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唐付民:再次质疑疯狂的中共抗疫模式

作者:
强制接种疫苗的合理性堪忧,强制隔离(清零)的政策(政府)更是可耻!在“民主自由和法制公正”的社会中,肆意剥夺广大普通民众的行为自由、正常生活和生产(工作)权力,无疑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专制极权”的中国却成为“理直气壮”,真是“天理难容(毫无人性)”!它充分地体现出政治体制的严重落后(野蛮愚昧),它是政府的耻辱更是民族的悲哀,因为它带给广大普通国民的是被严重的侵害和羞辱!

日前,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婴幼儿隔离点”被曝光,隔离点婴幼儿哭的照片和视频在网上流传,看了令人揪心。(视频截图)

新冠病毒盛行全球的2020年3月,我曾公开发文“系统分治是抗御武汉新冠病毒的最佳方案”。2021年9月我再次公开发文“也许人类无法简易根除新冠病毒侵害,再提‘系统分治’”。如今多数西方民主国家巳经升级实行了科学合理的“系统分治”,但新冠病毒发源地的中国,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推行所谓的“动态清零”!

我们知道,中国在抗御新冠病毒侵害上一直是执行所谓的“动态清零”(区域或人群封控)政策。我认为,这种抗疫方式的实质是“暴政清零”,也就是借助强大的政治力量强行阻断“人群交流”。或者说以阻断“病源传播”的名义限制“人群流动(人身自由)”。它不仅严重侵犯(剥夺)广大普通民众的基本人权(行为和行动自由),还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生活)保障。不仅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也消耗了巨大的社会物质和人力资源。

这种“暴政抗疫”方式,不仅充分证明了中国社会制度的野蛮落后,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野蛮的“等级霸道”基础之上的!

科技抗疫与政治抗疫的分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得到了充分表现,强力推行“人群隔离和接种疫苗”成为此次各国政府抗疫方式的重要选项。明显忽视疫苗实际二功效和副作用的实质性审核成为此次应对新冠病毒侵害的重要特征。

在各种此起彼伏的抗议声音的关注中,西方民主社会似乎降低了强制推行疫苗接种。但新冠病毒发源地的中国,却依然在缘用最初推行的野蛮的“强制隔离”政策。

强制隔离就是强行剥夺(限制)民众的行为自由,这种强制行为在西方民主国家很难广泛推行。因为它不具备“合法性”,自然只能在“非法制”为主导的极(级)权专制社会才能产生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审查它的“合理性”。

以阻断病毒(毒源)传播为名义的“强制隔离”,对于易感染、易传播病毒的抗御具有一定必要性。但是,当这种病毒同时具有较低性伤害和易变种特性时,持续和广泛采用“强制隔离”的必要性便值得考问。

因为“易变种”不仅会不断另起炉灶重新建立病源中心,还会持续延长病毒的传播与侵害的时间。频繁封控不同的病源中心,无疑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长期封控社群流动,必然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破坏民众的正常生活,得不偿失!

我认为,应对易传播、易变种、低侵害(相对而言)的新冠病毒应该采用理性科学的抗疫方式,这种抗疫方式应该是“综合性群体免疫”。

所谓“综合性群体免疫”,就是通过“多种免疫”途径实现群体免疫,而不是依靠唯一方式实现群体免疫!不少西方民主国家强力推行的“疫苗接种”只是在依赖唯一途径实现群体免疫。但现行疫苗的实际功效却“较低”(据说只能让一部分人减少感染和降低伤害),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比例较高的副作用,因而会招致不少民众的强烈排斥和反抗。

如果允许和接受一部分人群自愿放弃“疫苗免疫”选择“自然免疫”,不仅符合科学的“充分价值”且能体现出公正合理。因为依靠人体的“自然免疫”不仅可以让一部分人群成功实现群体免疫,也会让这部分人群免受疫苗副作用的侵害和困扰(尊重其合理选择)!

大量的“疫苗实验”,巳经证实现行疫苗的抗疫作用非常有限!允许一部分人群自愿选择“自然免疫”不仅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消耗,更会减少不同社会价值间的冲突。无论是自然免疫还是疫苗免疫都不可能保障所有人不被病毒伤害。尊重自愿选择“自然免疫”不仅是在体现尊重人权(自由),也是在充分尊重和体现科学的合理性!

因为有些人群是不适合“疫苗免疫”的,他(她)们会被疫苗的副作用造成伤害(或困扰)。而推动疫苗接种的企业和政府却无法(或不愿)承担他(她)们伤害责任,请问,强制推行疫苗接种如何体现和证明它的合理性?

强制接种疫苗的合理性堪忧,强制隔离(清零)的政策(政府)更是可耻!在“民主自由和法制公正”的社会中,肆意剥夺广大普通民众的行为自由、正常生活和生产(工作)权力,无疑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专制极权”的中国却成为“理直气壮”,真是“天理难容(毫无人性)”!它充分地体现出政治体制的严重落后(野蛮愚昧),它是政府的耻辱更是民族的悲哀,因为它带给广大普通国民的是被严重的侵害和羞辱!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04/173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