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未普:趁乱崛起成赢家?北京当局想什么呢?

作者:
中国认为自己可以在俄乌混战中成为赢家。对这种认知的形成,中国一些智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总是喜欢给中国政府出点儿主意的原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在2曰28日刊出“乌克兰战争与世界秩序重建?”一文中写道,乌克兰战争引发的欧洲地缘政治之争,将大大延缓美国从欧洲转向印太地区的步伐,“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颠覆性战略错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不会被中断,中国反而更有能力和意志在新国际秩序构建过程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

本周一(14日),苏利文杨洁篪在罗马面谈。长达7个小时的会谈并没产生什么结果。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表态说,美国既要北京合作又要制裁是行不通的。看来,北京政府铁下心来要和普京继续发展“没有上限”的友好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北京政府为什么要在几乎是全世界的注视下,执意与侵略者普京站在一起?

纽约时报》3曰15日刊出储百亮的文章“中国眼中乌克兰战争的赢家:中国”(China Sees at Least One Winner Emerging From Ukraine War: China),提供了一种解释。他说,目前有一种共识正在中国政策圈内形成,即中国将会在这场动荡中脱颖而出成为胜者,眼下要做的就是要保护自己免受可能面临的最糟糕的经济和外交后果,等待硝烟散去,然后从地缘政治变化中获益。

中国政府认为自己可以在俄乌混战中火中取栗,最终成为赢家。这种匪夷所思的认知反映在北京当局现在的几种做法上。首先,北京用两面手法对付入侵乌克兰的普京和谴责普京的西方。中国一方面谴责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为普京辩护,说俄罗斯进入乌克兰全是北约东扩惹的祸。但另一方面,习近平欧洲领导人表示,愿意为谈判和解提供帮助,同时向乌克兰提供人道帮助。

第二,否认或抵赖所有对中国不利的指控。华盛顿官员和《金融时报》都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曾向中国寻求经济和军事援助,包含地对空导弹、无人机、情报设备、装甲车和后勤支援车辆。这种说法遭到 中共外交部官员的断然否定。赵立坚说,这是虚假信息。与此同时,中国官员相当卖力地宣传俄罗斯编造的为诋毁美国和北约的不实信息,如生物实验室等。

第三,在空前团结的美欧之间制造间隙。前几天,习近平在与法德两国领导人的视频对话中,重申了中国关于这场战争的标准反应。习表示,所有国家都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中国“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惜”。但对于俄罗斯首先挑起战争一事儿,习近平绝口不提,等等。中国最怕欧盟和美国结成坚定的联盟,步调一致地对付中共。当然,中国也不希望因为与俄罗斯走得太近,而加深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的敌意。

中国认为自己可以在俄乌混战中成为赢家。对这种认知的形成,中国一些智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总是喜欢给中国政府出点儿主意的原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在2曰28日刊出“乌克兰战争与世界秩序重建?”一文中写道,乌克兰战争引发的欧洲地缘政治之争,将大大延缓美国从欧洲转向印太地区的步伐,“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自己不犯颠覆性战略错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不会被中断,中国反而更有能力和意志在新国际秩序构建过程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正在犯“颠覆性战略错误”,即,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美欧的实力和决心。这个“颠覆性战略错误”至少源于三大误判:1)延伸“东升西降”的思维,认为中国有机会在乱局中脱颖而出,因为美国已被其鲁莽干预外国事务的做法及国内政治严重分裂的现实所削弱。2)认为美国专注于俄乌战争,无暇顾及亚太地区。事实上,德国突然提升本国的军事支出,韩国选出亲美总统等,对美国持续关注亚太地区,都是重大利好。3)“没有上限”的中俄关系正成为文明世界的箭靶,对中国国际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北京却视而不见。特别是,当全球知名企业纷纷撤出俄罗斯之际,中国企业却逆向而行之,以为他们占了大便宜,不知灾难随之而降。

总之,现在的习近平政府在“没有上限”的中俄关系中,似乎陷得太深,难以自拔。北京当局是不是太一厢情愿,会不会因此而搭上中国的国运,搭上习近平的终身执政,且让我们密切观察。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18/172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