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职业 > 正文

起高楼 宴宾客 楼塌了?谷歌7年,最近各种乱象

近来看到gg的种种乱象,有些看法不吐不快。文笔不好,想到哪写到哪,各位见谅。

Background

我毕业以后来gg七年,可以说见证了gg的起高楼,宴宾客,楼(快)塌了,对这家公司还是很深的感情和一些自己的分析看法的。

Googler

实话实说,刚进gg时候认识的Googler其实都是既聪明又ambitious。所以虽然当时gg就有养老公司的说法,但身边一同入职的new grad还是很锕认真干活想早点promo的,没听说过躺平的。

对于5以上呢,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也不想爬梯子了,这些人会比较躺,但这些人可不菜,相反他们又smart又nice,总能给3-4们很好的guidance 和support。

事情的转机是18年,当时公司为了cloud“大放水”,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发现了有一些不够优秀的人被招进了公司。到了21-22年,这种趋势更明显了,甚至一亩三分地里都出现了去Google躺平的口号以及一年写200行代码的网红。说实话这是真的让我震惊的。

Culture

曾经的Google culture 是真的很好,像我上面说的,你想躺可以躺,想卷可以卷。想fast promo可以去highimpact 组,想做好玩的也有各种各样的组。code quality 高,同事也互相supportive,各种perks也无须多提,说句码农天堂不过分。

现在的culture 呢?因为sci的存在可以预见各种下黑手使绊子抢credit会层出不穷。又因为layoff,士气无比低落。更让人咋舌的是leadership 的sh*tshow,grad从系统到制度都是一团乱。

之前blind上甚至爆料下周开始要强制回公司三天。wtf?engineering culture也是,manager只会一味往自己手下塞人头,直接导致了手下的eng们scope 越划越小。

同时因为很多系统太成熟了,为了做出“impact”只能over engineering ,甚至做出了ciderv取代cider的操作,用过这两者的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同时eng doc culture 也被玩坏了,为了有artifact,真是屁大点事都要写个doc,然后想办法吹一通这玩意多complex,我想了123 alternative。拜托,就这么一个minor change 你选啥都没错。

劈柴

那是谁让Google变成如今的模样的,地里的consensus 是劈柴,这里我唱个反调。在我眼里,劈柴是个无能,软弱的好人。

说他无能是因为他只会follow ,说他是好人是因为他的风格是在能力范围内给你点小恩小惠,比如22年的各种dayoff,bonus,他总在试图营造一个nice的形象。gg没有选择节前裁员我猜也是因为他的“nice”。说他软弱是因为他顶不住压力,我去年这个时候就在说gg一定会裁员,倒不是因为overhire,而是因为软弱的劈柴面对公司revenue 下滑一定会选择献祭员工来讨好股东,不管这个公司有没有overhire。

但我也不认为劈柴该为今天的Google负主要责任,我认为绝大多数CEO都是平庸的,换个人上来也一样。这个判断的原因有二。

一是公司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生长规矩,都是从朝气蓬勃到暮气沉沉最后破产。所以能扭转这个趋势的是牛人,比如萨提亚。能减缓公司平庸的是能人,比如厨子。但大多数人都是庸人。

二是tech本身发展的问题,地里很多人诟病劈柴不会“创新”,但你们都忘了一件事,我们已经过了tech高速发展的时代,仔细想想15年以后出现过什么现象级企业吗?全世界范围?我能想到只有tiktok,二十年前呢?安卓YouTube Facebook Googlemaps等等。换言之,不是劈柴不会创新。而是这个世界就无新可创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换个CEO,大概率和劈柴一个样,小概率比劈柴烂(比如allin元宇宙,比如裁员50%),小概率比劈柴好。劈柴很烂≠其他人很好。

未来

我对码农的未来总体是悲观的,现在已经不是tech高速发展的年代了,不会有各种公司大包抢着挖人。当然有人会argue只要降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的看法是降息能解一时之痛,但长远来看tech很难维持从前的增速,以后各大公司为了财报好看,会逐渐把目光从growth转向cutcost。gg也不例外,将来很可能是管理层更肆无忌惮的low ball,压榨。

好的culture一去不复返,毕竟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真没人干我们就push现在的员工去干完,反正gg就算烂,你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不是。

最后,我很高兴能在从前的Google工作过,那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一亩三分地Warald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27/187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