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政党 > 正文

李濠仲:美方正往“≠陈水扁 ≒蔡英文”推论赖清德

作者:

赖清德若同时具备“不等于陈水扁、近似于蔡英文”的条件,应该是目前台美关系下,美方最想看见的样子。(赖清德竞选办公室提供)

2012年到2016年是美方重新认识蔡英文的关键期。台美之间长期在国防、外交上具有密切关系,蔡英文当初没能在第一次参选总统就阻断马英九连任,“美方质疑其两岸政策”一直被认为是外在的重要因素。直到2015年蔡英文以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身份访问华府,有机会当面向美方说明个人主张“维持两岸现状”的具体作法,后续便促成美方对她出现“有利”评析,包括“蔡英文不是陈水扁”。

陈水扁时期,小布希政府虽然大动作改以逐案审理方式缩短军售流程,对台湾安全传达了高度支持,另一方面,却也因为“911事件”带来美国联中反恐的大环境,进而压缩了“扁美蜜月期”。不过,陈水扁当初提出“一边一国”、“入联公投”的时机和方式,也数度让美方感到不安。无论陈水扁在台湾地位问题上确实打算“自己走自己的路”,还是带有“尝试错误”意味,总之,美国“第一次面对民进党政府”,确实有很多不愉快的意外。

因此,到了2016年1月蔡英文确定当选总统,美方即将面对“第二个民进党政府”时,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才会发表文章说:“蔡英文在大选前采取的温和、甚至保守和令人放心的两岸事务方针,符合美国的利益。”“她本次选举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明显比2012年的暧昧不明更具维持现状的建设性,值得肯定。”“蔡英文在2015年访问华盛顿后,调整的姿态赢得了美国对她的‘默许’。”“可以看出,华府似乎相信,至少暂时相信,她已经掌握了管理两岸政策的安全手段。”几乎每一句都是在对照“民进党总统蔡英文”和“民进党总统陈水扁”的差异。

陈水扁遇上了导致联中反恐的“911事件”,蔡英文任内,则是遇上美中竞争的另一番新局,这当然让蔡英文在对美关系上有了更好的着力点。不过,最重要的是,任何国与国双边互动,必然都会欣见“对方元首的可预测性”,这应该才是蔡英文任内发展台美关系真正的有利条件。

而要说过去台美之间具高度敏感的“意外之举”,七年多来,最早从川普当选(尚未正式就任)后和蔡英文通电话,多位美方政府高层相继访台,到拜登上台,数次对美国出兵保台表态,以及蔡英文在台湾接见民主党籍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美时和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谈,可以说“实际上意外的发动方”,很多都不在蔡英文本身。美国“第二次面对民进党政府”的经验,或许很早就让他们忘记了陈水扁。

到今天,台湾目前正有三组总统参选人,美国必然会对“第三次面对民进党总统”做准备。赖清德5日以“我维护台海和平的方案”(My Plan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为题投书《华尔街日报》,就是向美国“释疑”的一种方式。

且因为已有现行为美方接受的“蔡英文模式”在前,赖清德看似是直接跳过了“2012年的蔡英文”,而以“2016后的蔡英文”作为个人的起点。诸如他在投书中提出的国防威慑、经济安全、战略伙伴关系、愿与中国务实对话,都有延续蔡英文对外路线的味道,并形同以2023年的副总统,重新诠释2017年他担任行政院长时自称的“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赖清德这一初步陈述,华府两岸学者葛来仪的分析是:“相信赖清德对于台海和平的阐述会受到华府欢迎,因为显示了他将坚持总统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核心原则。”葛来仪并于推特上贴出一段投书内文的截图:“我支持维持两岸现状——这符合中华民国(台湾的正式国名)和国际社会的最大利益。我永远不排除不设前提,基于互惠和尊严原则的对话可能性。”葛来仪认为这是这篇投书的最重点。

葛来仪当然不代表美国,但她反映了至少有相当美国政界、学界很可能也是这样看待赖清德的投书。更早之前,曾任欧巴马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的瑞安·哈斯(Ryan Hass),在今年4月一场布鲁金斯学会举办的座谈上,他亦如此分析:“我预计赖清德将以最大程度提高当选总统机会的方式竞选…这意味着他需要证明自己是一位稳定的领导人,就像蔡英文一样,有能力照顾和保护台湾的长期利益…如果他获胜,是否追求法律上独立的选择权也不会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中…”

美方以“不等于陈水扁、近似于蔡英文”的方向推论赖清德,在这篇投书后会更明显。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08/192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