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民营企业政治地位不稳 带着镣铐跳舞

中国经济疲弱,甫开始第3任期的习近平亟需拿出成绩安定民心,过去几年政治处境飘摇的民营企业,此时又成为官员们要好好伺候的“座上宾”。

问题是:官方喊了多少次要对民企、国企“一视同仁”,为何还是做不到?中共政权下,民营企业能有真实稳固的经营信心吗?

尽管2022年的中共20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乃至今年“两会”都释放出要力挺民企的信息,但根据财新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2月底在“浦山讲坛”中说,透过对大量政府采购数据的研究,了解到许多民企目前已经拿不到政府的订单。

姚洋表示,在中美博弈、新型举国体制的引导下,政府订单都先给国企,再由国企发包给民企。偏偏这些订单金额很大,很多民企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引进国企占股,如此一来不但有机会拿到订单,还能享有仅一半不到的低利率。

多数国家都有国营企业,但大多限于能源、军工等与国安和重大民生有关领域,而非像在中共治理下,除了创新领域外,所有的传统行业几乎都有国企,“与民争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连低进入门槛的书店,都有国营新华书店抢占最好的地点,不计成本经营。毕竟书店是跟意识形态相关的领域,国家当然不会放手。

民营企业在中国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像是被塞进了不合身的衣服。这件衣服是体制,是法规,在衣物没遮到的地方,有本事者竞相投入资本“野蛮发展”;在衣物过紧的部分,则处处掣肘,随时要有被国家突如其来监管限制或左派人士莫名攻击的准备。

不要忘了,中共奉社会主义为圭臬,民营企业的概念不过是这30、40年的事,如何为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找出与共产党执政不矛盾的说法,就花了长久时间。

中国在1970年代末走向改革开放后,1981年,个体商户被允许可以雇用7个以下人员;直到1988年,私营企业才获得合法地位,被定位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到了1997年,中共15大报告改称“非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企在中国始终是“先有事实、再给名分”,但法律跟不上,又掣肘了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共的“心病”在于:不能任意缩减国有企业,还要透过国企施展党对行业与资源的控制。习近平当上中共总书记后,一边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边强调“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但实务上两者相矛盾时,优先顺序又该如何?

中国民企当前面对的环境可谓“内忧外患”:在国内要跟资源丰沛的国营企业竞争,在国外市场上,又因为国际“排中”新供应链成型、产业外移、防疫清零等因素,外贸订单大量流失。然而,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这个“好”在于:既然眼前拼经济最重要,对民企不必要的折腾都可以少了。

民企在中国扮演着“56789”角色: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毛额、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如果不是这些功能,它们受到的打压和漠视会更严重。

但是,民企作为政权“工具”的角色并没有改变,一旦经济恢复,它们又将被要求配合细节不明的共同富裕政策。

在台湾,郭台铭可以表达想选总统;在对岸,没有犯法但惹怒当局的马云,却只能低调出现在海外;再怎么有钱有权的老板,也可能因为要配合当局调查,突然与外界失联。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党和国家面前,永远渺小。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305/187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