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颜纯钩:香港勇武抗争者的前世今生

—读杨威利修的《香港秘密行动》

作者:
這本書讓我對香港勇武抗爭者有了更多直觀認識,也填補了我對香港抗爭歷史認知上的不少空白。它又是一份生動的人文社會報告,記錄了香港年輕一代在中共暴政統治下不屈不撓的鬥爭,記錄了他們的曲折經歷﹑生命生長以及當下處境。讀這本書,又讓我回到反送中運動那些海嘯般激蕩的歲月,為這一代香港青年的命運生出更多感佩和同情。

郑经翰先生冒雨驾车,把一本新书送到我楼下,说是受一些“细佬”所托。收到书后,从第一页练乙铮先生的序读起,到最后一页,一直放不下。凌晨四点多睡不着,起身后还是看,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二十年来看到最好的一本有关香港的书,没有之一。

这是一本口述历史的书,看到它,想起三十多年前,我曾约黄碧云﹑张月凤等几位香港记者,希望探讨一下香港记实文学的写作与出版,后来当然不了了之,因为在香港,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这种体裁的写作。《香港秘密行动》,圆了我三十多年前的梦。

今日在香港出版这本书根本不可能,甚至在台湾,原先接洽出版的团队负责人,因消息走漏受到中共的威胁不得不退出,出版之事几乎夭折,幸好经一位日文翻译穿针引线,最终竟然是由日本出版社出版。本书版权页上注明的出版社叫“独眼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在台湾桃园,总经销负责人郑小姐([email protected]),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想办法邮购。我强烈推荐这部难得的著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本书共写了十位勇武抗争者,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男女,最年轻的一位女孩,受访时才十七岁。作者访问的人相信不只这十位,可能因不同原因有的最后未曾收入。从2020年年中开始采访,每位都要交谈多次,直至2021年九月脱稿,2022年7月出版,前后用了两年多时间,其间得到很多团体与个人的支持,终于完成了这部令人惊喜的著作。

这本书让我对香港勇武抗争者有了更多直观认识,也填补了我对香港抗争历史认知上的不少空白。它又是一份生动的人文社会报告,记录了香港年轻一代在中共暴政统治下不屈不挠的斗争,记录了他们的曲折经历﹑生命生长以及当下处境。读这本书,又让我回到反送中运动那些海啸般激荡的岁月,为这一代香港青年的命运生出更多感佩和同情。

任何民众的集体抗争都是被激进派带着走的。激进是少数,中间大多数是稳健理性的,后面少数是保守的,两头小中间大。我本是中间那些彻头彻尾的“和理非”,七月一日梁继平他们冲击立法会时,我大吃一惊,心想此后暴力不断升级,将如何一直支持下去?那天晚上反复扪心自问,终于明白冲击立法会正是香港年轻人与旧的建制决裂的一种象征性行动,香港年轻人借这一次冲击与破坏,从此与香港立法会﹑政府以至中共势不两立。

次日我写了一篇文章投给苹果日报论坛版,表明我支持年轻人的立场,并说立法会大楼遭受的破坏,香港纳税人会出钱修复它们。从那以后,勇武派的行动不断升级,我接受勇武斗争的门坎也不断增高,我也是被年轻人推动着改变的。

从《香港秘密行动》这本书中得知,原来勇武者不是反送中运动中间才生成的,早在占中运动中就已经存在。占中运动失败后,勇武者没有解散,他们仍暗中联络,接受训练,直至旺角暴动,直至反送中,他们也是一路成长起来的。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勇武者并非有统一的组织,他们都只是一些小股的不稳定的集结,有的甚至是去到现场才临时组织的群组,有的更甚至从头到尾都是独来独往的孤勇者。我也知道他们绝对没有受到什么外国势力的蛊惑,他们完全是自动自发﹑随进随出,只不过他们不参加则罢,一参加就“勇武”。

我也知道勇武者原来拥有武器,他们有人坦承出门都带着“啹喀兵”用的开山刀,有的不知从什么渠道取得枪支,有普通手枪,也有狙击步枪,有的甚至自行制造手枪与子弹,研发各种不同的燃烧弹和炸弹。曾经有一批勇武派聚集开会,有人提出由“六七名死士”占领某处可防守的制高点,然后直接宣布“独立。他们的“勇武”早已去到这种地步,令我大开眼界。

