者因收入下降,全国出现大规模断供潮,个人在资产严重缩水的同时,债务却没有减少。

此外,中共2021年人口净增仅为48万,人口急速的老年化与少子化给经济带来巨大副效应,在三孩等各类政策远水不解近渴失灵的情况下,网络经济学家任泽平干脆斗胆提出每年加印2万亿刺激生孩。

2021年12月,中共御用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提到,中国经济由于债务,产业链移转,和减碳要求,面临衰退,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将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香港《信报》专栏作家高天佑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准备过苦日子!”

中共在2021年8月祭起共同富裕大旗,只画大饼不做蛋糕,经济学家张维迎称,共同富裕的结果就是共同贫穷。

2022年,中共将更加内外交困,四面楚歌、危机重重。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21/169871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