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你只管善良,老天会给你帮助

也许你和我一样,很长时间被一个问题困惑。

好人多磨难,恶人乐逍遥?到底是什么意思?

外面那么多恶人,他们有吃有喝,还在社会上横行霸道。可是好人却一次次受阻,还被各种规则限制。

古人说:“一念一轮回。”

所有的事情,都是闭环的。

恶果没有来,是因为还在转圈的路上,没有到对应的人身上。

好事没有发生,是因为好事即将发生,需要你再努一把力。

善良不是做给谁看的,不为感动谁,而是为了追逐未来的好生活,做问心无愧的人。

01

你连善良都弄丢了,还等什么“天助”?

北宋末年,有一个叫刘豫的人,拼尽全力考取了功名,入朝为官。

不知为何,他小时候偷盗同学的东西的事情,被宋徽宗知道了。宋徽宗没有发飙,但是对他的印象,打了折扣。

有一次,刘瑜上奏。宋徽宗说:“你懂什么礼数?”说完,把他外调,做两浙察访。

人生的悲剧,从此开始。

刘瑜在济南做官时,遇到了金兵侵犯,他就打开城门投降。还做了伪齐皇帝,任由金人摆布,甚至倒打一耙,与宋朝为敌。

最后,刘瑜被废,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有人如此评价他:“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休息无期。”

人品不过关的人,做啥事都不顺。

毁掉一个人的,不仅仅是一次偷盗行为,还是“不知悔改”四个字。

作恶多端的人,其实也在费尽周折改变命运,只是他们的方向搞错了。老天会看到他们的努力,但是不会肯定他们的成绩。

认真想一想,你连父母都不孝顺,却在跪拜菩萨,希望发财,菩萨会答应吗?如果菩萨答应了,那就是颠倒黑白,往自己脸上抹黑。

人的恶报,也许一路上都不会出现,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纸包不住火啊。

02

你的善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我们常说:“真善无辙迹。”

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还会得到回报吗?其实不管是善待自己,还是善待别人,用什么方式行善,都会有好报,只是迟早而已。

渡人,是渡己的开始。

一个商人过河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太太在河边徘徊。他毫不犹豫地把老太太背过河。

老太太没有说“谢谢”就迅速离开了。同行的人都笑商人,看错人了。

当商人走了两里路的样子,背后有人喊:“等一等。”

原来,老太太急着回家,让孙子送来手电筒。根据时辰判断,商人到天黑也走不到集镇。山高路远,得注意安全。

惊喜就在人生最失望的时候出现了,其根源是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你帮助过的人,也许会忘记你,但是自己会很开心,也不会因为“冷漠”而愧疚,反过来看,也是帮助了自己。

持家也好,做生意也好,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让你活得很顺意。

放过,是格局变大的征兆。

窗外有蝉在嘶鸣,你很烦恼,恨不得把蝉抓起来。

聪明的人不会这样,他们会驱赶内心的“烦躁”。自己安静下来了,就有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外人的各种行为,就像蝉的叫声一样。你有自己的境界,那就以不变应万变,一切自然会变好。

放过别人,自己会吃亏,但是吃亏是福。你要这样去想。如果你什么都要计较,肯定会与别人结仇。

每天都有人和你针锋相对,这日子真的没有办法过了。唯有放过,昨天的一切就过去了,今天就开始转运了。

努力,是把握选择权的方法。

龙应台对孩子说:“读书用功,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有多少人,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无法跳槽,更不敢辞职。因为自己没有本事。

不努力读书,其实是对自己不善良。

所有的努力,不是因为父母逼着你这样做,不是你要有本事,把命运把握在手里。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本来可以这样做,但是你没有做,没有跨出这一步。

低头,是人生变贵的智慧。

有一位学生,去拜访禅师时,非常高傲。

他碰到了门坎,非常生气:“为什么门这么矮?是没钱修门吗?”

禅师反问:“不低头,怎么拜师呢?”

学生若有所思,低下了头。

农村有一句谚语:“过得矮门,躲得屋檐,方成大器。”

低头待人,也是与人为善。是良好社交、虚心合作的开始。

03

“莫疑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很多的天意,在你这一代,不会享受到,但是你不要抱怨,因为你的子孙会享受到。

意大利著名的城市威尼斯,从公元十一世纪开始,就提供各种免费的海上服务。比方说,修理船只,打击海盗,帮人引航。

威尼斯人的做法,吸引了很多的商船停靠,因此威尼斯越来越热闹,旅游业、工业等,蓬勃发展,人们赚得盆满钵满。

最惊奇的是,几百年之后,人们修订《国际公法》,认为威尼斯提供了很多的服务,享有附近海域的主权。

惊喜在几百年之后出现,谁能预测到呢?但真的来了。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就是善良的因果。

当你要做什么的时候,抬头看看天,避免天谴,争取天助。

符合天意的,就是正确的。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04/182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