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分析:中国城镇住房近饱和 地产繁荣时代或结束

随着恒大、华夏、花样年等中国不动产商纷纷宣布债务违约,市场信心低迷,房地产繁荣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图为“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2”于9月21至22日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同时举行,中国房地产当下的局势是论坛的话题之一。与会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城镇住房已接近饱和”,“房地产繁荣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国经所)副所长王小鲁在论坛上就“地产周期:前景与困局”议题发言。他表示,中国的城镇住房已接近饱和——考虑空置房、正在施工和待售的住房,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接近54平方米,折合居住面积38平方米。

他估计,今后房地产即使只是保持现有的建设规模,平均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新建住房过剩。国经所创立于1996年,是研究经济理论和政策的非营利机构。

为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中共多个地方当局出台了政策。截至9月15日,据《证券时报》梳理,今年已有120多座城市调整了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政策,如调整个人公积金的贷款额度,降首付等。

9月16日,中共统计局公布8月份的经济数据时称,今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4%,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1个百分点。中共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同日答记者问时称:“房地产市场仍然在下行。”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回暖”呢?旅居日本的时政评论人士区锴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不存在‘回暖’这么一说。”

中国地产繁荣时代或已结束

区锴对大纪元说:“房地产和中国的经济,尤其是投资和融资高度相关。中国的不动产更多是作为资产投资,而非看重其使用目的,这是因为在中国本来就没有多少可值得信任的投资渠道,而房产是少数‘较为可信’的投资渠道。”

“但现在随着恒大、华夏、花样年等排名靠前的中国不动产商纷纷宣布债务违约,甚至出现交叉违约的情况,市场信心低迷导致地产商也没有意愿再新建楼盘。而且即使出了新楼盘,市场的估值也会成问题,这会影响不动产作为抵押工具的价值。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的房地产不存在‘回暖’这么一说。”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论坛中传递了类似的信息。他说,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十年积累的风险越来越高,房地产不会“大而不倒”,当下只是在逐步消化这些风险,并不意味着房地产政策会全面回归到对房地产重新的救助、刺激的老路。

付鹏说,“不要幻想房地产繁荣周期到来”,“原则上讲,房地产繁荣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中共统计局9月16日公布了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的销售情况,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二线、三线城市还比转降或降幅扩大。一线城市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二线和三线城市当局为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继续出台新的刺激政策,降低购房门槛。9月16日,天津住建委将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40%。此外,海南、郑州和邢台等地也降低了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至40%。

相比之下,房价目前仍在上涨的一线城市,是否也会有房价下跌的困局呢?

一线城市房价能撑多久?

就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房价是否也会走低,区锴的看法是:“北上广深的房价其实在2012年走到最高位之后,整体的房价一直就是呈下跌的趋势,当然这也和一系列限制交易的政策有关。只是跌到什么区间范围内、下跌多少的问题。”

“如果像韩国泡沫经济破裂,即不动产成为所有人的负资产时发生的情况,那么中国的银行业也会迎来系统性的崩盘,中共政府当然不会坐视这种事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房价一直会处于高位,尤其是发达城市,有价无市的原因。这当中起作用的因素不是市场供需关系,因为如果按照这个供需关系,中国的不动产是非常过剩的,价格不应该如此之高。”

“房价如此之高的原因,正是中共政府限制不动产价格所导致。这也是时不时会看到哪个房地产商一降价,中共地方政府就警告‘扰乱市场秩序’的原因。”

中共统计局公布数据称,6月份至8月份期间,除了上海外,其余三座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下降。这三个月,北京的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环比为100.8、100.5和100.4;广州为100.3、100.3和99.8;深圳为100.2、99.8和99.6。

广州当局已于9月中旬开始实施“带押过户”。所谓“带押过户”指抵押中的房产上市交易,无需提前还清贷款,也无需垫付资金解除抵押,就可以做抵押变更、转移登记,或设立新的抵押。如无“带押过户”,卖方需提前还清二手房的贷款,解除原有的抵押后,才可以办理过户手续。过户后,新的房主可再办理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带押过户”是珠海市于今年4月16日最早实施的,此后不久,连云港、广州、无锡、福州和南京等更多城市开始实施。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王佳宜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925/180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