我也知道原来现场非常混乱,没有统一指挥,年轻人根本缺乏实战经验,女仔不够力气“掟嘢”,后排的人朝黑警掷出的砖头和燃烧弹,很多都落在前线手足身上,以致前面的人要回头臭骂一顿才罢休。有时燃烧弹瓶口的引火布条没有塞紧,飞到半路瓶里汽油洒出来,都淋到前线手足身上,如果当时有火花,前线的手足就会烧伤。

本书最后一个个案,化名阿肥的年轻人参加了两次“麻包袋”行动,所谓“麻包袋”就是绑架。第二次行动是健仔被警察开枪射中胸口之后,阿肥和同伴“为报仇”,在警署外埋伏,等到一群貌似警察的人出来,便跟踪其中一个,到暗角将其打昏,然后运到山崖上,把他推落悬崖。

那“警员”生死未知,警方对此也没有作任何公布,本书作者对这种极端行动也持怀疑态度,设想了几种可能性询问读者的看法。

对于年轻勇武者过激的行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问题不是他们曾经怎么想与怎么做,问题是他们这样想过和做过,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些现象的渠道。

作为一个读者,我当然不同意“麻包袋”行动,这已属于非法绑架﹑私刑甚至谋杀。我们不能因为黑警的暴力与违法,就把自己的伦理观与价值观,降低到他们那样的水平,否则,我们就和他们一样近于兽类了。再说,万一那受害者不是警察,而是报案或办事的市民呢?万一他是警察,他又是文职呢?万一他是警察,他又暗中同情抗争者呢?

如此鲁莽﹑残暴而又不顾后果的勇武,不但无补于大局,甚至对正义的抗争有负面作用。

勇武者经常碰到的难题,一是与家人的出龉,尤其是与父母。有的父母是蓝丝,当然形同陌路,有的父母虽是黄丝,但担心子女安全,总是不希望他们走得太前。年轻勇武者永远要面临家庭的压力,他们只有回到年轻人的群体里,才会找到同温层,因此,孤独与委屈也是他们经常要面对的压力。有一个女仔在街头见到自己的母亲,为拍摄抗争行动与勇武者发生争吵,不料自己却在现场被母亲认出来,当下的难堪与沮丧可以想像。

勇武者碰到的难题还有个人情感,有人因政见不同而与女朋友分手,有人因参与程度不同而产生裂痕。一个勇武者因不想女友担心,选择与她分手,不料有一次在街头行动中发现有个女仔很像他的前度,他写短讯问她,得到的回答是:“既然都分手了,你管我那么多!”

有个女仔在香港,一边参加抗争,一边不断与一些男仔约会上床,将性爱当作火热社会斗争的生活调剂。后来流亡到台湾,因交不到男朋友缺乏性爱,竟若有所失。

十个个案,每个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各有出身和性格,各有自己的精神面貌,只有在勇武这件事上,他们有共同的追求。他们年轻冲动,一腔热血,目空一切,他们不怕吃苦履险,有的甚至幼稚到因为台湾定居的条件苛刻,准备回香港接受国安法审判,坐几年牢后恢复自由身。

看这本书,有如与这些不相识的年轻人对面而坐,听他们侃侃而谈,被他们的青春热血感染,也为他们命运坎坷而欷歔。

被控管有一百三十八支怀疑汽油弹的二十三岁理大女生杨泳茹,写信给法庭的陈情信中有一段话,被作者引用作为其中一章的引言,她说的是:“生于如斯时代,作为一个充满天真“傻劲”的人,这是我当守的道﹑必修的行,故此,我会毫无怨恨地接受。”读到这里,只觉内心绞痛。

为本书作序的有练乙铮﹑林昶佐和徐承恩。练先生是旧识,他的著作曾经是我经手出版,林昶佐是台湾创作歌手和立法委员,徐承恩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哲学硕士,香港历史研究者。

本书作者杨威利修素不相识,没有看过他写的文章,但他文字相当成熟,对文体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他以香港口语为基础,以语体文为主体,尽量保持口述者的细节与语气,必要时才作解释,尽量减少语体转换中对原意的伤害。

作者对香港社会与人生百态都有成熟的观察与认知,对叙述者的故事与观点也都保持冷静的求真态度。除了忠实记录叙述者的本意之外,作者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也保留质疑的态度,并不失时机地针对一些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与引申。作者的冷静与客观,使这本书有更强的可信程度与可读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写作态度。

正常的社会条件下,这本书有资格荣获香港电台的十本好书和市政局文学双年奖,现在当然是奢望了。但一本书之成败得失,绝对不在官方的好恶,而在质量的高低与读者的褒贬。我向大家郑重推荐这本书,也借此机会多谢作者的努力,他为香港人的抗争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作者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19/185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