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神秘高人,泄露给有缘人的天机!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成佛得道?

1

认识“天人合一律”:

“天”是指上界、整体,乃至宇宙。“天人合一律”是指人与宇宙是一体的,都是从同一本性里变现出来的。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宇宙间有什么,人体也有什么,完全是对应的。宇宙是由阴阳两大物质组合而成的,人体也是如此;宇宙是由五行相互生克的,

人体也是如此;宇宙是在永不停息地变化,

人体也是如此;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不生不灭的,

人体也是不生不灭的;宇宙是按照八大规律运行的,

人体也是如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动调控的,

人体也是如此;宇宙是无限的,

人体也是无限的;

宇宙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过程的循环变化,

人体也要经过生、老、病、死四个过程的循环变化。

宇宙中有什么,人体中也有什么,

宇宙中有各大星系,人体中有各个脏腑;

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人体中有无数的细胞;

宇宙的信息无处不在,人体发出的信息也无处不在;

宇宙信息具有穿透性、储存性、无限性、全息性、传递性、自动调谐性、阴阳互根性、相互作用性等等,人体也完全具备这一切。

因为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星球星系及万事万物都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众生如同人体里的各个细胞,各大星系相当于人体里的各个脏腑。当天体或地球小范围发生某种变化的时候,人体也同样会产生某种局部的变化和感应。

2

天人合一律的启示和应用: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宇宙是一个整体,万事万物及我们人类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我们只有在整体的生存下才能得到生存。那么,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3

越是执着自我和自我见解的人:

其心就离这个整体越远。越是背离这个整体,其生命层次越是趋于下旋,其生命层次也就越低,同时受到宇宙规律惩罚的比率也就越大。

4

越是忘我无我的人:

其心越靠近宇宙这个整体和本性,则容易把自己入这个宇宙的整体,其生命层次也就越趋于上旋,其生命层次也就越高,在顺应规律的过程中,同时也得到规律最大限度的保护。

5

我们修行人要想成佛得道,其实就是回归到这个宇宙整体的本性之中,当你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你就融入了本性。只要你能把自己融入本性,你必然成佛得道!

所以,“天人合一律”明示了我们成佛得道的天机和捷径,就看你自己如何把握了。

6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来修心呢?修行就是改习气,改不符合违背宇宙本性的习气,使自己的心逐渐趋向整体化,淡漠个性化,最后达到“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怎样才能达到清静无为,如如不动呢?首先要断除“分别心”。因为宇宙本性里是没有分别的,你只要还有是非对错,好坏善恶的“分别心”,你就不能把自己融入宇宙这个整体中,就不可能达到天人合一。当你没有了任何分别心时,你就自然融入了宇宙,融入了本性,自然而然地成佛得道了!

7

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们应该如何来修炼呢?在打坐时,观想自己的身体无限地向四外扩大,最后扩大到无我的境界,身体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宇宙,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进入了忘我无我的状态。

在这种无为的状态下,你可以像宇宙本性一样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神通神变,显现出宇宙本性的无限妙用。

8

天机告诉我们:人体本来与宇宙就是同体的,只要你一切顺其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合一,人如果能达到忘我无我,就可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就可以自然回归和成佛。

但人们非要显示自我,非要分别是非对错,非要杂念丛生,非要心不清静,非要攀缘执着。

因此,才不能达到天人合一,才不能回归本性和成佛得道。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改正这些不合道的习气,使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可自然成佛得道!

9

如何回归自性、本性?修行人要想回归本性,成佛得道,应该向内找那个无形无相的本性。

但是很多修行人,总是迷惑颠倒地心外求法。由于方向的错误,所以找了无量劫,到现在还没有回归本性。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

那么回归“本性”的秘决是什么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既然是道法自然,那么,如果我们能真正达到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去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使自己放松下来,心平静下来,把自己放空,使自己融入宇宙这个整体之中,宇宙是永恒的,那么,你只要能时刻把自己融入宇宙整体之中,你也必然达到永恒。这就是回归和进入“本性”的奥秘和天机!

俗话说:“说着容易做着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人们总是“执着”自我和自我的见解。内心放不下自己的一切,总是执着“有我”有为”,“动而不静”!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不仅徒劳无益,越有为,反而使自己离本性越远,能量越低,其生命层次越下降。如果,修行人能够顺其自然,清静无为,心不动念,则不造业。不造业,则自然回归了“本性”!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佛尘禅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