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关系到全体中国人吃饭!中共国务院发通知 这问题很严重【阿波罗网报道】

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2月17日,中共《人民日报》在其头版报道,中共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2月17日,中共《人民日报》在其头版报道,中共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新华社2月16日发布的通稿,中共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时间为2022—2025年,要求利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

该《通知》显示,普查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立地条件普查,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性状普查,包括有机质、酸碱度、养分情况以及颜色、质地等物理、化学性状;类型普查,包括不同成土母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形地貌、不同利用状况下土壤类型的核实与补充完善等;利用状况普查,包括灌排设施情况、植物生长情况、种植制度等基础信息,以及肥料、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情况。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建议,尽快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对中国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在,距离第二次土壤普查已过去40多年。沈仁芳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加速占用优质耕地,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位居全球第一,集约化高投入的蔬菜和果树种植面积增加6.7倍,土壤养分严重富集,主要农田土壤pH值平均下降0.5个单位,新污染物风险增加,土壤安全风险加剧,生态服务功能显著下降。

针对当前形势,沈仁芳说,中国土壤资源家底不清、状况不明,严重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

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介绍,中国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土壤质量综合调查。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规模及采集的数据都非常有限,资料也不完整。

第二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涵盖了全国所有耕地土壤。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土壤质量还没有完整的认识,普查只关注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肥力状况,无法评价其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近三十年是中国土壤耕地利用强度最大的三十年,是人为活动干扰最大的三十年土壤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所调查的土壤肥力质量已不能反应当前的肥力状况。

周健民指出,“土壤污染治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土壤污染的底数不清,我们还没建立起详细而完整的地块污染数据库;二是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土壤修复企业对土壤修复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它们还不理解为何土壤修复要这么久要花这么多钱。”

周健民指出:一些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化的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如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快速下降、土壤的大面积酸化、养分的非均衡化以及污染加剧等。

2020年8月,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时承认,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

据中共新华社报道,东北典型黑土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多年来,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长期透支,化肥农药投入过量,导致黑土变“瘦”。监测数据显示,近60年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三分之一,部分地区下降50%。

中共的官方数据虽然因为造假而毫无可信度,但是就凭中共新华社承认的这个数据,以及习近平特意到吉林考察,也足以说明东北黑土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17/170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