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高成儿:政治大佬密集去世,中国百姓惶恐不安

作者:
李靖的逝世,对于时人来说是传奇的谢幕,是精神支柱的坍塌,对实际工作、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李世民则不然,身为大唐最高权力的掌握者,他的驾崩是唐王朝的重大损失,直接影响了政局,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李治、武则天、长孙无忌、房遗爱、李恪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到知名人物去世的新闻,比如2013年4月8日,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人们得知消息,首先会感到惊讶,会想起80年代铁娘子的所作所为,包括马岛战争,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等等,但心情很快又会放下,她已经告别政坛许多年了,人生谢幕也是自然规律,这一天迟早会来的,不过早晚而已,她的死亡对当今社会已没有太大影响,追思结束,该怎样还怎样。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重磅人物密集去世,有些还是手握大权的领导人,这给民众产生的恐慌、惊悸是相当强烈的。人们不知道未来政局该走向何方,自己的命运会不会急转直下。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这样的年份。

时间段:公元219年-公元220年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这几个数字应该说非常敏感,魏蜀吴众多大佬密集去世。曹魏方面有曹操、夏侯渊、夏侯惇、庞德、程昱,刘备方面有关羽、关平、法正、黄忠,东吴方面有吕蒙、蒋钦、孙皎,他们的离开对时局影响颇大。

曹操是整个北方事实上的统治者,他已经六十六岁,戎马一生,油尽灯枯,饱受疾病折磨,现在病故属于正常现象,但他的威望、权力太大,死后人心惶惶,《晋书》记载:“及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从上到下都提心吊胆,害怕极了。《资治通鉴》记载:“军中骚动”、“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就连军队也出现了骚乱,有人建议把各地军官都换成谯、沛两地人,因为他们都是曹操的同乡,政治上靠得住。武王之死为曹丕篡位提供了基础,东汉王朝也从名存实亡变成了彻底灭亡。

夏侯惇去世时,职务是大将军,全国地位最高的军事将领;夏侯渊是在汉中之战阵亡的,身为征西将军,他是曹魏西线的支柱人物,独当一面,手握重兵,没想到竟被黄忠斩杀,士气一下子跌到谷底,即使曹操亲自统军,也没有挽回汉中之战的败局。

关羽、关平、庞德的死亡主要是因为襄樊之战以及东吴的白衣渡江,在北方的敌人看来,刘备军中名将很少,关羽算特别突出的一个,正由于此,刘备才把大本营交给关羽镇守,襄樊之战时,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个人声望、知名度达到了巅峰,他最后的败亡、陨落,对刘备集团来说是重大打击,对当时的百姓来说也是重大新闻。刚刚因为战功妇孺皆知了,没想到紧接着就是身首异处的消息,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刘备为了收复荆州,给关羽报仇,又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全军覆没,含恨而死,属于连锁反应。而重要谋士法正也在相近的时间点病故,刘备为之伤心数日,后来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汉主对法正的器重。

吕蒙是东吴的大都督,在外指挥军队,帮助孙权消灭关羽,可谓有勇有谋,国之柱石。他病重后,孙权将他接到内殿安置,千方百计寻访名医,想要保住吴下阿蒙的性命。每次听说吕蒙胃口好了,吃得下东西,孙权就喜上眉梢,有说有笑;如果是不利消息,孙权夜不能寐、长吁短叹,可惜最后等来的还是噩耗。

整体来看,219年至220年的确特殊,重磅新闻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曹操、关羽、夏侯渊、吕蒙的去世,对历史走向影响颇深。如此多的大佬集中在一两个年份去世,情况并不多,对于久经涂炭之苦,渴望政局稳定的百姓来说,更是得担惊受怕、心急如焚了。

时间段:648年-649年

贞观二十二年至贞观二十三年,对于李唐王朝来说也是异常悲痛的年份,每隔一段时间,长安城就会出现一辆辆灵车,在士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向西北驶去,九嵕山脚下,一座座高大的坟茔修建完毕,寄托活人无限的哀思。公元648年,唐朝接连损失三位宰相,分别是马周、房玄龄、萧瑀,他们都比关羽幸运,至少是善终的。

马周生病后,李世民亲自为他调药,又派太子李治亲自前往府邸探望,得到了最后一丝关怀。房玄龄病重后,李世民让人抬着房相进宫,到御座前才放下,君臣二人相对流涕,场面令人动容。听说病情稍有好转,唐太宗就特别开心,和孙权对待吕蒙差不多。弥留之际,房玄龄仍然给皇帝上表,希望体恤民力,不要再开疆扩土,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李世民深受感动,对高阳公主说:“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老大人都病成这样了,还想着忧国忧民!去世当天,唐太宗来到床边,与房玄龄握手诀别,悲不自胜。

次年,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李靖亦寿终正寝,两位战神同年陨落,前后相差仅仅8天,对于大唐军界来说,真可谓晴天霹雳。其实从吐谷浑之战后,李靖就已经退居二线,平时拿着高官厚禄,闭门谢客。贞观十四年夫人去世,李世民下令为李靖提前准备坟墓,封土修成铁山、积石山的形状,效仿西汉的卫青、霍去病,表彰他征对外战之功。贞观十八年讨伐高句丽前夕,李世民询问李靖想不想一起北上,李靖说愿意,但李世民见他又老又瘦,于心不忍,最后没有准奏。李靖的逝世,对于时人来说是传奇的谢幕,是精神支柱的坍塌,对实际工作、生活没有太大影响。李世民则不然,身为大唐最高权力的掌握者,他的驾崩是唐王朝的重大损失,直接影响了政局,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比如李治、武则天、长孙无忌、房遗爱、李恪等等。

时间段:1916年

这一年6月6日,袁世凯尿毒症去世,结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几个月前,他还因为称帝饱受质疑,最后不得不取消帝制。没想到10月31日,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黄兴也在上海去世,他长期从事反清革命运动,发动过黄花岗等起义,声望崇高,不料壮年亡故,各界人士及外国友人深切哀悼,国民党要人陆续前往上海吊唁,北京政府明令褒奖:“勋一位陆军上将黄兴,缔造共和,首倡义旅。数冒艰险,卒底于成。功在国家,薄海同瞩”,11月17日,日本东京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参加者数千人。章炳麟写下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第二年灵柩归葬岳麓山,送葬群众超过万人,沿途致祭者甚多,远远望去,半座山都是白色的。黄兴讣告传出后,在众多悼念者中,也有蔡锷的身影,他委托张嘉森前往祭拜,然而“欲祭人之公,乃已为受祭之人耶!”,仅仅过去8天,蔡锷也在日本逝世。

极短的时间内,突然损失两位上将,一个是护国将军,一个是辛亥先驱,举国震惊。唐继尧在给黎元洪、段祺瑞的电报中说:“惟其功德虽在西南为多,其所设施实有造于全国,丰功伟烈,中外具瞻,不有阐扬,何以光前励后!”梁启超在蔡锷追悼会上说:“惟启超深愿到会诸君,当自行思想研究蔡公以何种学识,始能获此伟大事业,而为天下人所崇仰者为要”。鉴于黄兴、蔡锷的功劳、威望,北洋政府明令国葬,蔡锷也被安葬在岳麓山,出殡当天万人执绋,举国震痛。三十四岁,正是要大展宏图的年纪,如今却溘然长逝,只能与青山绿水相伴。

除了以上几个年份,众所周知,1976年也是如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大。您还能列举出类似的时间段、时间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时拾史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610/176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