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民意 > 正文

维舟:等待解封的日子 哪天没有段子,情况就真严重了

作者:
早餐时读到新闻,浙江、江苏两省分别派出1500人、500人的检测队伍,已于昨天抵达浦东,支援上海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援助队伍的到来,等于宣布上海原来的精准防疫模式已成过往。从27日晚宣布浦东全域封控起,上海的防疫模式就已和各地没有差别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也已不是之前那个上海了。

空无一人的街道,只有机器狗在穿行

329日,周二,晴

一早醒来,看到个段子:‌‌“只要小区还封着,我就生活在快要解封的希望中。不像解封的人,天天活在明天重新被封的恐惧之中。‌‌”

本来还有些惺忪,一下子笑精神了。昨天也看到有人说,‌‌“现在还不是需要担心上海的时候,因为还有段子。如果哪天没有段子了,那么情况就真严重了。你看,吉林几乎没有一点声音。‌‌”

当然,这也只是苦中作乐,那个‌‌“快要解封的希望‌‌”始终飘忽不定,有时甚至还不如无。虽说根据3月27日晚的通告,浦东将封到4月1日,但之前两次到期后也都不是解封,而是接着封,那这第三次,最好也别抱太大希望。

早餐时读到新闻,浙江、江苏两省分别派出1500人、500人的检测队伍,已于昨天抵达浦东,支援上海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

援助队伍的到来,等于宣布上海原来的精准防疫模式已成过往。从27日晚宣布浦东全域封控起,上海的防疫模式就已和各地没有差别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也已不是之前那个上海了。

昨天还能在小区里自由活动,今天就更进一步收紧了,快递全停。‌‌“浦东发布‌‌”10:14正式发出通告:

除根据所在街镇、小区(村组)的统一组织安排,在指定时间段到指定点位做核酸采样外,所有人员不得擅自走出家门到楼道、地下车库、露天区域等小区(村组)内户外空间活动(包括散步遛弯、运动健身、逗遛宠物、集聚攀谈、吸烟晾晒等),邻里间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不握手、不逗留、不寒喧。

师妹去医院复查眼睛,一路所见都空荡荡的,从未见到浦东如此寂静。医院这段时间当然也很度日艰难,不仅所有医护人员疲于奔命,默默承受极限压力,还包括巨大的经济损失。

德济医院院长郭辉说,自3月6日接到上级防控命令,进入闭环管理状态,这家大型脑科医院每停摆一天,就损失400万元——这样算下来,单这一家医院,这个月就已损失1个亿。

现在对很多人来说,更迫切的是如何面对这样的生活。有朋友日前确诊阳性了,他说就像一场感冒,有点昏昏沉沉,嗓子疼,隔离后吃了点药,发了一身虚汗,今早已没什么感觉。这和我此前另几位朋友在海外感染后的经历类似,所不同的是,在国内痊愈后,如何面对原有的生活可能要难得多。

听说浙江临安有一位司机,给上海市场送了一车春笋,结果回家后测出来阳性。现在全临安都在严查去过上海的人。

从3月12日至昨日,上海新增确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合计467+19548人,也就是说,如此人心惶惶的这场大疫情,其实感染者在2500万上海人中也就仅占0.08%,然而现在俨然和‌‌“上海‌‌”沾边就已经需要高度戒备了。

3月30日,周三,晴

一早睁开眼睛,惺忪未醒,一时之间竟想不起来今天是星期几。被封在家已第7天,居家办公则更已是第三周,生活失去了以往的节奏,平时、周末和节假日没有了区别,每一天好像都过得都差不多。

昨天起,浦东强化封控,严格实行‌‌“足不出户‌‌”措施。‌‌“新民视频‌‌”上说,昨天有小区使用机器狗宣传防疫政策,情况宛如科幻电影:空无一人的街道,只有机器狗在穿行。

我们这儿倒还没这样,但清早9点半,也听到空中直升飞机巡逻的轰鸣声,查看哪里还有人违反禁足令外出。和朋友说起,她笑:‌‌“在街上溜达被直升飞机抓走,倒是特别的经历。‌‌”

午前原本继续记录一点疫情期间的生活,但头绪纷繁,午饭前是没法写完了。11:40,居委会又挨家挨户来敲门,要赶紧下楼做第四轮核酸。

这一轮比之前三轮气氛紧张了不少,有不少社区志愿者在维持秩序,第一次看到有人举着牌子‌‌“请保持2米距离‌‌”。

有一家刚下楼,就被一个神色紧张的红袖章赶回去,‌‌“你们回家等着‌‌”。一问才知,这一家在之前三轮都没做,为免万一他们是阳性,到时把一起测核酸的都感染了。

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大部分邻居都还是‌‌“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不少人从未说过话。这次一路寒暄着踱过去,才知道一点东家长西家短,知道他们平日里对我家两个孩子的印象。

