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曾经的中国“稀土大王” 因嗜赌输掉上亿身家

蒋泉龙曾是中国的“稀土大王”,他白手起家,曾一度将个人资产做到百亿(约15亿美元)以上,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却因沾赌输掉上亿身家。

曾经的“稀土大王”蒋泉龙因嗜赌输掉上亿身家。(大纪元合成)

蒋泉龙曾是中国的“稀土大王”,他白手起家,曾一度将个人资产做到百亿(约15亿美元)以上,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却因沾赌输掉上亿身家。

蒋泉龙从国企“下海”,以耐火材料生产起家,后跨足稀土行业及环保行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稀土和耐火材料生产商之一。其控制下的新威集团在香港上市,名称为中国稀土控股(0769.HK)。

从普通农民变成资本大佬,又从资本大佬变成负债累累,蒋泉龙是如何走上今天这一步的呢?

蒋泉龙白手起家

1952年,蒋泉龙出生于江苏省宜兴一个小镇上,从小家境贫寒,只上了四年半的小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早早就出去打工并成为一名耐火材料厂工人。

在厂里工作的时候,他勤学好问,了解耐火材料的原理及性能。他成了厂里技术最好的员工,掌握了关于耐火材料研发、工艺和制造的所有技术。久而久之,他终于成了耐火方面的专家,这为他后来白手起家打下基础。

蒋泉龙在宜兴耐火材料厂一干就是十年,他的业务能力和踏实肯干的精神被公司认可。所以当河南开封第二耐火厂陷入生产困境时,他被聘请担任副厂长一职来帮助工厂改善局面。他结合平时熟知耐火材料的工艺,很快调整了厂里的生产模式。没过多久,工厂走向了盈利,还成功地进行了产业扩张。

1984年,只有3000元(约360美元)积蓄的蒋泉龙决定从国企“下海”,回到老家宜兴,与妻子钱元英一起创办了“宜兴镁质耐火材料厂”,开启了他的创业生涯。他因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同时增长了阅历。

一位蒋姓员工对南京周末记者说:“就说这厂吧,1000多名员工都是当地人。要是没有这厂,这1000多人就只能在家种种地,一年只能图个温饱,哪有现在一年能挣1万多(约0.12万美元)这么滋润哦!”

通过几年的努力,蒋泉龙创办的材料厂越发走向正轨,几年间便赚到了大量的资金。不过,耐火材料厂承载不了蒋泉龙的志向,他还有更大的抱负。

经过多番调查研究,蒋泉龙把眼光投向中国新兴的稀土资源行业,准备在稀土行业大展拳脚。

1987年,他成立了宜兴稀土分离厂,翌年又创办宜兴稀土冶炼厂,之后又成立多家公司,并开始涉足环保行业。至1994年,蒋泉龙整合耐火厂和稀土厂,创建“新威集团”。彼时,蒋泉龙净资产已达到1.3亿(约1600万美元)。

1999年,蒋泉龙带着中国稀土在港交所登陆,正式挂牌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威集团”改名为“中国稀土控股(0769.HK)”,更使其市值一度高达百亿。在资本市场,蒋泉龙夫妇被媒体称为“玩转资本魔方的高手”。

至2001年时,被业内称做“稀土大王”的蒋泉龙以11.4亿(约1.5亿美元)身家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第39位。2013年,他的身价达到了顶峰103亿元(约15亿美元)。

网易报导,当时的蒋泉龙一直表示,他不觉得自己有非常大的能耐。“其实真正帮我操作的都是我聘请的高手,至于他们是怎么帮我折腾的我也不明白。可能也正是因为我不懂,才能够这样放手让他们去做。”

他很乐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他在江南论坛上发表了名为《进军资本市场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文章,希望以自己的经验能帮助到更多人。

卷入赌债风波

蒋泉龙的稀土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公司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但在2017年他却被曝光欠了超过1亿港元(约1200万美元)的赌债。

2017年8月4日,“中国稀土”发布一则公告称,蒋泉龙收到了一份令状,令状中表示董事蒋泉龙被申索款项1889.18万新加坡元(相当于1.08亿港元,约1300万美元)及每年12%的利息。

媒体报导引述香港《信报》2014年刊登的,蒋泉龙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赌场借钱进行赌博,2017年的这则申诉令,就是新加坡赌场经营者Marina Bay Sands Pte.Ltd.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蒋泉龙还钱。受舆论的影响,“中国稀土”股价瞬间大跌。

“中国稀土”被中共边缘化

2011年5月时,中共工信部提出,要通过兼并重组,组建六个大型稀土集团,形成北方一家和南方五家的格局。这六大集团分别是北方稀土、五矿稀土、中铝集团、厦门钨业、广东稀土集团,以及赣州市政府控制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

从2012年开始,没有资源的“中国稀土”,其地位不断被边缘化。据中国稀土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从2012年开始连续6年处于亏损状态。

2021年8月,中国稀土控股举办了中期报告会,有关专业人士表示其资金存量较去年减少,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430/174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