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百强房企业绩近腰斩多地松绑限购限售

中国房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趋冷,今年一季度百强房企业绩同比下滑47%,近乎腰斩。目前中国七十多城市开始放松限购限售等调控政策。台湾政经评论家吴嘉隆分析,资金外流使房市遭遇重创,中共正在针对低迷房市搞试点救急。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企频现流动性危机,加上政府调控政策密集,中国房市整体趋冷,今年一季度仍然低迷,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规模同比大降47%,逾八成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降,其中近四成降幅超过50%。

不过自去年年底以来,地方政府开始陆续放松调控政策,近期表现力度更大。据财联社4月6日统计,仅一周内就发现有六个城市放松了调控政策,其中半数为省会城市。这六个城市是:福州、南宁、兰州、秦皇岛、衢州、绵阳。

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截至3月底,中国已有七十多城市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整方向涉及优化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发放购房补贴等,并逐渐从三、四线城市扩大到部分市场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

台湾政经评论家吴嘉隆分析,中共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开始放宽限买和限卖等调控措施,以不同方式给房市松绑,但目前中共中央政府只是在一些地区做试点,并观察效果,而不是全面放开。

为了打击炒房活动并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共国务院2010年和2011年分别出台了两项政策,外界称之为“国十条”和“国八条”。但国务院并未规定统一实施的时间和细节。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制定具体措施,且并非所有城市都实施了限购令。

浙江衢州是中国第一个同时放松限购和限售政策的城市。衢州市住建局4月1日发布通知,取消限购,并放松限售政策。

除衢州外,河北省秦皇岛市房产交易服务中心4月1日发布通知规定,4月2日起,二手房购房申请人在资格核验时,只须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

福建省福州市不动产交易中心3月30日表示,福州市房管局3月18日下发通知,3月30日起,非五城区户籍家庭(含港澳台)在五城区购房,无需提供近两年内满12个月医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即可购买一套五城区144平米以下普通住宅,但购买后仍受限售政策影响。

中共官媒称:限制政策已完成使命

4月3日,中共住建部官媒中国房地产报发文称,房地产限制性政策已完成使命,恢复住房消费势在必行。

文章称,房地产投资和住房消费仍是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应消除不合时宜的房地产限制性政策,千方百计促进住房消费恢复。最典型的限售等政策,是在楼市火爆和过度投机非常时期出台的,目前看已完成使命,应及时退出,不能僵化延续。

不过,该文不知何故被删除。但中国门户网站搜狐刊文评论说,虽然此文措辞之激烈实属罕见,但此举表明住房政策部门对地产行业政策放松比较有期待和急迫,该部门希望其它政策部门与地方政府能够更有作为,尽快稳住地产行业和企业,稳住地产消费与投资。

搜狐文章还称,此前住建部已有两次呼吁:今年1月20日,中共住建工作会议称要“充分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去年12月,原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受访时称,住房和城乡建设是稳增长扩内需、建设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

中共在对房市搞试点救急

吴嘉隆分析,目前中共正在针对低迷的房市通过试点救急,以观后效。他解释说,房地产是中国支柱产业,占中国GDP四分之一以上;但去年下半年从恒大开始,整个中国房地产业崩坏,现在中共政府开始救急,拿出一些城市做试点,观察适当松绑的后果。

谈到中共采取限制性政策的原因,吴嘉隆表示,中国房市出现一些弊端,政府如果不出手整治,可能带来金融风险,但问题在于手段不得当。他以台湾为例,针对过热房市,台湾会采取选择性信用管制,即有针对性地实施管制,而不是像中共政府实施“一刀切”。

“中共这样一刀切,结果又造成房市过冷,直接影响经济,包括众多房地产上下游产业。”

资金外流使房市遭遇重创

谈到中国房地产遭遇重创的原因,除疫情下中共不当“清零”政策造成经济严重下滑外,吴嘉隆认为,资金外流也是重要原因,包括外资和国内资金,否则会有大量资金支撑房地产,因为“大量外资进来首先会停留在房地产业作为过渡,然后再考虑投资其它领域”。

吴嘉隆表示:“从中共打压中概股开始,资金开始外逃,然后香港股市、恒生科技指数、上证指数也一直走跌。还有一个侧面佐证是中国贸易顺差很大,去年高达6,764亿美元,但去年中国外汇储备仅增加336亿美元,说明大量资金外流。”

谈到资金外流的原因,吴嘉隆说,“资金外流与中美贸易战和中共政策不确定性有关,而且外界看到,中共体制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权力不受制约。所以大量外资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失去信心。”

“此外,美联储加息也会造成中国资金外流。”吴嘉隆表示,“随着资金回流美国,大量资金会从中国流出,除非中共提高利率,否则很难留住资金。”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13/173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