和上次一样,这次从开始排队到测完,前后也就3分钟。我们小区前三轮都是全部阴性,这在当下的浦东恐怕也已不多见,听说有小区阳性越来越多,居委会逆向思维,把阴性的单独拉出去隔离了,也不知哪天能出来。

平心而论,和疫情中的很多人相比,我家不算窘迫。当然也得抢菜,但加上之前囤的,短期内不会断粮。昨天黄昏,好心的邻居送了一把小区里种的水芹,又问我家里米够不够,她家里早早就囤了足足一两个月的。我家里在24日被封那天刚买了10斤,但谁也不知道会封多久,想想也不用不好意思,就实话实说了,她于是又给我拿来5斤米。

浦东封锁这几天,平台抢菜是没指望的,我家附近的小菜店还不错,28日凌晨5点全域封控前夕都还在正常配送。封闭的这几天,每天都在传闻不能送菜了,但其实还可以,只是他们货车不能上路,就用电动车送。今天在小菜店又买了10斤米、2个娃娃菜、1根萝卜、6个番茄,83元——主要是米贵,每斤7元。

附近商业街旁有一家蔬菜店‌‌“钱大妈‌‌”,之前我们从未进去过,但疫情期间它每天都配送,蔬菜套餐68元,荤素搭配98元,居然也没怎么涨价。等解封了,一定要多去光顾一下他家的生意。

小区里自发的鸡蛋群、猪肉群,小区居委会又采购了一些蔬菜,可以由志愿者送上门。今天上午我们也买了一包,30元的套餐,包含2个卷心菜、2个土豆、2个番茄(个头不大)。大体上,会上网又有心的都能买到菜,最苦的可能还是少数不会用这些的独居老人。

平日里不太显露的生活真相,在这样的围困气氛之下,顿时分外刺眼。一位‌‌“陈小兜律师‌‌”在微博上说:

疫情当前,我这边被封闭了大半个月,大概有二十天没收到过快递了,昨天朋友帮我送菜到小区门口,我去取菜,看着架子上琳琅满目的菜品、零食、外卖,无意中听到一句话:有钱什么买不到!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哪怕物力维艰、寸步难行,只要有钱,还是可以买到自己想要、想吃、想用的东西,无非就是支付多少代价而已。

孩子们还无法理解这些,只要我们家里没饿着,他们并不清楚外面很多人悬殊的境遇。虽然饭桌上也和他们讲了一些,但他们能明白几分,可就难说了。

老大已经12岁,性子也比较耐得住,上网课之余,可以在家折纸、看书,甚至还能帮着做做家务——今早一家人吃的蛋糕就是他做的。老二才9岁,不那么安分,每天喊无聊,这两天连下楼也不行,他就只能对墙打羽毛球,时不时地又来缠着我讲故事。

深夜里,听到邻居有一家大吵,混杂着女人的尖叫声和孩子的哭声,但听不清楚是在吵什么。这样的场景,平日里或许也都会发生,但此时此刻,很自然地,我的第一反应就怀疑是不是因为封久了,一家人都烦躁加剧所致。

这种没完没了的日子,烦躁是人之常情。看到豆瓣上有人开玩笑说:‌‌“信女愿献祭十个前男友换取疫情结束。‌‌”

失笑之余,又想起新海诚《天气之子》里的桥段:巫女阳菜可以改变天气,如果她死,就能换取淹没世界的雨水消退,男主角面临‌‌“救她,还是救世界‌‌”的两难,但他最后的想法是——‌‌“既然这样,那就让世界毁灭好了‌‌”。

这种电车难题的答案,在国内恐怕很难得到大部分人的赞成,但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不愿意献祭自己所爱的人。

3月31日,周四,阴有雨

上海的疫情防控正在再度收紧。

清早看到新闻,上海昨晚举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对疫情防控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强调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分批实施、无缝衔接,真正把风险人群管住,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第一批地区的筛查要全力抓严抓细抓实,筛查期间严格落实‌‌“人不流动、足不出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嘲讽上海防疫的各种说法,无数人不满,为何上海居然直到现在都没有划高风险地区。一位朋友感叹:‌‌“我国老百姓就是这样,平常骂层层加码,但是像这回上海这样,全国人恨不得亲自给上海层层加码。‌‌”

各地都对上海避之不及,广州飞上海的机票已名副其实地‌‌“白菜价‌‌”:有人对比了下,春秋航空明晚21:10从广州飞上海虹桥的机票价已跌至79元,而一棵卷心菜都要78.1元。有人嘲讽:以前说房子会白菜价,万万没想到原来是指有一天白菜价会高到房价那样。

机票跌到这种地步,原因不难明白:按原计划,浦东明日解封,轮到浦西被封,大概谁也不愿意这时候自投罗网飞虹桥。

看到浦东这边被封的先例,浦西那边的人们也都在早做准备了。豆瓣上有一位‌‌“TAO之夭夭‌‌”说:

4月1号小区开始封控,全部居家隔离,我担心无法下楼遛狗,让家属与物业沟通,在家属的沟通下,我不仅可以下楼遛狗,还成为了小区的遛狗志愿者,负责遛整个小区的狗……

网上还有个苦中作乐的段子:‌‌“今朝,浦西是大年夜,白天可以准备采购一点年货,晚上和家人一起吃个年夜饭,然后在朋友圈和大家一起云跨年。初一到初四封在家里吃吃睡睡看看片子。初五早上3点解封,大家一起出来迎财神哦。‌‌”

群里有人发了,立刻就有人不抱希望地反问:‌‌“初五能出来吗?‌‌”‌‌“先问浦东能出来吗?‌‌”

据传浦东的浦锦路街道已解封,这看着倒是个好消息,但确切不知;旋即又听说,明天即便解封,也是需要街道为单位——换言之,即便小区全部阴性,但只要所在街道有阳性,就不能解封。照这么说,明天解封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细致的政策随后出来了:小区里只要有阳性,就是封控区,7+7天管理,不能出楼道;小区无阳性,但所在街镇有阳性,划为管控区,2+12天,不能出小区。简言之,一人阳性,街镇所有人,两周内就都不能出小区。

今天一改前些天阳光明媚的平静,天阴欲雨,到黄昏淅淅沥沥下起冻雨,感觉街市死气沉沉。市里几栋楼打出‌‌“I love SH‌‌”的灯光秀,看起来遥远到非常不真实。

深夜里,妈妈发了一段微信给我:‌‌“今晚不要开窗户,半夜对大面积全面消杀。这个消杀的液体对肺部不好,明天早上也别先开窗户,消息准确。转告一下家人!‌‌”

虽然一看就嗅出了这段话的谣言气味,但为免她担心,我没戳破这一点,只是告诉她安心,让她也多保重。她说,我没事,一把年纪了,更苦的也不是没见过,我是担心你们。

其实我也不怕吃苦,我怕的是吃的这个苦并不值得。

4月1日,周五,晴

一大早,妈妈在微信上问:‌‌“不知你们那里解封了吗?‌‌”她还以为浦东会如期解封,我给她发了个最新的段子,像是愚人节笑话:

‌‌“浦东解封了,但是还有12个街道24个镇继续封控管理。‌‌”

‌‌“那浦东一共有多少个街道和镇?‌‌”

‌‌“12个街道24个镇。‌‌”

崇明和浦东属于同一封控范围,今早倒是真的如期解封了。妈妈一大早去镇上买了20块钱五花肉、一罐酸奶,因为昨天村里发的大礼包是原味的,她有高血压,不能吃。超市门口排队的人很多,原因之一是要出示核酸证明才能进去。相比起城里,乡下还是自在多了,即便在封控的这几天,还是每天可以照常在村里散步。

我家今早也收到了大礼包:2个土豆、1棵卷心菜、2个萝卜、1个莴笋,若干葱蒜,没了。在小区里的,也还算是好的,听说有住酒店式公寓的,外卖也叫不到,都快饿死了。

前天,有一位老人在突发哮喘后,因救治不及时,不幸去世。像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很多人都说,难以置信这是在上海。有一位‌‌“依旧尖锐的秋天‌‌”说:

其实不是说上海没有能力在保障每个人日常的同时进行封城,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这个能力。现代社会有个极其精密的自维持机制,一旦强行停摆,任何强力都无法替代它,人道危机就无法避免了,这不是什么不会抄作业,因为这题就是无解的,倒是随意破坏这种机制后果很严重。

最新的消息,瑞士已宣布结束疫情时代,从今天起一切如常。在世界另一头的我们,还不知道那一天何时到来。

今天倒是看到有不少人在转发一条视频,浦东临沂路,有人不戴口罩在外面街道上行走,在遭遇阻拦后也仍不停下脚步,最后被几个警察制服。许多人都在为此叫好,‌‌“看了舒坦‌‌”。

从网上舆论看,这些天来上海人也分裂了:一部分人想严格封控,一了百了,总能封出结果,就觉现在上海的执行拉胯;另一部分人想要有限的自由,觉得松垮才体现了上海的人性化。

赞成严格封控的,也是觉得能迅速奏效,长痛不如短痛,但他们似乎没想过,如果迟迟不奏效怎么办?

有人把《上海滩》的歌词改编成《封上海滩》,看完五味杂陈。现在的上海,让我陌生。

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春天,甚至不清楚春天算不算到来、会不会到来。

前些天,《经济观察报》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但是你知道春天总会来到,正如你知道河水冰结了又会流淌一样。‌‌”寓意不难理解,但不知为何,感觉这对我而言由于十分遥远而失去了意义。

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虽然希望是个好东西,但保持希望也是非常需要意志力的,因为那希望有时看起来像是折磨。既然同样都只是苦熬,清醒的自我意识难免更痛苦。但无论明白还是不明白、明白几分,我们所有人都同样在苦熬。

责任编辑: 江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05/173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