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如何让响尾蛇放松警戒?科学家重大发现意外好懂

焦躁紧张之际若有好友相伴,往往可有效减轻压力,心理学家把这种效应称为“社会缓冲”(social buffering)。美国学者最近发现,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响尾蛇,在感受威胁的情况下察觉附近有同伴时会很快恢复平静。这是学界首度明文记录爬虫类动物也有“社会缓冲”现象并加以研究,颇受瞩目。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新闻周刊》报道,这是由加州洛马林达大学(Loma Linda University)研究人员获得的重要成果,周四(6日)发表于《动物行为学边界》(Frontiers in Ethology)期刊。

洛马林达大学地球与生物科学教授海伊斯(William Hayes)之前发现,把2只响尾蛇关在同一个桶子里,它们尾巴作响时间似乎减少甚至完全不响,因此动念研究。团队从野外抓了25条南太平洋响尾蛇(Crotalus helleri)进行测试。这种毒蛇常见于美国南加州、墨西哥北部下加利福尼亚州(Baja California),体长介于60公分至140公分,蛇尾有角质坚硬组织,受威胁时蛇尾会震动作响以吓退猎食者。尾部发出的沙沙声响其实是响尾蛇承受压力的迹象。

研究人员把蛇放入暗不见光的桶子封好,敲击桶壁模拟压力环境,为时20分钟,观察蛇在3种情况下的压力表现:独处、与另一只同性别的蛇共处、与非生物(一条绳子)共处。研究人员观察蛇的心率要多久才会降回正常值,并记录蛇尾作响时间长短。结果显示,比起落单、与绳子作伴,响尾蛇有同伴时心率增加速度缓慢,而且很快就恢复正常。

研究人员马丁(Chelsea Martin)说,两只紧张兮兮的蛇作伴时,双方会缓解彼此的压力,这与人类承受压力状态时因“友军”在场而减压的情形很像,“学界此前没有任何报告指出爬虫类会有如此让压力下降的反应”。除了人类,以往只在啮齿类、鸟类、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发现这种情形。

马丁说,这为蛇的社会行为模式研究提供重要见解,其他种类的蛇甚至蜥蜴、鳄鱼等爬虫类可能也有类似行为。这项研究也许还能帮响尾蛇改善一下形象:“大众常常把它们视为邪恶生物,我们的研究或可帮助世人改变观点。”

前不久才有研究发现,响尾蛇选择同伴时会优先考虑手足而非“素昧平生的同类”。洛马林达大学的最新发现再度显示蛇的“社交生活”复杂得多。由于实验对象是野外生长的响尾蛇,这代表“社交缓冲”是野生响尾蛇的自然反应;此外,无论响尾蛇的原生族群是集体冬眠或独自冬眠、无论性别、无论栖地在低地或山区,上述压力反应都相同。

研究人员说,两只蛇有无身体接触、彼此是否素昧平生等条件会否让社会缓冲作用产生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 李冬琪  来源:中时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710/1925289.html