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金谷道:美元天花板与美股的触底

作者:

美元成了2022年最重要的避险资产,美元指数迄今上涨超过9%,一度涨到105点,创下20年新高

2022年肯定是投资人公认的风雨飘摇的一年,其中美股创下2020年疫后以来最差的表现,纳指和费半指数双双跌幅超过两成落入熊市领域,道指一度跌幅达14%,标普500指数则最差跌约19%。反观全球最重要的避险资产——美元却一路攀高,美元指数一度冲到105,创下2002年以来最高价,今年的涨幅也超过9%,成为众所瞩目的避险标的。

无庸置疑,造成美元2022年异军突起的关键是股市资金的转向,当投资人普遍看坏景气并撤出股市之后,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将资金停留在最安全的避险资产——美元。美元的上涨也意味着投资人选择“风险趋避”,等待股市落底之后再将资金移回股市,美元俨然成了2022年风雨飘摇之际的安全“避风港”。

然而,以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计价工具和避险资产而言,美元将无法无限制的上涨,当美元涨到一定的价位后将碰触到天花板,然后开始出现长期转弯的走向。

103这个价位是个美元指数近年关键的天花板——2016年川普总统当选引导美国企业在减税的号召下大量将海外的资金移回美国,从而让美元指数涨到103.8附近;2020年当疫情在欧美大量爆发之后,股市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崩落到熊市,迫使美元在短暂的时间冲到逼近103。

近期当美元指数冲过103此一关键价位之后,果然出现了技术性的追涨力道,一度最高冲到105附近,而最新的报价也还停留在104.5附近。笔者认为,美元指数能否继续冲高,主要取决于此后美联储的鹰派升息态度,而美股能否触底回升则是美元天花板的关键晴雨表。

以史为鉴,2001年美元指数一度冲到121,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美国出现史上最大的科技泡沫破灭,纳指由2000年3月的高峰5,048点跌到2002年9月的低谷1,172点,历时两年半的时间,跌幅高达76%。此后,纳指开始展开长期的筑底期,而美元指数则在2003年1月正式跌破100关口,直到2008年3月跌到70.68才真正止跌。

从长期线型来看,美元的天花板是2001年的121,地板则是2008年的70.68。近年的线型显示,美元指数的天花板约在103,地板则在88附近。笔者预期,由于时空条件不同,这波美元的天花板应该很难冲到121,或许乐观可达107或110,也可能105就卡住了。

美元既是避险资产,其本身价格的波动有其被动性,主动性在于风险资产的相对峰顶和低谷。也就是说当美股真正落底之后,投资人的资金移动将由避险资产转向风险资产,并形成一个很长的趋势,从而引发美元指数形成一个很长时间的回跌。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美股近期已经落底了吗?笔者认为,美国企业当前的获利水平已不能与2000年网络泡沫或2008年的金融风暴相提并论了。据统计,2002年的标普500前瞻本益比曾达到46倍,2009年金融风暴之际也曾高达121倍,但如今该本益比约在20倍左右,与近五年的低点19倍相差不多,这反映美股此时的估值没有泡沫,其实并没有再度向下大幅修正的潜能。

据此,美股若要进一步向下修正势必爆发此时无法掌握的超级大利空,如2020年的疫情大爆发或第三次世界大战等等。笔者以为,类似的超级大利空近期爆发的概率微乎其微,此时国际局势的发展反而走向利空逐渐收敛的演变,俄乌战争如此,全球蔓延的通胀恶化情势也是如此,下半年的展望应该趋向乐观,而不是愈演愈烈。

诚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所称,他不期望美联储的紧缩政策最后达到“软着陆”的目标,但应该不至于引发经济的衰退。由于美国今年第一季GDP已同比衰退1.4%,美联储若进一步积极紧缩,势必引发超过两个季度的经济衰退。笔者估计这便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由“积极紧缩”转向“审慎紧缩”的关键。

从股市投资人的心理面分析,长期的赢家倾向在股价大跌之后介入,而历史证明股市长期的报酬率远高于其他任何金融资产,其中包括今年转强的美元指数。这意味着近期美股大跌之后,尽管短期股价波动激烈,但长期投资者对股市的兴趣正在攀高。

美元指数的天花板将落在何处?美国4月的消费者物价同比为8.3%,低于3月的8.5%,虽不如预期的8.1%,但已成为8个月以来首度下降,这或许是美元天花板的关键指标。

笔直预估,随着经济降温和美元指数的高涨,5月份的美国通胀情势将更明显下滑,这或将持续浇熄美联储鹰派升息的呼声,或许美元指数的天花板就在105附近。

若美元指数的天花板可涨到107或110,或意味着美股近期还可能持续破底,但尽管如此,由于美股此时的估值已进入长期投资领域,美股向下超跌的空间也将限缩。长期而言,此时对美股的乐观,便意味着此时美元指数距离天花板已不远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15/174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