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揭密!习近平治国政治密码

—待熟的桃子要早摘:习近平为何抛弃邓小平理论

作者:
十年来中国政治的秘密就在于:习近平要当这样的指挥官,而不仅仅想当那个工头,所以他要把中国从建设工地变为战场,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经济上的互赖变为安全上的对立。

待熟的桃子要早摘:习近平为何抛弃邓小平理论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巴厘岛出席G20峰会。(2022年11月15日)

我说中共二十大事实上宣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的结束,这引起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中共的合法性在于经济发展,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岂不首先冲击中共统治的合法性?有人强调,习近平的中共梦想称霸世界,这必须有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么继续增强国力?

这些质疑都不是没有道理,但却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习近平对于个人权力的考量。我们看到,中共二十大的最大“成果”,就是习近平得以打破中共两代领导人的所谓“规矩”而无限期连任。我认为,不是习近平的权力巩固和集中导致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代的结束,而是:习近平正是为了巩固、集中并延长自己的权力地位,必须结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

从“建设”的规则到“斗争”的要求

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适应的一系列重大内政外交政策必然改变。自习近平上台以来,相关重大改变已经出现,二十大不过是这些改变的一个关键节点而已。现在要强调的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那些适应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国领导体制和高层政治规则也必然改变;正是通过这样的改变,习近平在二十大上实现了他继续掌权并进一步集权的目的。

中共在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党国领导体制的首要特点是毛泽东个人独裁,高层政治生活惟毛的旨意是从。邓小平开启了党国领导体制的寡头制,就是从“伟大领袖”一人独尊,改变为最高层以一人为核心但一小群人分享权力。这种改变有多种原因,不过,从制度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来看,这种改变也是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适应的。为了发展经济,不得不改变原来国家掌控一切经济活动的权力安排并引入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在本质上是一种分散决策体制。因此,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地方权力增大,企业自主性增加,社会组织开始浮现,民众个体权利也有所扩展。社会经济生活的这种一定程度的多元分化,当然受到中共党国专制政治体制的严重制约;高层政治生活的寡头化,就是和这种又有分化又有专制的态势相适应的。

一人大权在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无所谓规则不规则;二人以上共享权力,就有个权力怎么分配的问题,这就多多少少要有些规则了。于是,毛后四十年,党国官员的退休制、任期制、“七上八下”等这样一些权力安排的规则出现了。从宏观的制度分析上来说,这些规则也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

反过来,要改变乃至取消这些规则,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时代讲斗争;斗争中,毛成为“伟大领袖”。习近平也强调“斗争”,这其中的逻辑并无丝毫新鲜之处。通俗地说,建设工地上,有个张罗事儿的工头就可以了;在战场上,那就必须有个号令一切的指挥官。按这个比喻来说,那么,十年来中国政治的秘密就在于:习近平要当这样的指挥官,而不仅仅想当那个工头,所以他要把中国从建设工地变为战场,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经济上的互赖变为安全上的对立。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VO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18/183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