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多重压力下 中共去年启用的卖地新规难持续

截至10月27日,中国22座重点城市的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不足五成。图为2022年7月22日,江西省南昌市一名居民骑着摩托车经过封锁的街道。(STR/AFP)

随着近日江西省发布文件表示要力争把省会南昌市从“集中供地”城市名单中删除,2021年年初刚在22个重点城市开始的“集中供地”模式已松动。此背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以及中共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大增。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建厅)于10月28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支持南昌城市发展的文件,提出要争取获得有关部委的支持,以便将南昌从“集中供地”城市名单中除名。这是首次出现明确表示要退出“集中供地”的情况,但目前在江西住建厅的官网上已经查阅不到该文件。

在江西省提出南昌要退出“集中供地”前,湖南省长沙市曾于9月27日表示,今后不再按年度批次供地,而是“常态化持续更新推介”。虽然长沙没有明确提出退出“集中供地”,但实际上改变了供地方式。

所谓“集中供地”是指集中发布卖地公告,以及集中组织卖地活动。2021年2月,中国的22个重点城市开始实施“集中供地”模式。其中长沙和武汉在2021年分了三批次集中统一供地。随后,南昌、徐州、西安等城市也开始施行“集中供地”。

中共官媒《中国房地产报》于10月底的报导披露,南昌第三批“集中供地”共有22块,虽然有4块“熔断”,但有12块因无人出价而流拍,流拍率高达55%,另有5块是底价成交,1块溢价成交。所谓熔断是指,地块竞价达到最高限价时,终止土地出让,所有报价无效,改为摇号的方式来确定竞得者。

南昌市的土地市场在2021年是“先热后凉”,结果是土地出让金全年同比下跌了71.23%,为近6年来的新低。中国网络媒体“乐居买房”对南昌市2021年的卖地评价为“一片惨淡”。

2022年,南昌市的土地市场继续低迷,并且无论新房和二手房的库存都在增加,房价下跌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但迫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南昌将进行第四轮土地出让。

“集中供地”难行背后

虽然第三轮拍卖的土地流拍率高达55%,南昌市还将继续进行第四轮,目的是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南昌并不是唯一遭遇此窘境的城市。武汉市已于9月21日表示,将在9月、10月和11月连续安排三个批次,为本年度的第4至第6批次卖地。

土地出让金是中共地方政府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而政府性基金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仅次于税收。

2021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约为9.39万亿元(约合1.3万亿美元),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为8.71万亿元(约合1.2亿美元),占比近93%。2020年,该占比为接近94%。

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这些年一直在膨胀。旅居日本的时政评论人士区锴11月9日对大纪元说:“中共目前‘保增长’的政绩追求模式,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而‘三条红线’之后,房地产企业纷纷爆雷,地方是有地也卖不出去了。”

最开始实施“集中供地”的22座重点城市,今年卖地整体走低。中国指数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简称中指研究院)于10月27日发布的报告称,22座重点城市中,截至10月27日,已有19城发布三批次土地公告,但市场下行,房企买地意愿较低,“22城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不足五成”。

长沙未公布2022年土地供应计划,所以中指研究院报告的表格中未提供长沙的卖地情况。其它21城中,供地计划完成率最低的是长春,仅10%。武汉在21城中卖地情况倒数第六,供地计划完成率为41%。

中共地方财政继续恶化

中指研究院的报告还说,成交表现整体趋冷,民营房企拿地意愿进一步降低,同时国营房企的买地力度也在减弱。

南昌市的第三批“集中供地”靠的是地方国企,知名的央企和民营房企几乎都“躺平”了。

《中国房地产报》称,今年地方国企城投公司托底,“左手倒右手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为各大城市集中供地中的常态”。由此可见,“集中供地”城市的真实土地出售情况只能是更差。

城投公司和隐性债务联系紧密。所谓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限额之外直接举借、承诺偿还或提供担保的债务。

区锴说:“中共地方政府有严重的隐性债务问题,例如通过城投债名义,地方国企等掩盖的政府债务,没人能知道具体有多少。因此,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这方面必定是一个要隐瞒、一个想要知道的关系。”所谓城投债主要指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而发行的债券。

“当地方政府财政出现问题时,就需要上级政府的拨款以维持政府日常运营,但现在全中国每个省都有严重的财政赤字。”他补充说。

截至2022年9月底,中共官方公布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4.7万亿元(约合4.7万亿美元),这仅是通常所指的显性债务。最近6年来,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在逐年加大。

2016年至2021年年末期间,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券余额分别为15.3万亿元、16.5万亿元、18.4万亿元、21.3万亿元、25.7万亿元和30.5万亿元(依次约为2.1万亿美元、2.3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2.9万亿美元、3.5万亿美元和4.2万亿美元);年增加额分别为1.2万亿元、1.9万亿元、2.9万亿元、4.4万亿元和4.8万亿元(依次约为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6,000亿美元和7,000亿美元)。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王佳宜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13/182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