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地方美食,正在被碰瓷收保护费

因为招牌和菜名里使用了“青花椒”字样,四川多家火锅店被上海某餐饮公司告上了法庭。最新的结果是,“被”维权后选择上诉的商家,二审胜诉,不构成侵权。

这并不是近期唯一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商标诉讼。

卖着胡辣汤、做着肉夹馍,突然被告知自己侵权了,要赔一笔钱。最近,不少商家都面临着这样的烦心事。

和“青花椒”案中,四川省调味品协会、火锅协会为商家发声并提供法律援助不同,在商家被维权的大多数案件中,地方协会都是作为原告,向商家索赔。

中国哪些地方特色协会,最爱“维权”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协会真的很多。

像地方书法协会、老年协会等,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创立的,有些则是商品行业协会,例如某县辣椒行业协会、某市茶叶产销协会等。

而潼关肉夹馍协会维权闹得沸沸扬扬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地方特产也有协会。

不论是全国知名的赣南脐橙、景德镇陶瓷,还是外地人没听说过的金沙羊肉粉,都能找到相应的协会。

通过对天眼查近32万个在业状态的协会进行逐个筛选,我们共找到了5558个地方特色协会。

从美食小吃、蔬果生鲜到茶叶酒类等,特色协会的种类无所不包。蔬果生鲜类特色协会最常见,数量占比远大于其它种类。

地方特色协会数量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都爱维权。从天眼查中我们检索发现,共有56个地方特色协会有过开庭信息。

而且,老爱维权的就这么几个。

虽然潼关肉夹馍协会维权闹得人尽皆知,但美食小吃类地方特色协会有过维权行为的,只有7个。反倒是蔬果生鲜和粮食干调类地方特色协会,最常维权。

例如,阿克苏地区苹果协会、库尔勒香梨协会、五常市大米协会……它们都曾有过不少诉讼纠纷,开庭公告数量排名前列。

而维权数量最多的,是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开庭公告数量达到了704条,并且早在2014年,就有媒体报道过西湖龙井的“打假风暴”,以商标侵权的名义,协会索赔了广东上百家商家[1]。

第二“爱”维权的库尔勒香梨协会,开庭公告有652条。除此之外,还有6家协会开庭公告超过了一百条。

有的水果店,手写“库尔勒香梨”作为价格标签插在散装梨上售卖,被告侵权,索赔5万元,即使这些香梨明明也是从库尔勒地区进的货[2]。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河南洛阳,因为卖香梨用了“库尔勒”被起诉的商户就有上百家,有水果店老板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迷茫,“我们卖的都有七八种,不知道哪个侵权或不侵权。”[3]

协会“维权”,大多都是因为商标

就像卖库尔勒香梨的水果店老板,商家被告的原因大多是涉及商标侵权。

我们统计了天眼查中所有具有司法风险信息的地方特色协会,发现与商标侵权相关的诉讼整体占比达到了94%以上。

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盘锦市大米协会、湘阴县樟树镇辣椒产业协会和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的所有诉讼纠纷,均和商标有关。

不过,它们并不是维权事业最繁忙的协会。根据我们对天眼查相关开庭公告信息的统计,库尔勒香梨协会和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已经起诉了400多家的商户。

卖梨和卖茶,已经成了“风险”最高的两门生意了。

为了更好的保护地方特产,防止被他人冒用乱用自己的名头,多数地方特色协会选择向商标局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还可以注册为地理标志,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在阳澄湖水域之外养的大闸蟹,哪怕再相似,卖的时候,也不能对外声称是阳澄湖大闸蟹。

有了商标、成为了地理标志,地方特色协会就像有了 buff加成,当产品被仿冒、假冒时,可以直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

之前景德镇陶瓷协会对陶瓷仿冒行为的维权,还被选入了2018年泉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

但并非所有协会维权,都会被认为是正当、没有争议的。

2015年时,羊城晚报就曾报道西湖龙井茶协会的“钓鱼式”维权——假装顾客,要求商家用西湖龙井茶罐包装,并开具发票,然后将他们告上法庭。

而这样的“打假”,在当时是成功了的。

我们以库尔勒香梨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等为样本,统计了这些协会维权的结果,截至2022年1月5日,协会75.7%的维权诉讼都处于撤诉的状态。

根据媒体报道,有很多被告的水果商户,在支付了库尔勒香梨协会8000元的和解费用后,才得到了撤诉的结果[7]。

毕竟,对这些不了解商标法的小摊贩来说,官司能不能打赢,他们没有概念。相比索赔的这些钱,不如接受和解、给点钱,就当破财消灾了。

我们统计了库尔勒香梨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等协会相关诉讼的裁判文书606份,最高索赔记录是22.6万,不过实际判赔最高只到5.21万。

被西湖龙井协会告上法庭的商家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按照每间店铺的面积、地段、销量等,他们被“定价”赔偿金额,有的被判赔了2.8万元,有的则高达5万元[5]。

潼关肉夹馍们,为什么热衷于“维权”

其实,潼关肉夹馍协会、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对所有商家“一网打尽”的维权,不仅仅是想要赔偿金。

通过协会对商户提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每年都能收取的加盟费,也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之一。

以潼关肉夹馍协会为例,被维权的商家,除了被要求赔偿3万至5万元外,如果商家想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商标,就需要缴纳9.98万的加盟费[8]。

根据潼关肉夹馍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加盟详情,加盟一家老潼关肉夹馍旗舰店,加上意向金、保证金等,至少得交12.96万元。

不过,随着道歉信的发出,这张加盟信息表也被潼关肉夹馍协会悄悄删除了。

此外,河南多家逍遥镇胡辣汤店,也都被协会要求交5000元入会费,以后每年还要再交1000元年会费[9]。

假如你是潼关人,在外地开了一家肉夹馍店,打出了潼关肉夹馍小吃店的招牌,可能还没卖回本,就被维权了。你甚至都不知道“潼关肉夹馍”已经被注册成商标了,就被起诉和索赔。

如果你想用这几个字,则要交加盟费或是会费。

这件事在大家被疯狂吐槽后,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专门出来回应,表示“逍遥镇”只是一个普通商标,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本身就没有任何资格向其他商户索要“会费”[10]。

而“潼关肉夹馍”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潼关肉夹馍协会既不能靠着商标向外地商户收取加盟费、会费,也无权禁止其他潼关人正当使用这几个字[10]。

发展地方特色需要协会的努力,但很明显,潼关肉夹馍协会们的努力,都用在了薅羊毛上。

作为地方小吃的“前辈”,沙县小吃在商标授权的道路上则表现得更成熟和得体多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成立,之后便注册了“沙县小吃”这个集体商标。

不过,协会并没有用“沙县小吃”这个名字向商户“疯狂维权”。

对于肯收编进“沙县小吃”的沙县小吃个体户,负责规划和管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沙县小吃集团会免费提供或统一采购餐具、服装和设备等,菜品也会由当地子公司统一配送食材。

而一个沙县人想要获得同业公会授权的“沙县小吃”商标,一年只需要缴纳160元的会费。在疫情期间,沙县小吃甚至还做出了免收会员费的决定[11]。

收了良心会费,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该干的事一点都没少干,为各地沙县小吃提供服务。

比如,公会会对商家进行统一的培训,不仅会协调指导沙县人在外地创业,帮助小吃业主选址,还给他们提供免息贷款、担保基金等。

和某些“臭名远昭”、“割韭菜”似维权的协会比起来,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格局立现,后者是课代表,而前者,怎么看都更像是“社会大哥”在收“保护费”。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网易数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24/170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