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改变“美苏冷战格局”:别连科驾MiG-25降落日本 投奔自由

1976年9月6日,苏联飞行员维克多•别连科(Viktor Belenko)驾驶MiG-25狐蝠( Foxbat)战机穿越日本海,抵达北海道的函馆机场,一下飞机就表示自己是投奔自由,希望前往美国。这是美国的超级大幸运事件,一夕之间完全了解苏联的军事科技水准,苏联的真相被揭穿了,甚至改变了美苏冷战格局。

曾令西方吓出冷汗的苏联MiG-25拦截机,但其性能真相在别连科叛逃事后被揭破。(图/Wiki)

1976年9月6日,苏联飞行员维克多•别连科(Viktor Belenko)驾驶MiG-25狐蝠( Foxbat)战机穿越日本海,抵达北海道的函馆机场,一下飞机就表示自己是投奔自由,希望前往美国。这是美国的超级大幸运事件,一夕之间完全了解苏联的军事科技水准,苏联的真相被揭穿了,甚至改变了美苏冷战格局。

函馆机场人员拍摄到别连科的MiG-25即将降落。(图/theaviationgeekclub)

航空极客俱乐部(The Aviation Geek Club)介绍,别连科出生于1947年,在成年后加入苏联空军,以极佳的飞行成绩,被选为MiG-25战机飞行员,驻扎在苏联东部边界的楚古耶夫卡(Chuguevka,海参崴东北方100公里)。此处国防地位相当重要,但是苏联此时经济状态已经很严重了,基地物资缺乏,部队士气低落,别连科提多次与基地长官提建议,却被长官讥讽。

同时,由于待遇不佳,他的妻子对生活愈发感到不满,扬言要带着3岁的儿子德米特里(Dmitry,1973年出生)搬回她父母在马加丹(Magadan)的娘家。这一连串的打击,导致别连科出逃。

别连科与MiG-25。(图/colorized)

这位苏联飞行员仅花一天的时间研究远东地区地图,决定日本就是投奔的目的地,他在头脑里拟定出一条直飞日本千岁航空基地的航线,确定飞行方向后,在隔天的例行巡逻时,就执行自己的计划。

别连科为了躲避苏联和日本的军用雷达的搜索,飞行高度相当低,仅离海面约30米,也就大约9层楼高。假如当时有渔船在附近,必然相当惊讶。他细心的计算战机的速度与飞行时间,在判定已进入日本领空后,他将MiG-25拉高到6,000米的高度,使日本的防空雷达捕捉到自己它。惊讶的日本航管单位试图向这架身份不明的飞机打招呼,但别连科的无线电调到了错误的频率。于是航空自卫队的F-4战机起飞拦截,但此时别连科因为没有收到任何讯息,只能自己寻找他预定的降落点-千岁航空基地。

由于当天的云层很厚,因此别连科必须冲进云层之下才能辨识地点。他很高兴的看到陆地,确定自己飞到日本,然而底下的地形却相当陌生,他发现自己的航线稍微向南偏差,此时油料不足,他不得不降落在最近的可用机场,幸运的是,他看到一架民航机刚刚起飞,也就是有机场在附近,立即朝机场飞去,事实证明,那是函馆机场。

此时MiG-25的燃料已经见底,他没有办法再修正降落角度,所以他几乎是从路道中间降落,使得剩余跑道距离不足,最终冲出跑道尽头,在草地里才停止。

苏联政府在第一时间向日本施压,要求交出被盗的狐蝠。美国则快速派人前往调查,最终MiG-25是归还苏联了,却是以拆解和装箱的状态运回。

事实上,在别连科叛逃之前,美国最害怕的战机就是MiG-25,当然不能放弃这个研究机会。美国政府在别连科叛逃后五个月,特别听取了他的汇报,并在此后几年聘请他担任顾问,可见其重视程度。

“MiG-25震撼”发生在1971年,派驻在埃及的MiG-25侦察型以高空高速飞过以色列西部海域,以色列空军立即派出F-4战机前去拦截,但是却完全无法追上,回报MiG-25以超过3.2马赫的速度摆脱F-4的追击。

此事迫使美国决心研发新一代战机以兹对抗,最终的成果就是麦道F-15鹰式战机,事实上F-15的外型相当类似MiG-25。

回到别连科叛逃事件,美国专家仔仔细细的分析MiG-25的发动机,并测量了飞机的红外线信号,并对飞控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包括雷达)和结构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整架战机是钢制的,难怪可以耐的住3马赫飞行的2000度高温。另外又发现MiG-25的航电设备很古旧,还在用真空管,功能相当单一。由于不知道如何操作,技师不慎损坏了一些设备,不得不仓促修理,有一种说法是,技师在拆卸设备后没辧法装回去,才使得MiG-25是以零件的形式返回苏联。

原来MiG-25是苏联回应美国SR-71的产物,由于SR-71侦察机能够达到3马赫,因此苏联也需要3马赫等级的高速拦截机。

1980年,别连科出版了他的自传《米格飞行员:别连科中尉的最终逃亡》,他提到MiG-25虽然可以到3马赫,但操作规范明确禁止超过2.5马赫,他坚持认为狐蝠不能安全地飞到2.8马赫以上。这又如何解释在以色列上空的 MiG-25达到3.2马赫呢?别连科说,发动机可以一时达到这个速度,但是必然会因高温而导致零件软化而报废,“能飞到3马赫,但只能一次”。

别连科向美国空军表示,苏联开始在研发另一个高速战机计划,称为“MiG-31”,但他也只是听说,详情并不知晓。美国小说家克雷格‧汤玛斯(Craig Thomas)就取材自这几句话,编写出间谍小说“火狐狸”(Firefox),虚构出一种几乎可以飞到太空的超高速战机,将打破美苏军事平衡,美国派出特种飞行员将其偷回。小说改编权被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买下,并自编自导自演,在1982年上映,成为当年的话题大作。

真正的MiG-31外型,于1985年才被挪威空军战机在巴伦支海的飞行途中摄得,这才知道大家想多了,MiG-31的外型沿用自MiG-25,性能优化许多,但没有飞到太空的能力。

别连科于1980年获得美国公民权,担任航空工程顾问。退休后,他希望能成为农夫,于是定居在北达科他州科勒哈伯(Coleharbor),他也另组家庭,与一名音乐老师结婚,生下了两个儿子。

苏联解体后,他在1995年有出差访问莫斯科,他的感想是,莫斯科与他印象中的模样没有什么变化。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中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908/180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